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玥,孙 岩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哈尔滨 150025)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外语已经成为国家合作、科技创新协作发展必不可少的语言工具,是开展国际贸易的先决条件。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行,我国新疆等地区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的交流合作不断加强。官方语言为俄语的国家众多,如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语成为我国与亚欧很多国家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要桥梁。随着俄语翻译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该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俄语翻译专业大学生就业是培养俄语人才和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问题,同时也影响到个人、家庭的幸福生活和民族未来的发展。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攀升,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备受各界关注,俄语翻译专业自然也不例外。与其他小语种相比,俄语专业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俄罗斯作为国土面积第一的国家,国土横跨欧亚大陆,基础科学研究实力雄厚,特别在航天、核能、军工等尖端技术领域领先。我国与俄罗斯及周边国家长期保持良好的外交和贸易关系,俄语翻译专业在我国对外开放和贸易往来中拥有较高的发展前景。
俄语翻译专业学生的就业范围主要包括俄语教学、外贸专员、俄语翻译等。为了解其就业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相关信息,并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实证分析,为俄语翻译专业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提供建议。
为分析俄语翻译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更好提升俄语翻译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问卷调查对高校俄语翻译专业毕业生进行调研,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毕业时间、性别、工作性质、实习经验、政治面貌、校园干部任职经验、就业满意度、个人综合素质、高校就业培训情况等信息[1]。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212份,回收问卷194份,经筛选后得到有效问卷187份,问卷有效率达96.4%。为了进行实证分析,对问卷调查的相关内容进行赋值,具体变量名称和变量解释如表1所示。其中,个人综合素质主要是从工作经验、情商智力、专业素养、通用能力、职业学习等五个方面进行打分和评价。高校就业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就业指导讲座、学长学姐经验分享、就业形式、政策解读和专业就业模拟等情况。就业满意度包括就业方向、工作性质、工作强度、薪资水平、发展前景等内容。以上指标均采用打分法收集和记录,分值范围在1~5分,分值越高,代表学生的综合素质越高、高校的就业培训效果越好,就业满意度越高[2]。
表1 问卷调查的变量名称与变量解释Tab.1 Name and interpretation of variables in questionnaire survey
如表2所示,问卷调查的对象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主要是俄语翻译专业偏文科导致的性别差异。在毕业时间上,所调研毕业生的平均工作时间为4.23年,工作情况和社会经验相对较为稳定。在校园干部任职经验、本专业实习经验等内容中,有1/3左右的毕业生有过相关经验。在个人综合素质和就业满意度方面,调研结果平均值呈现出较为均衡的态势。俄语翻译专业的大部分毕业生对高校提供的相关就业培训课程较为满意。除此之外,调查俄语翻译专业的就业岗位可知,有14%的毕业生从事俄语翻译相关工作,有31%的毕业生从事与外贸相关的工作,有11%的毕业生成为了国家公职人员,有16%的毕业生从事与俄语教学相关的工作,还有1/3左右的毕业生从事了与本专业不相关的工作。在就业满意度调查中,大部分毕业生对自己的薪资水平并不满意,认为薪资与工作强度不匹配。与此同时,大部分毕业生认可沟通交流等人际交往能力、社会经验在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表2 调查对象的描述性统计Tab.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respondents
按性别对俄语翻译专业大学生的职业满意度进行分组统计,每个指标的满意度分值均为1~5分。由表3可知,与男生相比较,女生在就业方向、工作性质等方面更为满意,更加认可现有的工作状态。男生和女生均希望未来能有更高的薪资待遇和更好的发展空间,追求事业上的发展和进步。
表3 男女生对职业的满意度对比Tab.3 Satisfaction of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on occupation
采用Stata 17统计分析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选择就业满意度作为被解释变量,高校就业培训为解释变量,其他变量为控制变量[3]。由表4可知,高校就业培训的系数值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俄语翻译专业毕业生越认可高校就业培训相关课程,越能从培训课程中学到相关的就业知识,从而在未来工作中加以应用,对工作的满意度也越高。在控制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中,毕业时间系数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毕业时间越长,工作经验越丰富,工作满意度越高。学生干部的任职经验系数值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具有干部任职经历的毕业生在人际交往和工作能力等方面更具优势,更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并在工作岗位上有较好的发展。本专业实习经验的系数值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拥有俄语翻译实习经验的毕业生更加了解工作内容和岗位要求,工作起来更加游刃有余。除此之外,性别、政治面貌、个人综合素质的系数虽然为正,但不显著,说明这些因素对俄语翻译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
表4 实证分析结果Tab.4 Results of empirical analysis
与其他专业相比,俄语翻译专业的专业程度更高,学习内容包括俄语语言基础、语法知识、翻译技巧、国家发展历史、当地风俗文化等。俄语翻译专业毕业生比其他语言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要好,高校就业培训课程的开展对俄语翻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专业实习经验和校园实践经验均有利于未来俄语翻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发展[4]。尽管如此,现阶段部分高校关于大学生的就业实践课程仍停留在讲座、线上指导等形式上,就业指导教师也缺乏相应的就业经验和系统的理论知识,导致俄语翻译专业大学生很难在高校的就业指导中有较大收获。
通过数据调研和实证分析可知,俄语翻译专业毕业生越认可高校就业培训相关课程,越能从培训课程中学到相应的就业知识并加以应用。毕业时间越长,俄语翻译专业毕业生的工作经验越丰富,工作满意度就越高。具有学生干部任职经历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工作能力等方面更具优势,更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在工作岗位上也有较好的发展。拥有俄语翻译实习经验的学生,更加了解工作内容和岗位对人才的需求。
俄语是世界九大语言体系之一,在“一带一路”沿线有12个国家中通用,使用人数接近3亿。为提高俄语翻译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高校应当积极采纳学生意见进行就业培训课程改革,设立校企合作示范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就业岗位,帮助学生了解俄语翻译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就业范围。俄语翻译专业在校生在精进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的同时,应积极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提升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拓宽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途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