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企业和消费者行为改变的激励措施

2023-08-07 12:12:18李红利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双碳转型消费

李红利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韶关 512126)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人类的活动频率与范围不断增大,致使地球二氧化碳整体浓度持续升高,全球气候系统发生重大变化。近年来,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二氧化碳排放量进入世界前列[1]。《2021—2027年中国二氧化碳行业运行动态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占全球30.93%。为推动国家绿色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中表明中国立场与站位,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充分彰显了中国担当。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标志着“双碳”战略目标与具体行动进入落实阶段。现阶段,实现“双碳”目标成为国家、政府重大政治任务,社会各领域均需参与其中,企业与消费者作为与之密切相关的重要主体,如何激励其践行绿色行为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双碳”目标下企业和消费者行为改变的现实价值

现阶段,中国正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国际领域更加注重生态环境问题,强调绿色转型发展。由于传统经济结构、企业规模与消费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绿色转型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企业及消费者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愈发显著[3]。在此时代背景下,中国提出“双碳”战略,以此为目标进行企业与消费者的行为改变,能够从经济维度推动生产与消费领域转型,完成绿色转型发展。

(一)“双碳”目标下的行为改变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长久以来,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不断推动下,全球生态环境愈发恶劣,各类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与严重程度不断提升,国际各方愈发重视地球生态文明建设[4]。在此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逐步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社会整体由保障温饱向全面小康转变,国家对绿色转型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表现出坚定的信心与绝对的担当。党的十九大会议明确指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5],表明中国迈入绿色发展转型期[6]。同时,社会建设、经济结构以及公众意识明显向“双碳”目标靠拢,整体为绿色转型奠定了社会基础,积累了相关经验。因而,通过合理措施激励引导企业生产方式与居民消费方式转型,既符合国际社会发展需要,也贴合中国“双碳”战略目标要求。

(二)“双碳”目标下的行为改变贴近美好生活需要

随着经济实力与物质水平增长,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国民对居住环境、教育医疗、消费产品有着新的要求,企业生产与居民消费不断转型升级。“双碳”战略目标视角下,中国居民对低碳产品消费意愿持续提升,市场更为青睐绿色生态产品,绿色生产与低碳消费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构成。基于上述背景,企业进行绿色生产行为转变,创造生态产品与服务,更贴合时代发展与市场需求,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同时,民众进行低碳消费行为转变,能够拓宽绿色生态产品与服务市场,促使社会向绿色消费升级,形成衣、食、住、行绿色消费链,为企业夯实绿色低碳消费市场,形成“双碳”目标下供给与需求的良性交互[7]。因而,在“双碳”目标下,激励引导企业与消费者产生行为转变,能够提高绿色产品社会覆盖率与完整性,形成高质量、可循环的供需链,持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三)“双碳”目标下的行为改变助力社会系统转型

企业与消费者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是“双碳”目标落实的关键角色,是实现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根本,能够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原动力。企业与民众分别对应生产与消费两个重要经济环节,生产绿色化能切实落位碳排放等硬性要求,低碳消费则能够反过来促进绿色生产不断提升,通过调动市场风向、改变资源要素配置与优化生产方式等,促使社会向绿色转型发展,实现结构性改革。“双碳”战略目标下,绿色低碳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核心。相较于传统的以GDP为核心目标的经济发展方式,绿色生态发展能够转变企业发展意识,使其通过技术创新、管理改革等方式进行生产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社会系统绿色转型[8]。面向消费者,“双碳”目标能够激发民众产生低碳消费意识,在生活、工作、娱乐等各领域倒逼生产绿色化,助力社会绿色转型。

(四)“双碳”目标下的行为改变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构成,是统筹绿色发展的重大举措,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保障。“双碳”目标下,绿色生产与低碳消费是企业与消费者行为转变的核心方向。一方面,绿色生产标志着企业将从生态环境治理、生产结构调整、组织管理优化等角度进行绿色转型,更贴合国家及政府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能够在具体监督框架下进行转变,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从本源进行节能减排,更好地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低碳消费标志着消费者形成新型绿色消费模式,通过科学适宜的调整,反向引导企业进行高效生产、节能减排。同时,绿色低碳消费意识能够使民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形成绿色生活意识,以“主人公”身份自觉配合国家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消费活动构建绿色供应链,为生态环境治理贡献社会力量。

