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黄檀属木材DNA条形码识别研究

2023-08-16 06:10:52余敏张彭俐王金波高俊兰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14期

余敏 张彭俐 王金波 高俊兰

摘要 以降香黄檀、交趾黄檀和微凹黄檀木材为研究对象,提取木材DNA并扩增trnL和trnS-trnG序列,比较黄檀属候选DNA条形码序列的扩增和测序成功率,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评价不同DNA条形码序列的鉴定能力。结果表明:3种黄檀属木材叶绿体编码基因片段trnL和叶绿体基因间隔区trnS-trnG序列的PCR扩增成功率分别为82%和59%,PCR产物克隆测序成功率均为100%。候选DNA条形码序列种间的碱基变异和插入缺失数量均高于种内。基于叶绿体编码基因序列trnL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能够成功区分3种黄檀属木材。

关键词 黄檀属;DNA提取;DNA条形码;木材识别

中图分类号 TP391.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14-0099-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4.024

作者简介 余敏(1985—),男,河南信阳人,讲师,从事木材DNA识别研究。*通信作者,副研究员,博士,从事木材生物形成研究。

DNA条形码技术已被证实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物种识别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不受个体发育阶段和形态特征的限制,鉴定快速准确等诸多优点,极大地弥补了传统分类学方法的不足[ 1-2]。黄檀属木材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非法采伐和非法木材贸易情况严重,采用传统的木材识别方法难以准确识别到种[ 3-4]。为此,笔者以市场上3种常见的黄檀属木材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取木材标本DNA并扩增叶绿体编码基因片段trnL序列和叶绿体基因间隔区trnS-trnG序列,比较黄檀属候选DNA条形码序列的扩增和测序成功率,并对物种间稳定的变异位点进行分析,采用NJ树法评价2条候选DNA条形码序列的鉴定能力,以期為黄檀属木材候

选DNA条形码筛选和识别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所用的试验材料取自安徽农业大学木材标本馆,

共选取22个试验样品。其中,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木材样品9个,交趾黄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 Pierre)木材样品6个,微凹黄檀(Dalbergia retusa Hemsl.)木材样品7个。

1.2 试验方法

1.2.1 木材DNA的提取和纯化。

木材DNA提取和纯化参照已发表文献方法进行操作[ 5]。

1.2.2 DNA条形码序列的扩增。

分别以降香黄檀、交趾黄檀和微凹黄檀木材提取纯化后的DNA为模板,扩增叶绿体编码基因片段trnL序列和叶绿体基因间隔区trnS-trnG序列。DNA条形码PCR扩增引物信息和扩增反应体系见表1。

1.2.3 PCR产物的胶回收纯化。

针对具有非特异性扩增的PCR扩增产物,需对PCR产物进行胶回收纯化处理,PCR产物的纯化操作采用TIANgel Midi Purification Kit进行胶回收纯化。

1.2.4 PCR产物的连接和转化。

PCR产物的连接和转化操作按照全式金pEASY-T3 Cloning Kit操作说明进行。

1.2.5 阳性重组子的鉴定。

阳性克隆检测采用M13通用引物扩增克隆载体插入片段区域鉴定阳性克隆。

1.2.6 DNA条形码序列测序。

将鉴定为阳性克隆重组子的菌液送至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测序[ 6],为保证测序结果准确性,每个样品选择5个独立的阳性克隆重组子进行测序。测序所用仪器为ABI PRISM3730xl DNA Analyzer,所测样品均选用双向测序。

1.2.7 DNA条形码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采用Lasergene Suite 7软件去除引物两端载体序列,用BioEdit(Version7.01)编辑和校正多重比对结果。采用MEGA 7软件对黄檀属物种间的DNA条形码序列进行多重比对,对种间稳定的变异位点进行分析。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将Genbank数据库中已公布的3种黄檀属trnL和trnS-trnG序列(表2)和该研究中PCR产物克隆测序获得的DNA条形码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系统发育树各分支的置信度用自举检验法(bootstrap text)作1 000次可信度分析[ 7-8]。

2 结果与分析

2.1 DNA条形码序列的扩增和测序

由图1可知,叶绿体编码基因片段trnL的PCR扩增效率为82%,叶绿体基因间隔区trnS-trnG的PCR扩增效率为59%。对有效扩增的DNA条形码序列进行PCR产物克隆测序,测序成功率均为100%。PCR扩增和测序结果表明,较短的DNA条形码序列扩增成功率高,片段越长,扩增效率越低,叶绿体基因片段的扩增成功率要高于叶绿体基因间隔片段。

