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元四阶五维”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3-08-16 06:43:26马晓峰郑晓青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吉林132013
物流科技 2023年14期
关键词:实训育人思政

马晓峰,郑晓青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在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区域企业对供应链管理与服务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尤其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对当前形势,我们积极贯彻落实国发〔2019〕4号文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和教高〔2020〕33号《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立足于吉林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系统总结了专业群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构建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完善课程思政元素库,创新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搭建全方位支撑平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育人模式为先导、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实训条件建设为保障、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实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1 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历程

1.1 在开展职业技术素质教育中确立课程思政的主导地位,奠定人才培养基础(2013—2017 年)

2013年学院下发“全面开展职业技术素质教育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吉工职院党〔2013〕6号),结合文件精神,我们对区域商贸企业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撰写调研分析报告。2015年,专业群中的物流管理专业经遴选被确定为学院第一批课改试点专业,2016年立项“物流管理专业技术技能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重构课程体系,在实施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突出课程育人功能。我们坚持“1突出(课程育人的主导地位)”“1主线(贯穿职业技术素质教育)”、做到“2整合(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整合优化课程内容)”、实现“3转变(转体系、转方式、转课程)”。在职业技术素质教育中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突出职业道德培养。

1.2 丰富课程思政内涵,建立“三创”育人体系(2017—2019 年)

2017年学院下发“关于印发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吉工职院〔2017〕3号)等文件,要求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强化创新创业实践等工作任务。结合学生学制及生源特点,强化“三创”人才培养体系,即“创意激发(Inspiration)-创新培养(Cultivation)-创业突破(Breakthrough)”,构建I-C-B三层递进的三创教育体系。设置四类课程,即“三创”通识课程、“专业+创新”类课程、“三创”实践课程和“三创”前沿类课程。构建“教室+第二课堂+研究所+创业园”四位一体的三创实践训练体系。

1.3 推进产教融合,提升“三创”人才培养水平,课程思政效果显著(2019—2022 年)

落实国发〔2019〕4号文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和教高〔2020〕33号《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精神,开展吉林省职业院校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为龙头,涵盖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供应链运营、大数据与会计5个专业,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方案的指导下,全员实施专业课程思政改革[1]。

2 专业群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

2.1 校企协同创新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构建专业化课程思政内容体系

2.1.1 校企协同创新“双元四阶五维”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2020年结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的指导思想,加大课程思政育人力度,逐渐形成了“双元四阶五维”的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课程思政育人模式(见图1)。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岗位职业标准,创建专业化、职业性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在新生入学教育、专业课程学习、专业实训竞赛及岗位实习+就业四个阶段,通过教学内容重组、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过程实践和教学效果评价五个维度,将职业素养与工匠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遵循学生→企业实习生→准职业人→合格职业人的递进人才培养规律,让学生在职业氛围中成长,真正长成企业所需要的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图1 “双元四阶五维”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2.1.2 建设专业化、职业性课程思政内容体系

基于专业群的专业特色,结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的指导思想,从专业化、职业性出发,以人文素养和身心健康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为主体、以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为两翼,构建课程思政内容体系(见表1)。

表1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课程思政内容体系

2.2 建设课程思政元素库,“四阶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2.2.1 建设专业群课程思政元素库

随着课程思政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从专业群的职业特色出发,基于确立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根据新生入学教育、校内专业课学习、校内实训竞赛、校外岗位实习等人才培养四个阶段的课程特点,挖掘专业群通识性专业思政元素,建设专业群的思政元素库(见表2),并随着课程思政的实施动态更新内容。

表2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课程思政元素库

2.2.2 标准引领,“四阶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标准、实训项目操作标准、专业岗位实习标准等标准文件中,以“进标准”为引领、以“进课堂、进实训”为主体、以“进竞赛、进活动”为拓展、以“进实习”为延伸,将课程思政融入新生入学教育活动、校内专业课学习、校内实训竞赛、校外岗位实习等四个阶段内,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由学生向职业人的阶梯递进转变。

2.3 实施“14553”课程思政教学路径,“五维度”深化教学改革

确立“担使命、树理想、懂规范、通业务”一条课程思政教学主线,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开发教材教辅、视频、动画、测试四类信息化课程资源,运用“启发、互动、讨论、探究、案例”五种教学方法,优化“导-析-练-评-拓”五步教学实施,构建“教师+学生+企业”三主体考核评价体系,从“五维度”实施“14553”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有效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2.3.1 以课程思政为主线,设计特色教学项目

在每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的监测点指标,确立“担使命、树理想、懂规范、通业务”一条课程思政教学主线,并把此作为课程教学目标。从课程的专业特点、岗位特点出发,围绕课程思政的目标与内涵,认真梳理岗位思政元素,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从知识点、技能点、岗位点的对应点去挖掘思政点,厘清专业知识、技能岗位和思政元素的内在关联,构建目标明确、逻辑清晰、覆盖全面、布点合理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课程思政元素库。将企业工作过程融入教学内容,以企业真实的岗位任务为基础优化教学项目。

2.3.2 开发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教学平台

课程建设是专业群建设的关键纽带,是专业群开展跨专业建设的核心载体。为使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岗位群对技术技能人才综合性、复合型的能力要求,对接专业教学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学校积极引入企业典型案例、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有效融入思政元素,整合开发教材教辅、动画、视频、测试四类信息化课程资源。同时,研讨实施与教学项目相适应的思政元素库。在各类教学平台中丰富完善教学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2.3.3 创新教学方法,开展交互式课堂教学