二、“双碳”目标下企业行为改变的激励措施

“双碳”战略目标下,中国必然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会进行全产业链的低碳转型。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表明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势在必行[9]。然而,受传统发展思维与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在绿色转型发展时容易出现懈怠、认知偏差等问题,且由于企业与社会、自然、消费者关联紧密,企业行为改变需要战略、技术、经济、政策层面的激励与引导。

(一)战略层面:调整能源结构落实企业“双碳”定位

“双碳”目标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其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生活方式,旨在通过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等方式提高产业与经济的全球竞争力。为从本源确保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应从战略层面加强能源结构调整,通过宏观调控为企业转型指明方向,促使产业结构精准寻找定位。具体而言,能源结构调整与供给侧和需求侧有关。就供给侧而言,中国能源结构调整需强调供给侧能源结构的转型,由传统集中式化石能源结构向非化石能源为主的分布式能源结构转化,注重风能、水能、核能、太阳能等多种能源形式互补,并突出电力多元转换的储能分布,为能源型企业提供发展重点[10]。就需求侧而言,中国能源结构调整需加强需求侧能源强度的降低,通过电气化率提升、新型燃料利用等方式,实现对终端用能方式与方法的转变,通过需求侧战略指引,为企业绿色转型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指明可靠方向,确定明确目标。

(二)技术层面:推动企业开展“双碳”转型技术创新

技术作为支撑企业绿色转型的基础,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满足“双碳”战略目标要求。因而,国家应当从技术层面出发,通过创新补助、技术研发支撑等方式引导激励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发展。一方面,加大技术创新资金支持。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技术提升等方式能够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流程优化等,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国家应将技术创新作为重点支撑对象,通过专项资金扶持、创新减免税收等措施提高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强化技术研发支撑保障。不同企业在行业中扮演不同角色,国家要构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体系,使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协同创新,共同推动新型技术发展,降低技术创新难度,实现产业升级与效益提升,激励企业在技术层面进行行为转变,更好地实现“双碳”战略目标。

(三)经济层面:完善“双碳”视角下生态化经济体制

经济手段是引领市场、调整产业的关键方式,要在“双碳”目标下激励企业进行绿色低碳行为转变必须有效运用经济手段,完善生态化经济体制。首先,通过碳定价方式引导低碳减排,提高绿色投融资率。碳定价主要包含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两种模式,其本质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设定对应价格,控制经济主体对二氧化碳的排放。合理碳定价政策,能够从运营成本角度引导企业进行绿色转型,使其主动进行低碳生产、管理等活动,缩减企业碳排放经济成本。其次,强化环境保护费改税经济措施应用。环境保护费改税措施是“双碳”目标下重要的生态经济机制,由生态环保部门及财政部门协同实施,对碳排放高且污染严重的企业有显著调控作用,能够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发展[11]。最后,以经济手段加强招商引资。通过对绿色低碳型企业提供纳税、融资等经济便捷服务,促使外商投资、产业聚集绿色创新,建立优质交互的生态化经济体制。

(四)政策层面:完善相关政策支撑企业“双碳”发展

中国企业发展与运行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在企业绿色转型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是激励引导企业进行低碳生态行为转变的重要保障。因而,要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支撑企业完成“双碳”目标。一方面,要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因地制宜制定适应性政策。能源型企业与普通企业的碳排放水平差距明显,在进行绿色转型发展与低碳行为转变时应采用不同措施。为此,政府应充分考虑企业间能耗的异质性,针对不同企业制定对应政策,如面向传统能源类企业制定高标准、严要求的碳排放目标;针对低碳型企业在碳定价方面提供优势服务。另一方面,要提高相关政策的实效性。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颁布出台了诸多节能减排政策文件,但因各历史阶段目标不同,部分政策不再适应当下需要,如此前政策较为注重总量目标控制,且使用命令性环境规制等措施会影响制造业发展等情况。因而,政府应根据当前时代发展需要,通过可再生能源规划、环境治理等内容补足当前政策体系,激励引导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双碳”目标下消费者行为改变的激励措施

消费领域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然而,由于消费观念、产业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消费者行为仍存在高消耗、强能耗的问题。“双碳”目标下,消费领域的行为转型与企业转型同样重要,通过体系构建、社会建设、教育培育与风尚培育等方式引导激励低碳消费,是实现消费领域绿色转型的必由之路。

