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助力凉山彝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2023-08-16 17:35:06冯逃肖雍琴刘武周王自琴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14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高职院校

冯逃 肖雍琴 刘武周 王自琴

摘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志性目标和重大战略,是党的“三农”工作总抓手。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职院校更要担负起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责任。通过研究,提出高职院校助力凉山彝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要对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重点围绕凉山彝区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环境治理、基层党建5个方面提供帮扶,具体要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夯实乡村振兴经济基础;创新本土人才培养,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参与民族文化建设,传承乡村振兴优秀文化;加强乡村环境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生态建设;结对指导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组织建设。

关键词 乡村振兴;高职院校;凉山彝区;路径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14-0237-03

作者简介 冯逃(1988— ),男,四川合江人,讲师,硕士,从事农业经济管理理论与政策、农业技术经济。

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全党全社会正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职院校更要担负起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责任,主动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重任,要具有高度的自觉与担当,积极参与到乡村产业规划、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科技服务、环境治理和基层党建等方面,成为乡村振兴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

1 高职院校助力凉山彝区乡村振兴的意义

1.1 響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布局,践行时代使命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强调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5年过渡期内,对脱贫县、脱贫村、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摘帽不摘帮扶,继续坚持定点扶贫机制,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加快推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2]。《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意见》明确提出,优化对大小凉山彝区的扶持政策,支持凉山州按规定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工作,调整完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关系、职责任务和工作重心,深化省内对口帮扶工作[3]。

1.2 凉山彝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实需要

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原因,存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社会发育进程滞后、落后发展基础与特殊社会问题,曾是全国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经过8年精准扶贫,在广大帮扶单位、干部群众的帮扶下,截至2020年底全州11个深度贫困县全部摘帽、2 07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累计减贫105.2万人,迎来了与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会的胜利曙光,正向着乡村振兴稳步推进。需要指出,高职院校作为精准扶贫定点帮扶力量,在凉山脱贫攻坚伟大历程中,为地区人才培养、智力支撑、产业发展、职业教育帮扶、基层党建结对指导、消费扶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作为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高等教育机构,高职院校具有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天然优势,可以也必须担负起助力凉山彝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的历史责任,提供重要支持。

1.3 丰富高职院校助力凉山彝区乡村振兴研究

在理论研究上,当前学术界讨论主要集中在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关系。贺雪峰等学者分别对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复杂性、精准性、区域性、层次性、阶段性和动态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4-9]。庄天慧等[10]则进一步剖析了二者的内在逻辑关联和有机衔接路径,认为理论逻辑上乡村振兴在协调城乡资源配置实现帕累托最优的过程中,强化了精准脱贫的内生动力,降低了精准脱贫的制度费用;精准脱贫解决了乡村贫困居民的最低生存与发展需求,弥补了乡村振兴的最低短板。实践逻辑上精准脱贫是乡村振兴的时序前提和空间基础,乡村振兴通过助力产业脱贫和精神脱贫为精准脱贫提供长效内生动力。在实践研究上,何博等学者从人才培养、技术支撑、经济支撑、产业发展等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助力于乡村振兴战略[11-14]。孔祥智[15]、王曙光[16]认为产业发展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通过梳理,学者对于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多从某一层面进行分析,没有对二者协同发展、实施路径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高职院校助力凉山彝区乡村振兴路径研究,为高职院校服务凉山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指导。

2 高职院校助力凉山彝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高职院校助力凉山彝区乡村振兴要对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重点围绕凉山彝区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环境治理、基层党建5个方面提供帮扶。

2.1 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夯实乡村振兴经济基础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经过8年精准扶贫,凉山各地区基本上形成了具有规模的农业产业,形成了“一县一品”,高职院校助力凉山彝区乡村振兴要把服务地方产业现代化发展作为帮扶工作的重点。首先,摸清服务地区的产业发展家底、方向、需求,让帮扶工作融入县域产业发展大局。其次,提供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撑。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通过纵向横向课题研究、专家团队科技服务、技术成果推广等方式,结合高职院校自身专业建设,开展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服务;对农户开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方面的技术指导;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开展农村电商、产品销售、运输物流等商贸领域的技术服务,解决农产品上行问题。

