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瑶瑶 柏效志 谢小娟 徐丽颖 张梦露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河南 洛阳 471003)
疤痕子宫产妇剖宫产主要与胎盘植入、前置胎盘、感染、深静脉血栓、肠道损伤等风险增加有关[1-3]。疤痕子宫产妇的术后疼痛发生率也较普通产妇高,临床上目前主要依靠腰麻行剖宫产手术,术后镇痛以静脉给药为主,常用的有芬太尼、舒芬太尼等,此类药物为阿片类。但大量应用会引起患者尿潴留、恶心、呕吐以及呼吸抑制等,所以在临床上也常常联合其他的非阿片类药物共同使用,达到减少单独使用某类药物造成不良反应的目的,但是仍有部分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不理想[4-6]。国外相关研究显示,在局麻药物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DEX)可减少局麻药的使用量,表明了联合用药具有促进镇静以及减轻不良反应的作用,且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7-8]。国内目前研究表明,DEX与罗哌卡因联合进行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在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镇静方面效果显著,术后恢复佳,安全性高[9-10]。但是国内外目前关于DEX联合TAPB的研究多数集中在DEX的局部使用,同局部应用相比较,静脉给药在药效发挥、起效时间以及镇痛效果方面均较局部用药有更多的优势,而静脉应用DEX联合TAPB用于疤痕妊娠剖宫产术中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据此展开探讨,拟为探索疤痕子宫剖宫产术后镇痛方案提供更多参考。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105例疤痕子宫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通过简单随机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5例。纳入标准:①足月妊娠,择期行剖宫产的疤痕子宫(横切口)经产妇。②年龄20~45岁。③BMI≤30 kg/m2。④ASA II级。排除标准:①有慢性疼痛病史。②腰麻失败无法完成手术。③长期服用阿片类药物或其他的镇痛药物。④合并凝血功能障碍。⑤合并重要脏器功能异常。⑥对本研究相关药物过敏。所有产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两组均在腰麻下行剖宫产手术,麻醉平面上界控制在T6水平,麻醉诱导前,给予研究组泵注DEX(国药准字H20090248,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0.5 μg/kg,对照组泵注等量生理盐水,均10 min泵注完毕。手术操作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术后连接PCIA泵[舒芬太尼(注册证号H20100123,IDT Biologika GmbH)2 μg/kg+氟比洛芬酯(国药准字H20041508,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00 mg,锁定时间设置为15 min]。术毕两组均接受双侧TAPB,嘱产妇取仰卧位,确定髂嵴、肋缘、腋中线位置,使用便携超声诊断仪(sonosite,美国),4~12 Hz高频线阵探头,扫描腹壁前侧腋中线位置,获得腹横肌图像后,使用20G局麻针双侧穿刺,通过水分里技术定位腹横肌平面,回抽无血后,注入0.25%的罗哌卡因(国药准字H20050325,广东华润顺峰药业有限公司)60 mL,每侧30 mL。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术后4、8、12、24、48 h镇痛效果:①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0~10分,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重。②BCS舒适度评分(0分:持续疼痛;1分:安静时无痛,咳嗽或深呼吸时疼痛明显;2分:深呼吸或咳嗽时轻微疼痛;3分:深呼吸时无痛;4分:深呼吸及咳嗽均无痛)。③对两组患者进行针对性宣教,指导阵痛需求评估方法,通过无线镇痛智能管理系统记录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自手术结束时起算,记录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 d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研究组年龄20~39岁,平均(30.24±3.58)岁,体重62~88 kg,平均(70.35±5.12)kg,孕龄38~41周,平均(39.14±1.12)周,平均手术时间(62.35±5.98)min,平均出血量(301.25±45.68)mL;对照组年龄20~40岁,平均(29.88±3.46)岁,体重60~85 kg,平均(70.20±4.78)kg,孕龄38~41周,平均(39.25±1.08)周,平均手术时间(61.58±5.66)min,平均出血量(305.17±43.87)mL。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术后VAS评分比较 两组术后4 h以及术后48 h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8、12、24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VAS评分比较
2.3 两组术后BCS舒适度评分 两组术后4 h以及术后48 h的BCS舒适度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8、12、24 h的BCS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BCS舒适度评分
2.4 两组镇痛泵累积按压次数比较 两组术后4 h镇痛泵累积按压次数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8、12、24、48 h的镇痛泵累积按压次数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镇痛泵累积按压次数比较
2.4 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比较 研究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比较
2.5 不良反应 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有8例和6例恶心呕吐,组间胃肠道不良反应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
疤痕子宫剖宫产术后的疼痛主要源自宫缩痛和切口疼痛感,腹部的肌肉、皮肤、腹膜感觉神经主要受T6-L1神经前支支配,上述神经的分支汇聚于腹横肌和腹内斜肌的神经筋膜层,TAPB主要原理是将腹横筋膜平面的脊神经前支阻断,从而使痛觉传导被阻断,缓解腹壁切口的疼痛[11-14]。TAPB虽然对切口痛具有阻断作用,但是对内脏的炎性疼痛的抑制效果不明显。DEX属于高选择性的α2-受体激动剂,在临床上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在镇痛、镇静以及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作用,且对呼吸功能的影响较小。相关研究显示,在为手术期输注DEX能明显降低患者手术当天以及术后第1天的炎性因子水平,显著升高IL-10,通过在术后产生炎症的起始阶段发挥作用,缓解炎症反应,对于术后恢复以及肠道功能的恢复均有显著效果[15-17]。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4 h及术后48 h的VAS评分、BCS舒适度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8、12、24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BCS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Chen等[18]研究结果有所不同,本研究发现,研究组VAS评分在术后8、12、24 h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分析原因,静脉给药的优势在于对患者机体整体发挥作用,镇痛效果更加全面,通过记录镇痛泵的按压次数,还发现,研究组术后8、12、24、48 h的镇痛泵累积按压次数小于对照组(P<0.05)。作为一种佐剂,在区域麻醉中,DEX能够明显延长局麻药神经传导阻滞的有效作用时间,相关机制可能有以下方面:①有相关研究认为,DEX通过在外周直接抑制 Aδ 纤维、C纤维神经信号,对内源性脑啡肽样物质的释放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外周局麻镇痛效果[19]。②DEX能作用在外周传入神经纤维部位,将超极化激活的阳离子电流阻断,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产生抑制作用,使向大脑传递的疼痛信号明显减少,进而发挥镇痛作用。有多项临床试验把DEX作为佐剂用在神经阻滞镇痛中,能使局麻药的感觉以及运动阻滞时间显著延长,阻滞效果明显得到提升,阻滞质量较为满意,在延长术后镇痛时间方面效果显著[20-23]。另外本研究发现,研究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与Shan等[24]的研究结论一致。分析原因,首先DEX可降低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也就减少了药物对肠道功能的负面影响,另外DEX可使中枢α2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使交感神经张力明显降低,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和DEX能通过增加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肠道应激损伤程度有关系。
有相关研究显示,DEX可以对肠黏膜中一氧化氮产生抑制作用,进而改善肠道平滑肌部位的微循环,对于改善肠道功能有明显作用[25]。本研究局限性:①样本量小,且仅针对子宫瘢痕妊娠进行研究。②未针对不同浓度DEX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③未对实验室指标进行监测评价,仅通过患者主观感受进行评分,可能对结果造成偏倚。在后面研究中,可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估。
DEX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疤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显著,且有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安全性高,适合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