(一)体系层面:构建科学政策体系引导消费行为

消费作为生产的最终目标,是刺激生产创新、释放内需、增强经济发展力的关键。“双碳”目标下,为有效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低碳消费行为,国家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从体系层面奠定绿色消费潮流,解决影响“双碳”目标发展的外部问题。一方面,制定专门的发展战略或行动计划引领绿色低碳消费。当前,中国正处于“双碳”战略目标发展的关键期,居民消费习惯显著转变,国家需要抓住绿色转型机遇期,将绿色消费纳入“十四五”规划等重大战略,推动中国公众整体形成绿色生活意识,主动进行绿色消费行为[12]。另一方面,完善绿色消费相关制度与体系。消费作为经济拉动的终端,影响生产、运输、营销等多个领域。国家要基于生态保护明确绿色消费发展重点,从生态产品供给与服务、循环经济发展制度等方面进行体系完善。例如,面向绿色低碳消费者,提供诸如节能家电补贴等经济诱导措施。

(二)社会层面:落实相关基础建设支撑消费环境

社会是绿色消费行为落到实处的平台,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支撑公众开展绿色低碳消费的必要条件。因而,要通过建设信息平台、认证标识等基础设施,为“双碳”目标下的消费者行为向绿色低碳转变提供支撑。其一,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绿色消费社会治理机制。现代社会治理机制是时代发展所趋。“双碳”目标下,政府要发挥领导与把控作用,督促消费者协会落实引导职能,激励企业与公众共同承担绿色消费责任,建立多方协同、互帮互助、共建共治共享的绿色消费社会治理机制。其二,强化绿色低碳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消费覆盖社会各领域,要主动提高绿色消费的标准性与便捷性。社会需要共同搭建绿色消费指标体系,并建设全国性的信息平台,有效开展绿色消费社会影响评价,提高社会各方对绿色消费的支撑服务与能力。其三,完善绿色消费相关配套条件。产品认证、运输服务、生产技术等均与绿色消费关联,国家要在“双碳”目标下完善产品认证制度、低碳生产技术创新、绿色低碳运输等公共服务,为绿色消费营造良好社会发展环境。

(三)教育层面:开展绿色生态教育培养低碳消费

消费行为与经济实力、受教育程度与思想观念等关联密切,其中受教育程度与思想观念是消费者最为关键的主观因素。为提高“双碳”目标下公众绿色消费意识,要从教育层面开展绿色生态教育,使公众形成绿色消费观,以实现行为转变。一要开展广泛的绿色消费社会教育。消费是社会普遍行为,与全体公众息息相关,要转变公众消费观念就要对社会公众进行普适性绿色消费教育,具体可通过宣传标语、主题讲座、绿色专题竞赛等形式对公众开展绿色生态教育,使公众在日常生活中频繁接触相关教育,逐步树立绿色消费观。二要在学生教育环节落实绿色生态教育。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也是市场的消费主力军。国家要将绿色生态教育融入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课堂与实践教学等多个环节,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将绿色消费观融入自我价值观念体系,自觉开展绿色低碳消费。

(四)行为层面:培育新型消费风尚消除认知偏差

行为具有引导性与共同性,为激励引导消费者在“双碳”目标下进行绿色低碳行为,要通过社会风尚形成绿色消费行为浪潮,消除绿色消费认知偏差。首先,从政府角度开展绿色示范工程。通过进行绿色低碳采购等活动,政府可以先做出绿色低碳消费表率,引导公众进行绿色低碳消费。其次,在社会层面广泛开展绿色消费活动。要在社会层面形成绿色消费风尚,需开展全国性、地区性、主题性等多种绿色消费活动,通过明星代言、公众互动、专项消费节等方式形成绿色消费浪潮,激励公众践行绿色消费行为。最后,公众间互相进行绿色消费行为传递。部分居民对绿色消费认识不足,可通过碳信用积分、低碳文化等方式激励公众践行绿色低碳出行、选购等行为,并逐步形成示范效应,加强绿色行为价值宣传[13]。

猜你喜欢
双碳转型消费
优化工业人工智能在低碳制造中的应用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财经(2021年10期)2021-06-18 19:29:20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决策(2021年5期)2021-06-10 09:04:11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小康(2021年1期)2021-01-13 04:56:24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40年消费流变
商周刊(2018年23期)2018-11-26 01:22:20
转型
童话世界(2018年13期)2018-05-10 10: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