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观察

2023-09-12 00:50:10董效珍赵积海余军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16期
关键词:氢氯吡格雷左心室

董效珍 赵积海 余军梅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也是人类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该病的发病机制复杂, 目前尚未探明其具体病因, 但已知慢性病、老龄等因素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联系, 需积极提升其防控水平[1]。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以药物为主, 抗心绞痛药物可有效改善冠状动脉(冠脉)血供, 降低心绞痛发作风险, 减轻患者胸闷、呼吸困难症状, 是冠心病治疗的主要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曲美他嗪是临床常用的抗心绞痛药物, 疗效可靠, 但是部分冠心病患者治疗后, 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欠佳, 有必要联合其他药物治疗, 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有效性[2]。硫酸氢氯吡格雷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治疗中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促进粥样硬化斑块溶解, 并可抑制其增长, 在冠心病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 但是其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有待明确。为此,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182 例冠心病患者(2020 年7 月~2021 年12 月), 对比分析了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有效性和康复情况,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 年7 月~2021 年12 月收治的182 例冠心病患者, 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格雷他嗪组和曲美他嗪组, 各91 例。格雷他嗪组, 男60 例,女31 例;年龄54~78 岁, 平均年龄(65.92±6.89)岁;病程1~19 d, 平均病程(14.53±4.46)d;其中合并高血压22 例, 合并糖尿病15 例, 合并高血脂10 例。曲美他嗪组, 男59 例, 女32 例;年龄53~78 岁, 平均年龄(65.52±6.31)岁;病程1~20 d, 平均病程(15.94±4.85)d;其中合并高血压21例, 合并糖尿病15例, 合并高血脂1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 存在心绞痛表现;本院首诊患者, 无治疗史;入院前3 个月内存在抗凝药物用药史者;患者和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恶性肿瘤;心血管系统发育畸形;合并严重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帕金森综合征;肝肾功能衰竭;药物治疗禁忌证等。

1.3 方法 曲美他嗪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盐酸曲美他嗪片[商品名:万爽力, 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5465, 规格:20 mg/片]口服, 20 mg/次,3 次/d, 同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降压、扩血管、调脂等对症治疗, 持续治疗6 个月。

格雷他嗪组在曲美他嗪组基础上增加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商品名:波立维, 法国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 注册证号J20180029, 规格:75 mg/片), 1 次/d, 75 mg/次, 持续治疗6 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心功能指标、血管内皮功能。

1.4.1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6 个月后, 参照《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3]评估临床疗效, 其中显效:心绞痛发作减少≥80%, 胸闷、心慌等症状消失, 静息心电图复常;有效:心绞痛发作减少30%~79%, 胸闷、心慌等症状改善, 静息心电图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者或心绞痛等症状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 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仪检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 统计治疗前后血管内中膜厚度、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体积、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直径及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化情况。

1.4.3 心功能指标 治疗前后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测定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水平变化情况。

1.4.4 血管内皮功能 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ET、NO、vWF 等血管内皮功能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指标差异。

1.4.5 不良反应 监测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 主要包括头晕头痛、黏膜出血、耳和内耳迷路疾病、胃肠道不适、直立性低血压、睡眠障碍及步态不稳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格雷他嗪组治疗总有效率97.80%显著高于曲美他嗪组的79.1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n(%)]

2.2 两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比较 治疗前, 两组血管内中膜厚度及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体积、直径、厚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格雷他嗪组血管内中膜厚度及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体积、直径、厚度均显著小于曲美他嗪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比较( x-±s)

2.3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格雷他嗪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小于曲美他嗪组, 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曲美他嗪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功能比较( x-±s)

2.4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格雷他嗪组治疗后vWF、ET 水平显著低于曲美他嗪组, NO 水平显著高于曲美他嗪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比较(±s)

表4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比较(±s)

