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光:一位有情有义值得敬重的老兵

2023-08-16 22:05:57郭开国
铁军·国防 2023年6期
关键词:陈洋部队

郭开国

“大姐夫,若不是有您这几十年的陪伴照料,我大姐她或许早就……”

“兄弟,你什么也不用说了,既然当初选择了你姐姐,那我就应该对她一辈子负责。”兔年初春,在黄海之滨、有爱小城——射阳县城的一家酒店里,一位满头白发、年愈八旬的老人,见站在身旁与其年龄相差无几的老人激动起来,忙也赶紧站起打断他的话,以此稳定其情绪。

这两位老人,一位是悉心照料病妻50年,深得众人感佩的张正光;一位是其妻弟,特从盐城市区赶来祝贺姐姐、姐夫金婚的谢仁成。

“好,总之一句话,您大姐夫是我们谢家老小最值得尊敬感谢的人。这第一杯酒,我们首先敬您!”谢仁成向全桌人提议。

“干!”谢仁成惊讶地看到,坐在张正光另一旁轮椅上,正咧着嘴、盯着他们看的大姐谢华,竟然第一个响应,并颤抖着捧起面前的饮料杯子,不仅眼中湿润,当即举起酒杯一饮而尽,众人也紧随其后,没有一人推托。

每个感人场景之中,总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可以想象,张正光与谢华之间也不例外。

响应号召入军营

历史悠久地区,拥有“百年老镇”或许不足为奇,但在淤积成陆、迁居开垦也才100多年的黄海一线来说,“百年老镇”还真就不多,原射阳县政府暂住地——陈洋,算得上是其中一个。

1941年10月10日,张正光就出生在陈洋小街上。事实上,他的祖籍是在范公堤外的阜宁县,彼此间距离相隔也就30公里左右。据说,当年尚还年轻的他父亲张庆余,为能吃饱肚子、得以生存,凭着在老家所学的捻丝线手艺,来到了人口聚集、日趋繁华的陈洋,在角头小街旁先搭棚后建房,开办起一个专业捻丝线的店铺。后来就在那里成家,并先后生育了10个孩子,张正光是老大。

也正因为张正光是家中的老大,天生地从小就懂得肩负协助父母、照顾弟妹的责任。1959年12月,从陈洋农中刚毕业的他,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报名应征。经过严格的体检、政审,他被确定为海军。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新兵集训后,他并没有被安排到军港或舰艇部队,却去了河北内陆地区保定部队基地,明确为有线电技术兵。

入伍后,从小镇走出、文化较高、勤奋好学的张正光,很快便得到部队首长的亲睐和重视。随后即安排他去北京,系統学习有线电及电传机维修技术,3年后留在了驻京海军某部。转眼到了1965年,这一年成为他人生的又一转折,6月份刚刚加入梦寝以求的党组织,“八一”前夕又被提拔为技师,成为一位名符其实的军官。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然而,部队有铁的纪律,若是普通士兵,即便到了法定年龄也不允许在部队或与驻地人谈恋爱。可一旦转干之后,只要达到规定年龄,也就自然没有了这些地域限制。此时,到龄又提干的张亚光,无疑已具备可在北京或在部队恋爱结婚的条件。

事实上,张正光所在部队因兵种特殊本就男少女多,倾慕其政治条件、业务素质和像貌英俊的女战友不在少数。其中,也曾有过令他心动的女孩,只要他松口便能轻松解决个人婚姻和留在部队或北京工作的问题。可张正光那时心中想着自己是家中的长子,不能只顾自己在外舒适安逸,忘了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因此他锁上心门,在部队放弃了一次又一次恋爱结婚的机会。

转业返乡为病妻

“正光既然不想在部队找对象,那我们就在县城帮他找个合适的姑娘。”父母在家商量后,便四下托人帮着介绍。

“对了,我家隔壁老谢家有个女儿,大名叫谢华,不但人长得俊俏,而且在县纺织厂上班,条件与正光倒是蛮般配的……”

“是吗?那就烦请你与她父母说看看瞧!”张正光父亲一听高兴不已,当即递上一张张正光在部队的照片,拜托这位亲戚搭线说媒。

那亲戚本就是位热心人,加之又受正光父亲之托,当晚就去了谢家。刚与谢家老两口谈起来意,恰巧谢华此时也下班到家,那亲戚便笑着将照片顺手递给她。谢华接过照片一看,是一位英俊帅气、身着4个口袋(那时部队干部标志)军装的陌生年轻人,不用说,她一下就明白这是邻居要给自己介绍对象。

“嫁人就要嫁给军人”,这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女青年较为流行的择偶观。谢华顿觉心速加快、脸上发热,有点不知所措。当邻居介绍完张正光个人及家中情况,已看出她态度的父母,便提出可先相处再作决定的意见,谢华害羞地点了一下头。

50多年过去,按张正光说法,当年是谢华先写信到部队给他的,后来他们才有了长达两年多的书信交往,可这事现因谢华脑子有时清醒有时糊涂,早已无法论证,但值得肯定的是,两人的感情经过书信已达谈婚论嫁的程度。张正光忘不了,1970年元月,在部队来人完成谢华及其家庭外调政审之后,同意他利用探亲假期回家结婚。

说是结婚举办婚礼,其实也很简单,两家亲朋分别欢聚喝杯喜酒。尽管那天新郎张正光没有当众发表婚后“承诺”的机会,但他在心中默默作出“一次牵手,终身相伴”的承诺。为了这个不被人知的“承诺”,张正光整整坚守了半个世纪。