2.2 DNA条形码序列的比对和分析

通过对降香黄檀、交趾黄檀和微凹黄檀木材trnL和trnS-trnG序列进行多重比对,结果表明,3种黄檀属木材的2条候选DNA条形码序列的种间碱基变异和插入缺失数量均高于种内,trnL序列的变异来源主要来自于碱基序列的颠换,主要发生在120~275 bp位点上。trnS-trnG序列的变异来源主要为碱基的插入/缺失,主要发生在68~74 bp和131~135 bp位点上,碱基变异转换数量大于颠换数量(表3、4)。

2.3 3种黄檀属木材系统发育树聚类分析

通过对候选DNA条形码序列trnL和trnS-trnG进行多重比对,所有对位排列结果中的空位或缺失数据作完全删除处理,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无根系统发育树[ 9-10]。使用trnL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图2),降香黄檀、交趾黄檀和微凹黄檀均能够正确聚类,表现出明显的单系性,各分支聚类支持率分别为98%、99%和99%,采用trnL序列可以将降香黄檀、交趾黄檀和微凹黄檀木材区分开来。使用trnS-trnG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图3),仅降香黄檀能够正确聚类,而交趾黄檀和微凹黄檀聚为一支,其识别成功率为33%。

3 讨论与结论

从木材组织中提取的DNA溶解物呈暗黑色,这与木材组织死亡过程中鞣花单宁改变有关。边材向心材组织转变过程中,木材细胞老化并导致鞣花单宁逐渐氧化和聚合,使木材DNA在提取缓冲液中着色并抑制PCR扩增反应[ 11-12]。此外,木材在长期存放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造成氧化腐朽等,也将进一步损害降解木材组织中的DNA[ 13]。利用木材组织提取的DNA扩增DNA条形码序列往往丰度较低,采用直接测序的方式往往难以得到正确结果,而采用PCR产物克隆测序的方法可大大提高测序的成功率。在该研究中3种黄檀属木材叶绿体编码基因片段trnL和叶绿体基因间隔区trnS-trnG序列的PCR扩增效率分别为82%和59%,克隆测序成功率均为100%。候选DNA条形码种间的碱基变异和插入缺失数量均高于种内。基于叶绿体编码基因序列trnL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能够成功地将3种黄檀属木材区分开来。

参考文献

[1] LOWE A J,DORMONTT E E,BOWIE M J,et al.Opportunities for improved transparency in the timber trade through scientific verification[J].BioScience,2016,66(11):990-998.

[2] LOWE A J,CROSS H B.The application of DNA methods to timber tracking and origin verification[J].IAWA journal,2011,32(2):251-262.

[3]HASSOLD S,LOWRY P P,II,BAUERT M R,et al.DNA barcoding of malagasy rosewoods:Towards a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CITESlisted Dalbergia species[J].PLoS One,2016,11(6):1-17.

[4] 伏建國,刘金良,杨晓军,等.进口黄檀属木材DNA提取与分子鉴定方法初步研究[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3,30(4):627-632.

[5] 余敏,魏宇创,张浩,等.3种木材DNA提取方法比较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3):6-8,53.

[6] 邓格求,吕叶香,余鸿发,等.刺猬紫檀木材DNA条形码鉴定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5):23-25.

[7] 李奇威,谭贵良,孙瑾,等.降香黄檀DNA提取及其rDNA-ITS序列分子系统发育分析[J].木材工业,2016,30(3):21-24.

[8] 余敏,张浩,刘盛全,等.降香黄檀木材DNA提取及rDNA-ITS序列条形码分子鉴定[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4,34(5):103-108.

[9] 王升吉,张恒木,赵玖华,等.山东玉米粗缩病病原S10序列分析[J].玉米科学,2013,21(6):26-30.

[10] 岳万松,熊勇,王燕彩,等.基于ITS和IGS1序列分析对云南牛肝菌的分类鉴定[J].食品工业科技,2015,36(8):186-190.

[11] DEGUILLOUX M F,PEMONGE M H,PETIT R J.Novel perspectives in wood certification and forensics:Dry wood as a source of DNA[J].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Biological sciences,2002,269(1495):1039-1046.

[12] RACHMAYANTI Y,LEINEMANN L,GAILING O,et al.DNA from processed and unprocessed wood: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solation success[J].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Genetics,2009,3(3):185-192.

[13] JIAO J C,YU M,WIEDENHOEFT A C,et al.DNA barcode authentication and library development for the wood of six commercial Pterocarpus species:The critical role of xylarium specimens[J].Scientific reports,2018,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