注:与曲美他嗪组治疗后比较, aP<0.05

指标时间格雷他嗪组(n=91)曲美他嗪组(n=91)tP vWF(%)治疗前 98.56±12.05 98.45±11.250.0640.949治疗后 67.59±7.02a81.23±8.6911.6480.000 NO(μmol/L)治疗前52.03±7.0251.98±8.360.0440.965治疗后 87.25±5.98a70.25±6.2318.7790.000 ET(ng/L)治疗前78.02±7.8278.10±7.790.0690.945治疗后 55.63±8.56a67.22±7.899.4970.000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格雷他嗪组出现头晕头痛2 例, 黏膜出血2 例, 耳和内耳迷路疾病1 例,胃肠道不适2 例, 直立性低血压1 例, 睡眠障碍2 例。曲美他嗪组出现头晕头痛2 例, 胃肠道不适2 例, 直立性低血压2 例, 步态不稳1 例, 睡眠障碍1 例。格雷他嗪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9%(10/91), 与曲美他嗪组的8.79%(8/91)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n(%)]

3 讨论

受我国社会老龄化影响, 冠心病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 已经成为威胁现代人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 临床防控趋势严峻, 需优化该病诊疗水平[4-6]。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方法较多, 药物保守治疗的应用较多, 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控制病情进展。曲美他嗪为临床常用的抗心绞痛药物, 与一线抗心绞痛药物相比, 具有作用持续时间长、抗心绞痛效果好等优势, 在冠心病治疗中应用较多, 同时可抑制游离脂肪酸代谢, 改善心肌缺氧症状, 提升心肌耐缺氧能力, 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但是部分患者疗效欠佳, 且无法改善冠脉病变, 需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7-9]。

冠脉病变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病因, 其病变程度与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存在密切联系, 应采用有效的措施溶解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从根本上改善冠脉狭窄的病理改变, 进而改善患者预后[10-12]。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是一种高效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其选择性抑制二磷酸腺苷与血小板受体结合的作用较强, 作用机制与氯吡格雷相似, 同时还可抑制血小板活化的扩增与聚集, 作用于血药中的血小板寿命显著缩短, 有助于发挥抗凝作用,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促进血栓溶解, 从根本上改善冠脉病变, 有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血供, 改善患者预后[13,14]。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曲美他嗪可发挥协同抗心肌缺血作用, 既可改善心肌血供, 又可缓解心肌缺血、缺氧症状, 有助于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冠心病临床治疗相关文献报道显示, 曲美他嗪抗心绞痛效果较好, 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可进一步改善冠脉血供,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溶解,缩小其体积, 可有效提升患者临床疗效, 总有效率可提升至90%以上, 联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更佳[15-17]。本次研究监测患者临床疗效发现, 治疗后, 格雷他嗪组血管内中膜厚度及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体积、直径、厚度均显著小于曲美他嗪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格雷他嗪组治疗总有效率97.80%显著高于曲美他嗪组的79.1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 可改善冠脉病变, 促进斑块体积缩小, 有助于减轻患者冠脉狭窄症状, 进而提升了患者治疗效果, 预后效果更佳[18,19]。治疗后, 格雷他嗪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小于曲美他嗪组, 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曲美他嗪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 可抑制血小板聚集, 改善患者血液粘稠度, 进而改善患者心功能, 促进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缩小, 提升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 心功能改善效果可靠。血管内皮损伤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联系, 需积极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降低斑块形成、增大风险[10]。本研究结果显示, 格雷他嗪组治疗后vWF、ET 水平显著低于曲美他嗪组, NO 水平显著高于曲美他嗪组, 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后, 患者内皮功能得到有效纠正, 有助于防控冠脉病变进展, 进而改善患者预后。此外, 本院监测用药安全性发现, 格雷他嗪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9%(10/91), 与曲美他嗪组的8.79%(8/91)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联合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临床应用可行性较强。

综上所述, 在曲美他嗪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抗凝治疗, 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状态和心功能, 有助于纠正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可进一步提升患者康复效果, 该方案安全性可靠, 值得推广借鉴。

猜你喜欢
氢氯吡格雷左心室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Trichosporon asahii ankle cavity effusion infection in a patient with severe aplastic anemia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城市地理(2015年24期)2015-08-15 00:52:57
初诊狼疮肾炎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
中国药业(2014年19期)2014-05-17 03:12:24
基于改进多尺度ASM和非刚性配准的4D-CT左心室分割
硫酸氢氯吡格雷醇溶液密度的测定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