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和血脂水平的检测意义探讨

2023-09-12 00:50:16孟繁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16期
关键词:硬化斑块血脂

孟繁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在老年群体中发生率较高, 表现为中枢神经因局部缺血导致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 特点是短促性、可恢复、多次等[1]。TIA 临床症状一般在30 min 内彻底消失,最长≤24 h。大多数TIA患者在一段时间内会多次发作,是提示脑卒中发生的关键指征。最近由于我国人口不断的老龄化, 其脑部疾病的发病人数逐渐增加, 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ABCD2 评估方式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评估TIA 诱发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其准确性较高。然而通过血清生化指标及血指水平评估TIA 诱发脑卒中风险的报道较少,因此, 本次试验通过分析老年TIA 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和血脂水平变化的意义, 能够发现其诊断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在沈阳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收集的已明确诊断的50 例老年TIA 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选取同期5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31 例, 女19 例;年龄60~78 岁, 平均年龄(65.4±4.6)岁;病程1~9 年, 平均病程(5.28±1.60)年。对照组男32 例, 女18 例;年龄60~76 岁, 平均年龄(66.3±3.3)岁;病程1~8 年, 平均病程(4.87±1.4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符合伦理要求。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x-±s)

1.2 纳入标准 ①满足TIA 诊断标准的患者;②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研究的目的, 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肿瘤、结核等疾病;②合并免疫系统及血液系统疾病;③未能按要求在指定时间抽血检测;④研究期间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和发热;⑤重度贫血、恶病质状态或者内分泌功能严重紊乱;⑥合并严重的代谢性疾病;⑦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⑧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1.4 方法 收集所有受试者晨起5 ml 禁食静脉血, 通过自动化生物化学仪器检测Hcy、hs-CRP、TC、TG、HDL-C 和LDL-C 水平。该套件由美国雅培制作, 并严格按照套件的说明操作。

1.5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Hcy、hs-CRP 水平及血脂(TC、TG、HDL-C 和LDL-C)水平。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Hcy、hs-CRP 水平比较 观察组血清Hcy、hs-CRP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Hcy、hs-CRP 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血清Hcy、hs-CRP 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例数Hcy(μmol/L)hs-CRP(mg/L)观察组5016.26±5.31a26.97±7.99a对照组50 9.56±1.62 2.20±0.45 t 8.53321.887 P 0.0000.000

2.2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观察组TC、TG、LDL-C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HDL-C 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x-±s, mmol/L)

3 讨论

TIA 是神经内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TIA 患者往往低估了其风险, 因为TIA 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TIA被临床认定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前兆。相关试验证实,TIA 患者在1 个月内极易诱发前期的缺血性脑卒中[2]。如果可以更简单且准确地预测TIA 的风险分层, 可以早期进行治疗, 最大程度减少TIA 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几率。

本次试验结果证实, 血清hs-CRP、Hcy 及血脂水平与TIA 过程关系紧密。血清Hcy 是含硫氨基酸等代谢途径中的重要中间产物, 如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其用作含硫4 个碳伪氨基酸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试验证实, 血清Hcy 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3]。血清hs-CRP 是一种炎症因子, 在炎症淋巴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刺激下可在肝上皮细胞中合成, 是判断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4,5]。本次试验结果证实, 观察组血清Hcy、hs-CRP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 水平的上升能加速氧自由基产生, 干扰细胞内的甲基转化过程, 影响血脂清除, 致使脂质大量被同化, 所以侵袭血管的内皮细胞, 最后诱使血小板在受损部位聚集, 产生血栓;而血清hs-CRP水平上升, 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产生, 而且斑块剥离后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速度, 而且hs-CRP 还参与炎症过程和相关细胞损伤的过程, 最后产生血栓, 并由此增加患者TIA 发作后发生脑卒中的几率[6-8]。相关试验还发现, 血清Hcy 及其关键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9]。TC 和TG 是脂代谢指标, 结合HDL-C 和LDL-C 水平可以体现人体脂代谢能力。异常的脂代谢将诱发动脉粥样硬化, 脑动脉粥样硬化会降低脑血流量, 增加脑血管病发生率[10]。本次试验结果证实, 观察组TC、TG、LDL-C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HDL-C 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 诱发脑卒中的几率与TC、TG及LDL-C 水平关系紧密, 同时随着HDL-C 水平下降而增加。TC 易沉积于动脉壁, 如果血流速度降低, 就会随着动脉壁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聚集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LDL-C 的主要功能是将肝脏合成的TC 运送到全身组织, 如动脉, 相反, HDL-C 是将血管壁内TC 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 所以当血清TC、TG 和LDL-C 水平增加并且HDL-C 水平下降时, 极易导致血管斑块[11]。大量相关试验证实, 颈动脉内环境、产生斑块几率是诱发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原因, 所以考虑TC、TG 和LDL-C 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故而增加TIA 后诱发急生脑卒中的几率[12]。但是临床上关于Hcy、hs-CRP 和血脂水平能否成为干扰TIA 各个病变过程的原因, 仍有许多分歧, 需要临床继续研究。

综上所述, 通过比较老年TIA 患者和健康人群的血清Hcy、hs-CRP 和血脂的浓度变化, 可以评估老年TIA 患者的脑卒中风险和预后进展情况, 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
硬化斑块血脂
捕食-食饵系统在离散斑块环境下强迫波的唯一性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3:28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自我保健(2021年2期)2021-11-30 10:12:31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妇女之友(2021年9期)2021-09-26 14:29:36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7:50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你了解“血脂”吗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