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马唑仑与丙泊酚用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

2023-08-03 09:19:26刘淑娇张全意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14期
关键词:瑞马全身丙泊酚

刘淑娇,张全意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山东 滨州 256699)

丙泊酚是临床常用于诱导和维持全身麻醉的静脉麻醉药物,然而,它也有一些不良反应,如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呼吸抑制、注射部位疼痛、丙泊酚输注综合征等[1]。瑞马唑仑是新型短效的苯二氮䓬类镇静药物,可激活γ- 氨基丁酸A(GABAA)受体产生镇静作用。瑞马唑仑主要通过组织酯酶分解,并可迅速被氟马西尼拮抗[2]。然而,人们对瑞马唑仑在麻醉和手术后的整体恢复方面知之甚少,而这正是决定麻醉剂效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已有较多瑞马唑仑应用于胃肠道内窥镜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中的相关研究,并表明其具有可预测的镇静时间和快速恢复能力[3-6]。瑞马唑仑和丙泊酚在药效学和麻醉效果上各具利弊,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用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英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 年8 月,检索有关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用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主题词结合自由词的方式进行检索,英文检索词包括remimazolam、propofol、general anesthesia、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中文检索词包括瑞马唑仑、丙泊酚、全身麻醉、随机对照试验等。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纳入文章类型为RCT;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且需要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其中瑞马唑仑组以瑞马唑仑为静脉麻醉药,复合或不复合舒芬太尼、罗库溴铵等镇痛药以及肌松药,丙泊酚组以丙泊酚为静脉麻醉药,其余采用瑞马唑仑组相同配伍药物;至少有一项可用的或可被转化的结局指标。排除标准:非RCT、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文献结局指标不明确或数据不完整;重复发表的文献;文献类型不符合(如会议摘要、综述、信件等)。

1.3 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

由2 名研究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及评价文献质量。采用Cochrane 手册5.1.0[7]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对文献质量予以评价,结果若有分歧则请第3 位研究员评判。共包括7 个模块:(1)随机序列的产生情况;(2)分配隐藏情况;(3)实施者以及参与者双盲情况;(4)对结果评估者是否存在盲法的情况;(5)结果数据是否完整;(6)是否选择性发表结果;(7)其他偏倚。每个模块分为高风险、未知风险、低风险。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采用RevMan 5.4 软件进行Meta 分析。以均数差值(MD)及其95% 置信区间(95%CI)表示计量资料统计结果。以比值比(OR)及95%CI 表示计数资料统计结果。通过χ² 检验对纳入研究间的异质性进行评价,若P≤0.1 且I2≥50%,则认为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反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初步检索得到文献133 篇,去除重复文献后剩余91 篇,通过阅读题目和摘要后剩余39 篇,通过阅读全文排除23 篇,最终纳入16 篇文献[8-23](见图1)。其中英文文献8 篇[8-15],中文文献8 篇[16-23],共1859例患者,其中瑞马唑仑组1159 例,丙泊酚组736 例。表1 为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图2 为各研究风险偏倚评估情况。

表1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图2 文献风险偏倚评估

2.2 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用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时引起低血压的比较

16 篇文献中有13 篇文献[8-14,16-17,19-22]对低血压的发生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低血压发生率方面,瑞马唑仑组明显低于丙泊酚组(OR=0.31,95%CI 0.24 ~0.40,P<0.00001,I2=5%)。详见图3。

图3 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用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时引起低血压的森林图

2.3 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用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时引起心动过缓的比较

16 篇文献中有8 篇文献[10,12,16-17,19-22]对心动过缓的发生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心动过缓发生率方面,瑞马唑仑组明显低于丙泊酚组(OR=0.13,95%CI 0.05 ~0.35,P<0.0001,I2=67%)。详见图4。

图4 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用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时引起心动过缓的森林图

2.4 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用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时引起低氧血症的比较

16 篇文献中有6 篇文献[14,16,18,20,22-23]对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低氧血症发生率方面,瑞马唑仑组明显低于丙泊酚组(OR=0.16,95%CI 0.06 ~0.48,P=0.0010,I2=60%)。详见图5。