推行灵活的课堂教学创新模式。在职业情境下,学习内容、时间、方式都成为可供选择的对象,学生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后进行个别化学习,也可进行共享式学习。教师不断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的水平,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深入开展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实习实训活动,以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为切入点,通过培育“工作式课程、融入式教材、活动式课堂”,形成灵活的课程思政改革范式。

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创新“探究式、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讨论式”五种教学方法,研究方法矩阵和方法集,积极开展交互式课堂教学,实现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思政教育[4]。

2.3.4 优化教学实施,深化技能素质培养

教学中要积极明确创情境、共探究、勤操作、精改进、善创新的教学思路,优化开展“预习导入-讨论分析-强化训练-多元评价-有效拓展”五步教学实施,有机融入技能比拼、“思政天地”板块、榜样的力量、行业动态等课程思政教学。教学全过程难度层层递进,步步为营,使学生学习过程由点到线、再变成面;内容安排上根据线上、线下不同的学习特点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策略,保证学习效果,深化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3.5 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实现全程动态考核

建立“教师+学生+企业”三主体的综合评价体系,注重德技并修、育训结合,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工匠精神、职业道德和规范等内容,围绕思政元素挖掘、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实施全过程等,按专业大类制作操作手册,以强化过程评价和标准建设,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推进和落实提供指引。在综合评定中增加德育考核比例,重点评价学生态度、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课程思政实施成效的增值性评价以学生职业素养水平为依据,追踪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

2.4 突出产教融合,搭建四维平台,实现文化育人

2.4.1 共建共享,建设教育教学平台

从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出发,整合专业群资源,建设四个实训中心,即融媒体电商直播制作运营中心、数字营销综合实训中心、财务数智化综合实训中心和数智供应链运营中心,打造专业群共享型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集实践教学、产学研合作、社会服务、技能鉴定于一体,构建虚拟工厂、仿真仓库、会计工厂,使学生在仿真模拟条件下现场真实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虚拟仿真教学的普及应用。

2.4.2 产教融合,建设服务发展平台

学校牵头联合政行校企成立吉林省供应链运营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吉林省职业院校合作创新开展供应链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对供应链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研究、指导、咨询和服务;对供应链及其综合服务的相关专业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完善供应链教育实践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相关工作,组织开展供应链管理专业教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参与制订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指导、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深化;通过开展供应链师资培训,举办论坛、供应链大赛,促进供应链教育互访、互学,搭建可供交流对话的平台。“中国供应链人才产业联盟-吉林分盟”落户在我校,推进开展各层次、不同文化主题内容的技术服务活动,培养学生技术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升华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5]。

2.4.3 文化赋能,建设技术创新平台

学校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引培相关领域的专家、技术能手、行业名匠、建设大师、名匠工作室等,用他们的人格魅力升华文化自信、职业认同等课程思政内涵精神,推动专业建设,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2.4.4 多轨引入,建设协同育人平台

依托于专业群建设方案和专业群十四五规划,坚持立德树人,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校内外结合的“多元化”师资队伍,各类师资优势互补,营造出具有浓厚专业特色和职业特征的育人文化环境,实现文化育人。

3 专业群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

3.1 创新实施“双元四阶五维”专业群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核心任务,推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模式。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把握课程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覆盖新生入学至学生实习就业全过程教育;基于五个维度全面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适合专业群的具体实施路径。构建“基础共享、核心分立、拓展互选”“1151”模块化专业群课程体系,将课程思政内容体系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3.2 构建专业化、职业性的专业群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建设课程思政元素库

从专业群的专业特色出发,构建专业化、职业性的专业群课程思政内容体系,逐步挖掘开拓创新、经世济民、以人为本、职业认同、敢为人先、创业精神等通识性专业思政元素,形成专业群课程思政元素库,通过“标准设计引领+课堂浸润担当+实训联动跟进+岗赛实践固本”的路径,融入新生入学教育、校内专业课学习、校内实训竞赛、校外岗位实习等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其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达到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实际效果,推动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3.3 实施“一条主线、四类资源、五种方法、五步环节、三主体评价”的“五维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确立“教学”和“育人”并进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根据企业真实的岗位任务整合教学项目,深度挖掘和凝练思政元素,设计融入思政教育的特色教学项目,优化“四资源五环节”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强化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知行合一培养。通过创新五维度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路径,将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思政育人入脑入心入行,教学实施成效显著。建成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一门,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职业技能大赛荣获国家级奖项和省级一等奖奖项创历史新高,1+X证书平均通过率在吉林省内名列前茅,毕业生就业率和满意度稳步提升。

4 结 语

随着“双元四阶五维”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专业建设逐步深入,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实践成果示范辐射效果显著,在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等三部门主办的“现代化进程中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讨会”上,笔者作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主题发言,得到了与会教育部职成司领导、教育厅领导及参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在教学中扎实推进实践应用,教改教研成果丰硕。2021年“仓储作业与管理”课程荣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称号,该课程为国家200门高职示范课程之一,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近年来财经商贸类专业学生1+X证书平均通过率达87%;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6%以上。同时,为学生搭建了创业孵化平台,毕业生多人次成功创业,成立了如优禾食品有限公司、白山安能物流公司等企业,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初见成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实训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