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五幼儿园 李越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以下简称《幼儿园指导要点》)指出:“将入学准备教育有机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帮助幼儿做好身心各方面准备,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幼儿园指导要点》从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四个方面16项发展目标为幼儿园和小学搭建衔接的桥梁,并提出了具体的教育建议。我园以此为参考从四个模块16项举措入手将入学准备教育有机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工作,力求扎实推进幼小衔接落地见效。
小班入园的集体生活是幼儿迈向社会的第一步。我园针对小、中、大的不同年龄段,从心理和身体发展等方面入手,围绕“我上幼儿园”“我长大了”“我上小学了”等主题活动,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不断丰富自我认知、集体认知和社会认知。如,小班刚入园时开展“大带小”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小班的弟弟妹妹尽快适应新环境,还可以让大中班的哥哥姐姐体验照顾弟弟妹妹的快乐;每年的大班毕业典礼,收到来自中、小班弟弟妹妹的祝福和礼物,大班幼儿深切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从而让其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焕发成长动力。
我园将情绪课程自然渗透于环境创设中,从小班创设的“娃娃家”到中班的“悄悄屋”再到大班的“情绪角”,公共区域创设的“四季阳光生活体验馆”,给幼儿提供可以独处、宣泄以及自我调控的空间。同时结合“阳光、爱、生长”的园所文化,借助阳光体游和养成教育办园特色,从身体阳光、性格阳光、习惯阳光等方面确立“阳光儿童”的培养目标。
我园从小、中、大三个年龄段持续开展三项运动:拍皮球、跳皮筋、跳绳,以锻炼幼儿身体的协调性;通过韵律操、器械操、广播操等三类操节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开展自主性、竞技性、挑战性等三种游戏;借助“两场两区”,即开放式游戏场、集体操运动场、自主游戏探索区、民族游戏探索区,在每天的户外活动中利用音乐实现游戏场地的自然转换,通过标识实现游戏玩法的指引,让幼儿在自主、自发、自由的游戏探索中增强体质、锤炼意志。
我园每学期通过三项技能发展幼儿手部动作协调性,即积木搭建、美工制作、益智游戏。家园协同自制各种积塑类、美工类、棋类、益智类玩教具,为发展幼儿的小肌肉提供“锻炼场”,如六一儿童节小班开展的“积木王国”、中班的“创意长卷画”、大班的“环保时装秀”等活动,充分利用废旧材料,通过拼搭、插接、画剪、折撕、粘拼等技能锻炼幼儿小手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我园借助课题研究构建了金色课程“从小养成好习惯”“看标识养习惯”,将小班生活好习惯、中班行为好习惯、大班学习好习惯作为养成教育园本课程,把好习惯的养成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渗透于标识环创和课程建设中。走廊里随处可见朗朗上口的儿歌和幼儿一日生活中“有序排队”“文明进餐”“互助友爱”等标识内容,这些都潜移默化地提醒幼儿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从小养成良好习惯。
我园每学年开展自理能力大比拼——小班穿脱衣服系鞋带、中班整理玩具和图书、大班整理书包学具和床铺。经过三年的练习,幼儿的生活技能得到了有效提升。在技能展示中教师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家园共育,不断加强幼儿的自理能力,如,中小班幼儿通过练习“三步穿衣法”“蝴蝶结鞋带法”,学习快速穿脱衣服、系鞋带;大班幼儿开展“小书包体验周”以提前适应小学生活,在生活能力方面从小班到大班实现了内容和层次上的贯通与递进,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我园构建了“安全教育”蓝色课程,梳理了涉及幼儿安全防护等十类主题活动,以主题月的形式进行推进,有效指导小班幼儿了解安全规则、中班幼儿知道基本的安全知识、大班幼儿掌握基本的防护技能和求助方法。另外,每学期开展防火、防震、防暴恐、防中毒等安全演练,确保安全教育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
小班的“礼仪小朋友”、中班的“小小值日生”、大班的“我当小班长”系列活动,为幼儿在园期间参与劳动、完成既定任务提供平台,引导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其初步的劳动意识。同时,我们将劳动教育从幼儿园延伸至家庭,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日常家务劳动,从小培养劳动习惯。