2.2 创新本土人才培养,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通过调研发现,随着农业产业经营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彝区土地流转越来越频繁,规模化经营程度也越来越高,传统农耕很难适应,农户只能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同时,很多有能力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农村人口面临严重流失的难题。高职院校在服务凉山彝区乡村振兴过程中,要通过开设培训班,培养乡村所需高质量人才,加强农村劳动力队伍建设。首先,从培养内容上,坚持与地方政府、企业沟通合作,结合当地乡村实际需要设置培训课程,为乡村精准培养人才;其次,从培养形式上,坚持优质资源集聚,构建职业培训体系,以短期集中培训和重点对象培训相结合,提升乡村人才质量。短期集中培训内容以农村实用技术为主,重点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重点对象培训可以设置定向培训班,主要对象为有发展潜力的、有较强创业意愿的新生代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职业经理人等,培训内容为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智能化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高端技术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市場营销等知识;最后,高职院校在培养课程设置上,要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认真落实培养方案,为乡村振兴输送高质量人才。坚持开展立志教育,加强引导学生树立扎根农村理想,从思想上解决农村留不住人才的问题。

2.3 参与民族文化建设,传承乡村振兴优秀文化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乡村无论怎么发展,都不能丢到乡村文化,特别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乡村文化。要深入挖掘、生动展示当地彝族历史文化资源及其当代价值,让彝区民族文化鲜活起来、价值体现出来。高职院校在帮扶工作中,要帮助当地发掘其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革命资源,通过开展各级各类文化宣传、文艺表演、“四治”宣讲等活动积极宣传,并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的特色校园文化引入乡村,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建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彝区群众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俗民风等的了解,提高对民族团结进步、共同发展、文化繁荣的认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文化家园;高职院校可以在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帮助当地开发一批具有产业发展前景的乡村传统技艺,传承创新民族技艺,引导开发利用,促进乡村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相结合。

2.4 加强乡村环境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生态建设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强化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建设,创新农村生态文明宣传和教育,加快构建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等,从多角度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实际效果。第一,高职院校在帮扶工作中,要协助村社建立完善乡村环境治理制度;第二,采取文艺表演、洁美家庭评比等村民喜闻乐见的方法,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环境治理意识,发挥其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高职院校在乡村产业发展规划中,依托彝区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帮助乡村发展旅游产业,将改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与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现代观光农业结合起来。

2.5 结对指导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组织建设

基层党建是实现基层有效治理的关键,基层党组织是工作落实的基础。目前,在凉山彝区乡村治理中面临着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基层党组织涣散、自治难度大、经济发展模式单一和文明乡风建设不到位等问题。脱贫攻坚实践证明,只有紧扣党建引领,抓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才是抓好帮扶工作的方向保证。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和任务更重的特点,这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体系来保障其实施。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高职院校要利用自身党建优势,通过“党建+乡村振兴”模式结对帮扶,培养和强化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选派政治能力突出的帮扶干部结对帮扶,严格落实和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加强政治建设;建立农村党员定期培训制度,加强党建指导和交流,提升彝区村党支部党建工作水平,为党支部带领基层群众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力保障;帮助建立健全村委领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组织振兴,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3 结语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多方主体全方位参与。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在产业培育、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环境治理、基层党建等方面积极作为,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EB/OL].(2021-02-21)[2022-02-25].http://www.xinhuanet.com/2021-02/21/c_1127122068.htm.

[2] 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EB/OL].(2021-03-22)[2022-02-25].http://www.qstheory.cn/yaowen/2021-03/22/c_1127242075.htm.

[3] 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意见[N/OL].四川日报,2021-03-24[2022-02-25].http://www.scjgdj.gov.cn/B000000130/202103/86507.html.

[4] 贺雪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问题[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3):19-26,152.

[5] 黄承伟.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3):12-18,152.

[6] 王超,蒋彬.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精准扶贫创新生态系统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5(3):5-15.

[7] 徐虹,王彩彩.乡村振兴战略下对精准扶贫的再思考[J].农村经济,2018(3):11-17.

[8] 李孝忠.乡村振兴:历史逻辑与现实抉择[J].中国发展观察,2018(Z1):54-56.

[9] 刘解龙.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期阶段的理论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18(1):49-55.

[10] 庄天慧,孙锦杨,杨浩.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及有机衔接路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39(12):113-117.

[11] 何博.地方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10):85-87.

[12] 王鹏程,孙红绪,石伟平.高职院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实践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1):308-310.

[13] 闻万春.表征、模式与路径:高职教育服务乡村产业化发展研究——基于辽宁高职专业群视角的审视[J].中国农业教育,2020,21(5):53-61.

[14] 刘媛.涉农高职院校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势·困境和实践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2):271-273.

[15] 孔祥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J].农村金融研究,2018(2):9-13.

[16] 王曙光.乡村振兴战略与中国扶贫开发的战略转型[J].农村金融研究,2018(2):14-19.

[17] 习近平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强调 提高脱贫质量聚焦深贫地区 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N].人民日报,2018-02-15(01).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高职院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人民论坛(2017年33期)2017-12-21 17:55:53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当代党员(2017年23期)2017-12-20 21:42:47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环球时报(2017-12-02)2017-12-02 04:50:09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05:08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8:21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6:14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