婚假结束,张正光告别新婚妻子返回部队,在厂上班的谢华自然留在射阳。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就在他们婚后第二年,由于心直口快的谢华因批评厂造反派中一个头目,而遭到其夜袭导致大脑受伤,虽经多方治疗仍留下精神分裂偏执型后遗症,四处奔波,无法自拔。

原本聪明伶俐、善解人意的谢华,如今竟变得这样不可理喻,双方父母及单位也不知如何是好?心疼不已的张正光特地将她接到北京边治疗边调理,可收效甚微。时间一长,知其内情出于关心他前途的部队领导和战友,私下里也曾暗示张正光趁两人尚没小孩,可以解除婚姻。

“我是党员、我是军人,既然承诺过的事情就绝不能反悔!”张正光在婉言谢绝大家好意的同时,向组织提出转业照顾病妻的请求。

1972年12月,部队在再三征求他意见后批准了张正光的转业申请。回到家乡,他被安置在县五金机械厂。刚开始,虽是一名普通一线工人,可他谦虚好学、工作踏实,不久即被以工代干走上车间副主任、生产总调度岗位。1980年转干进入县手工业管理局,1984年开始任县乡镇企业局生产科、人秘科长兼工会主席,期间成绩突出,多次得到省市县表彰,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三等功。2001年10月,到龄退休。

不懈守护显真情

有了张正光在身边的悉心照料和心理疏导,无疑对稳定谢华的病情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可紧接着家人在她身上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不知是先天还是因病用药所致,经医院多次检查竟说她患有不孕不育症。谢华对此也很敏感,内心也害怕张正光为此离她而去。听出话音、看出端倪的张正光也在努力寻求打消她内心顾虑的办法。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侄女就像女儿,总比抱养人家的孩子好说话。”得知哥哥为了嫂子心理康复,想抱养一个孩子,时在老家陈洋小街上生活的二弟正明与妻子一商议,便带着时虚3岁的小女儿晓琴,来到县城的哥嫂家里。特殊的亲情,使得晓琴进入新家全无陌生之感,一会要吃,一会要玩,让停班在家养病的谢华整天累并快乐地围着晓琴转。就这样,侄女晓琴还真就留了下来,给张正光、谢华夫妻俩带来不尽的温馨与欢乐。

有了孩子就有责任,谢华与天下众多母亲一样,每天操持着买菜烧饭、洗洗刷刷、接送孩子上学,她之前患有的精神偏执毛病好似远离。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不知不觉晓琴渐大。抱定“学医为母治病”理想的她大学毕业,毅然放弃可在大城市就业的机会,回到县皮防所工作,为的是就近照顾父母。

时间到了2000年初,女儿成家,自己病退,本可安享晚年时光的谢华,却又因意外摔倒导致腿部骨折。住院期间,张正光日夜陪伴在医院,有时女儿女婿过来替换,都被他以“你们还要上班”为由而劝回,出院后更是耐心细致照顾。经过大半年的治疗调理,虽说谢华能拄着拐杖下床近距离走动,但家中的一切事务仍压在张正光身上。

屋漏又逢连夜雨。2007年1月,身体原本一直硬朗的张正光,在吃饭中多次出现吞咽不舒服之感,女儿女婿得知此事,忙拽着他去县医院检查,被确诊为食道癌。

“我得病受点罪也就罢了,可万一治不好先走,你妈她今后怎么办?”张正光向女儿说出自己的顾虑。

“爸哎,人家医生不是说了,您这病能通过手术治愈呢!”女儿安慰着他,并多方联系省内外相关专家商定治疗方案。平时从不离家的张正光,在安排好家人照应及瞒着谢华情况下,才随女儿女婿到南通成功实施了食道癌根治手术。

生活路上多坎坷。2018年,身体虚弱、持续多病的谢华又不幸瘫痪。她那90多公斤重的体重,每次帮着喂饭、翻身、洗澡、大小便等,越来越让年龄渐大、术后体衰的张正光感到吃力。多少次,因谢华控制不了身体,大小便不慎弄脏衣服被褥,张正光总是第一时间换洗,没让妻子身上出现过一个褥疮。从事医疗卫生专业的女兒女婿被父亲照顾母亲的精神所感动,也几乎每天都要抽出一定时间回来帮忙,无形中减轻了张正光不少压力。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说来或许没人相信,也就在命运多舛、坎坷不断的张正光、谢华老俩口迎来金婚之时,原本瘫痪在床不能动弹、难以言语的谢华,竟奇迹般地既可扶床下地,又能简单通过语言表达意思。

金婚庆贺,应邀前来的谢华年已76岁、常住盐城市区的弟弟谢仁成,亲眼目睹姐姐这一变化后,不禁热泪盈眶激动地举杯站起,向姐夫张正光举起了酒杯。

50年风雨同舟,50年真情相待,张正光默默用行动践行着50年深藏心底对谢华的那份诺言。

(作者单位:射阳县水利局)

(编辑:徐仕国)

猜你喜欢
陈洋部队
俄部队军演
环球时报(2022-02-18)2022-02-18 17:55:42
儿在部队又立功
老友(2021年12期)2021-01-10 17:08:12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拆弹部队 爆炸封印者
老部队
The research on new model of college student supporting education
西安市商业信用调查研究
男子约会女网友 对方带来7个闺蜜助阵
现代家庭(2016年9期)2016-09-12 10:59:07
社会把脉
南方周末(2016-06-16)2016-06-16 15:14:59
魔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