图5 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用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时引起低氧血症的森林图

2.5 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用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时引起注射痛的比较

16 篇文献中有9 篇文献[8-10,12,16-17,20,22-23]对注射痛的发生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注射痛发生率方面,瑞马唑仑组明显低于丙泊酚组(OR=0.01,95%CI 0.00 ~0.03,P<0.00001,I2=48%)。详见图6。

图6 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用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时引起注射痛的森林图

2.6 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用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时引起恶心呕吐的比较

16 篇文献中有8 篇文献[8,10,13,17,18-19,22-23]对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恶心呕吐发生率方面,瑞马唑仑组稍高于丙泊酚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7,95%CI 0.47 ~2.43,P=0.87,I2=54%)。详见图7。

图7 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用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时引起恶心呕吐的森林图

2.7 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用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时患者入睡时间的比较

16 篇文献中有9 篇文献[8,10,14,16-18,20-22]对患者入睡时间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患者入睡时间方面,瑞马唑仑组明显长于丙泊酚组(MD=27.30 s,95%CI 22.69 ~31.91 s,P<0.00001,I2=92%)。详见图8。

图8 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用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时患者入睡时间的森林图

2.8 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用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时患者苏醒时间的比较

16 篇文献中有10 篇文献[8,10,12,14-15,18-19,21-23]对患者苏醒时间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患者苏醒时间方面,瑞马唑仑组明显短于丙泊酚组(MD=-27.74 min,95%CI -34.35 ~-21.12 min,P<0.00001,I2=100%)。详见图9。

图9 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用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时患者苏醒时间的森林图

2.9 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用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时患者拔管时间的比较

16 篇文献中有7 篇文献[8,10,12,14-15,17,19]对患者拔管时间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患者拔管时间方面,瑞马唑仑组明显短于丙泊酚组(M D=-4 9.4 7 m i n,95%CI -73.95 ~ -24.99 min,P<0.0001,I2=100%)。详见图10。

图10 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用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时患者拔管时间的森林图

3 讨论

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在医疗活动中越来越将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和满意度放在首位。全身麻醉可以完成全身各个部位的手术,减轻或彻底缓解疾病所带来的痛苦,术中患者虽然已经“安静的睡着”,但其体内却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丙泊酚作为临床最常用的镇静药物之一,虽然可以提供镇静支持,且起效快、效果好,但患者有可能达到更深的麻醉水平,并伴有严重的心血管抑制或呼吸暂停。因此,选择更加平稳的麻醉药物显得尤为重要。瑞马唑仑凭借着其代谢快、血流动力学稳定等特点迅速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应用。但对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而言,不仅需要考虑手术期间的安全性,更要注意插管期间的问题,以及大手术长时间麻醉维持会带来不同于短效非插管全麻手术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还有对患者苏醒及拔管造成的影响[24]。本研究通过观察现阶段已发表的系统性评价等相关研究发现,瑞马唑仑的总体麻醉效果似乎更优于丙泊酚。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包括:(1)由于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的性质和颜色不同,各项研究完全对麻醉医生进行盲法是很困难的,这可能造成理论上的偏差;(2)不同研究对应的手术方式的不同以及所选择瑞马唑仑和丙泊酚剂量的不同,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3)部分文献研究质量较低,可能会对系统性评价造成偏差。

综上所述,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与丙泊酚相比,瑞马唑仑引起低血压、低氧血症等不良事件的概率更低,术后拔管时间更短,是一种可用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猜你喜欢
瑞马全身丙泊酚
瑞马唑仑在全身麻醉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瑞马唑仑调节HIF-1α/BNIP3信号通路对OGD/R诱导神经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河北医药(2024年8期)2024-05-16 06:28:58
瑞马唑仑药动学和靶控输注的研究进展
瑞马唑仑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浙江医学(2023年20期)2023-11-27 04:09:06
石榴全身都是宝
中老年保健(2021年9期)2021-08-24 03:51:56
老鳖全身都是宝
基层中医药(2020年9期)2020-11-27 01:55:26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淮海医药(2015年2期)2016-01-12 04:33:43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