国春柘 成芳 薛乔 孙世心 赵英免 南艳 安红
(1.邢台市人民医院儿科,河北 邢台 054000;2.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结核科,河北 保定 071000)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及肺部炎症[1-2]。研究显示,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占儿科各种类型肺炎的10%以上,严重影响小儿身心健康[3]。伴随疾病的发展,肺炎支原体肺炎可造成多系统免疫损伤,最常见为心肌损害,而支原体肺炎引起心肌损害除与病原体直接侵害外,并且还与机体免疫功能失衡、紊乱有关。研究发现,促炎性Th17细胞与抑制性Treg细胞间平衡的打破,Treg缺失会造成效应Th12细胞过度增殖在很多自体免疫疾病及炎症疾病密切相关[4-5]。因此,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所致的心肌损害尤为关键。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血Th17/Treg细胞失衡与心肌损害发生相关性,为诊断和治疗心肌损害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邢台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37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78例,女性59例;年龄1~14岁,平均(5.98±1.65)岁。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9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61例,女性35例;年龄1~14岁,平均(6.14±1.27)岁。支原体肺炎患儿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儿科学》[6]标准。②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证实为支原体肺炎。③无先天性心脏病史。④年龄1~14岁。⑤与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既往病史存在肝功能损害及心肌损害。②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③由于其他病原菌感染引起肺炎患儿。④存在凝血功能严重异常患儿。⑤严重精神疾病患儿。心肌损害判定标准[7]: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闷、心慌、紫绀,部分伴呼吸困难、心功能衰竭、血压明显下降等;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4U/L;影像学检查:心脏扩大,存在心脑综合征、心源性休克或心功能不全;心电图表现:以R波为主的2个或2个以上主要导联的ST-T改变持续4天以上伴动态变化,新近发现的房室、窦房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或右束支传导阻滞,窦性停搏,多源性、多形性、成对或成联律期前收缩,非房室结剂房室折返造成的异位性心动过速、异常Q波、QRS低电压、心室颤动、心室扑动、心房颤动等。存在上述2项或以上判定为心肌损害。
1.2 收集临床资料 包括心肌酶、影像学及心电图情况。其中心肌酶水平测定:采集受试儿童静脉血3 mL,离心10 min,收集血清,于-20 ℃保存待测。应用美国Beckman库尔特有限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AU5800型)及配套试剂盒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CK-MB水平,严格依据试剂盒说明书标准测定。LDH正常范围120~270 IU/L,CK正常范围0~190 U/L,CK-MB正常范围<25 U/L。
1.3 检测Th17/Treg 采集受试儿童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取100 μL全血肝素抗凝后加入CD127 PEMAB、CD8 APC-CY7、CD25 PE-CY7、CD3FITC抗体各10 μL,避光室温孵育20 min,溶解红细胞后固定共50 min,再加入IL-10、IL-17 ALEXA647标记抗体各10 μL,避光下50 min,PBS溶液洗涤细胞并重悬后,以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测定Th17细胞和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损害发生情况。②观察各组Th17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及Th17/Treg。③观察各组心肌酶水平变化。④分析Th17/Treg与心肌酶相关性。
2.1 心肌损害情况 137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中,发生心肌损害72例为心肌损害组,无心肌损害65例为无心肌损害组。
2.2 3组心肌酶情况比较 心肌损害组血清LDH、CK和CK-MB水平高于无心肌损害组和对照组,且无心肌损害组血清LDH、CK和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3组心肌酶水平比较
2.3 3组Th17/Treg水平比较 心肌损害组Th17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和Th17/Treg高于无心肌损害组和对照组,且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低于无心肌损害组和对照组(P<0.05);无心肌损害组Th17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和Th17/Treg高于对照组,且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3组Th17/Treg水平比较
2.4 Th17/Treg与心肌酶的相关性 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h17/Treg与LDH、CK和CK-MB呈线性正相关(P<0.05),见表3。
表3 Th17/Treg与心肌酶的相关性
支原体在生命结构上处于病毒和细菌之间,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目前,关于支原体肺炎的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7-11]。支原体肺炎主要是由于呼吸道功能障碍而引起心肌缺氧性损伤,加重心肌损害[12-14]。此外,有学者认为,支原体肺炎造成肺外组织损害病理生理基础可能是平滑肌上皮、肾、肺及心有自身抗体存在,肺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可导致多种血清学反应,即支原体肺炎造成的感染免疫反应。心肌酶谱是评价心肌损害的重要指标[15-17]。LDH主要存在在人体所有组织细胞内,用于心肌疾病的检查。在病理情况如CK、CK-MB水平增高,提示心肌受损。本研究结果显示,心肌损害组血清LDH、CK和CK-MB水平高于无心肌损害组和对照组,由此可见支原体肺炎心肌损害患儿血清LDH、CK和CK-MB水平明显增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支原体肺炎侵入呼吸道后复制,造成心肌损害,随着患儿心肌损害程度加重,则会导致各项指标呈增高趋势。
Treg细胞和Th17细胞是重要的两类CD4+T细胞,在免疫功能正常维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8-21]。Treg细胞主要是可调节其他免疫细胞功能的一种细胞亚型,并且在机体免疫功能稳定维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Th17细胞能够分泌IL-17,在抗感染对抗病原体侵袭中具有重要作用[22-23]。Th17细胞与Treg细胞功能和分化相互遏制,二者数量的表达失衡则会使病毒复制水平受影响,对心肌损害发展和转归起关键作用。Treg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在减轻心肌损害、保护心肌自身耐受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Th17细胞具有促炎作用,并且在心肌免疫损伤中占主导地位。本研究表明,心肌损害组Th17/Treg高于无心肌损害组和对照组,由此可见支原体肺炎心肌损害患儿Th17/Treg细胞比例明显升高,Th17/Treg细胞比例明显失衡。此外,本研究也表明,Th17/Treg与LDH、CK和CK-MB呈正相关。调节Th17/Treg细胞比例平衡,可作为防治心肌损害的新靶点,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还需后续进一步深入探讨,进一步证实和明确Th17/Treg与心肌酶谱之间的关系。
小儿支原体肺炎心肌损害发生率较高,且Th17/Treg细胞比例失衡,及与LDH、CK和CK-MB正相关。但本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还需后续增加样本量进行多中心、多样本深入研究,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