我园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让幼儿在各种跨班、跨年龄段的活动中结交新朋友,发展合作交往能力,通过“大带小”、跨班游戏区、混龄混班体验周等活动,让幼儿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小社会中学习正确的交往方式,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如,每年的跳蚤市场、年货大街、游园活动等,都为幼儿的合作交往搭建了平台,为后续适应集体生活做好准备。
规则意识能让幼儿快速适应并融入新的集体。我园通过国旗下讲话、制定班级公约、创设核心价值观走廊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活动,并将其融入园所文化和课程建设中,从而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让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讲诚信、明事理、会友善、孝父母、敬师长、爱伙伴这些浅显易懂的价值观在幼儿幼小的心灵深处萌发。
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并完成各项任务,有助于其学习信心的建立。我园通过小班的每日亲子时光、中班的每周小计划、大班的每月成长故事等,鼓励幼儿争做“任务小达人”,如利用母亲节、劳动节等节假日开展“我帮妈妈捶捶背”“我给花儿浇浇水”活动,引导幼儿独立完成特定的任务,合理规划生活,为进入小学后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奠定基础。
我园构建了“三热爱”红色课程体系,从小班的“我爱我家”“我爱我班”“我爱幼儿园”,到中班的“我住南市区”“我爱嘉峪关”“美丽新甘肃”,再到大班的“了不起的中国”“了不起的民族”“童眼看世界”等系列活动,从小在幼儿心中播下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家国情怀的种子,并引导其生根发芽。在每年大班开展的“红旗小军营之我是小兵”系列活动中,通过学做军体拳、模拟军营游戏、队列队形展示等,从小培养幼儿爱党、爱军、爱国的真挚情感。
好奇好问是幼儿后续深入探究和学习的动力,我园通过绿色课程”我与自然“,充分挖掘园内园外的资源,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从小班的饲养角、植物架,到中班的种植区、益智区,到大班的科学乐园、开心农场,我园为幼儿的奇思妙想提供无限可能。“开心农场”里的玉米成熟了没?西红柿可以摘了吗?小鸭子今天吃饱了吗……这些源于大自然的课程都是幼儿探究的源泉。
3~6岁是幼儿阅读的黄金期,我园主张班班创设图书角、公共区域创设阅读走廊,让幼儿随时随地能看到书、想看书、会看书。小班重点开展每日亲子共读;中班通过好书推荐、每日小故事等活动持续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培养幼儿倾听表达、专注秩序等良好习惯;大班的故事会、经典诵读、童话剧表演丰富阅读活动的形式、提升阅读活动的效果。
我园在不同年龄段创编的各类趣味游戏,由浅及深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小班开展的找规律、找不同游戏;中班开展的找数字、汉字接龙游戏;大班开展的跳拼音格、田字格、翻绳游戏,保护幼儿对符号、文字、数字以及空间方位的敏感度,如大班幼儿通过跳田字格游戏,知道了田字格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方位及顺序,为后续书写做好铺垫,在寓教于乐中激发幼儿广泛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从小班坚持开展线上闭眼感知、每日播报到中班幼儿尝试用画笔记录游戏故事,再到大班幼儿自制各类标识、计划表和统计图,有意识地运用图表及符号记录游戏过程,解决游戏和生活中的各类常见问题,这些都让幼儿保持主动而持久的学习力。如,大班幼儿在毕业前纷纷争做“小小统计员”,统计上小学后需要准备的生活物品、学习物品等,为进入小学做好充分准备。
在“双减政策”和“五育并举”的背景下,我园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持续探寻幼小衔接的重点,使《幼儿园指导要点》中的四个模块与“五育”高度融合。而我园所梳理的16条举措在保留传统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延伸至家庭,注重将入学准备教育巧妙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和家庭教育全过程,让幼小衔接举措更得法,更适宜儿童的全面发展,真正为幼儿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的成长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