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秀
一、教学目标
1.幼儿学会综合运用粘、折、扭、剪等技能,有创造性地表现由各种“棍棒”材料组合而成的造型。
2.幼儿能完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呈现较完整的艺术作品。
二、教学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于吸管、筷子、扭扭棒等材料的外形特征和基本玩法有初步了解。
2.材料准备:各种粗细的吸管、原木柱形筷子、各色扭扭棒和各色雪糕棒、彩色打印纸、双面胶、木工胶、剪刀等。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活动情境,初步了解材料
教师:“孩子们,今天老师接到了一封来自“棍棒家族”的邀请函,他们有五颜六色的雪糕棒,有可以百變造型的扭扭棒,还有吸管、筷子等。今天他们欢聚一堂,想要在聚会中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然后变身为新的造型,你们有没有好点子呢?”
幼儿思考,与同伴讨论,并自主发表创新想法。
2.提供丰富参考,调动创新观点
(1)教师通过PPT展示“棍棒家族”组合后的各种新造型,通过提问互动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这些作品都是由哪几种材料组成的。
(2)幼儿观察相关图片,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作品运用了粘、折、扭、剪等技能,表现出了各种‘木棍儿和‘棒棒组合而成的造型。”
3.关键技能示范,练习具体操作
教师示范粘、折、扭、剪等关键技能,并在示范的过程中提醒幼儿使用工具时的注意事项,幼儿可以选择由自己独立完成或者和同伴共同完成作品。
4.初步尝试设计,教师观察指导
(1)幼儿先画出设计图,然后根据设计图选择材料和基础技能进行自主创作。
(2)教师根据幼儿的设计图,针对分组形式分别进行观察指导。例如,在使用扭扭棒时需要注意扭转方向;用剪刀剪吸管时,如何避免吸管到处乱蹦等。
四、展示、评价与交流
教师引导幼儿将创作的作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在分享自己作品的同时点评同伴的作品。
五、教学建议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深入了解和体验每种材料的创作特点,使幼儿在创作时更加游刃有余,能够自主挖掘材料的多种创作和组合形式,呈现更加生动、有创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