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历史对话:不被忘却的印记

2023-08-03 15:46:22彭明新
新长征 2023年7期
关键词:亲历者老兵史料

彭明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要做好亲历者头脑中活资料的收集工作,尽量掌握第一手材料。”研究抗战14年日本亲历者口述史料,应着力理论思维与实践导向,立足日本侵华史实研究的基本论域,切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遵循历史研究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从史实出发,以史料为依据,实事求是,推动多学科视野融合,不断提升14年抗战历史研究的时代性、规范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一、不被忘却的印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铭记、固化“二战”口述史,以史为鉴,让侵华日本老兵的口述成为教育后人的史料。抗战14年的口述史学领域的研究具有科学性、历史性、原则性与现实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刻的现实政治意义。

抗战口述史研究主要以采集、正式公布的日本老兵与日本“移民”的口述证言的翻译与研究为核心,让史实说话,揭示抗战14年日本侵略真相。研究内容包括:系统整理了抗战14年日本老兵口述史的研究成果;系统整理、翻译了日本老兵和日本移民的口述证言;深化侵华日本老兵口述史料的研究,包括抗战14年日本老兵口述资料抢救整理与研究、“二战”期间侵华日本人口述史采访调查与研究、侵华日本老兵口述日军细菌战等。抗战14年侵华日本老兵口述史研究的目的在于印证历史和重现历史,它是一个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双边互动的过程。抗战14年口述采访是对日本军国主义者侵华史料的必要补充,口述过程分为采访、口述者口述、记录、整理、翻译与研究等过程。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口述史研究、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田野调研等方法。口述者要对口述史料做大量准备,要实事求是,史料的真实至关重要。口述记录者不仅要做好现场录音、笔录,更要在事后作好查证的相关准备。

日本老兵口述史料证明东北抗日联军开辟了全国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抗日战场。东北抗日联军独立坚持游击战争14年之久,牵制76万日军,消灭日本关东军18万。据统计,东北抗联14年总共出击20余万次,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最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条件最为艰苦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

二、抗战14年口述史研究

抗战14年侵华日本老兵口述史料的挖掘、整理、翻译与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六个维度:一是对14年抗战期间战争罪行的口述。主要口述者有绘鸠毅的《侵华与认罪》,久保寺尚雄的《告发天皇军队的侵略罪行》《我的犯罪》,今村真的《考入关东军“科技宪兵”》,山梨一夫的《初到伪满洲》《烧毁机密档案》,猪熊德郎的《败战前的“惊呆”》《销毁档案》,山下正男的《我的两次罪行》《我被称为“朋友”了》,小俣佐夫郎的《从军生活》《激战山西》《疯狂的“三光”》等。二是对14年抗战期间伪满“开拓团”的口述。主要口述者有山野井公一的《伪满洲国——日本掌控的傀儡政权》《关东军增加燃料配给》《伪满经济部》《伪满时期的走私》,松本元吉的《加入少年义勇军的经历》,饭白荣助的《我的第二故乡的成长历程》,高木孝义的《五族协和是画饼》,樱井规顺的《开拓-侵略》等。三是对14年抗战期间“慰安妇”问题的口述。主要口述者有小林宽澄的《吃中国人的脑髓治梅毒》,伊藤德治的《排队进慰安所》《临时随军慰安所》,猪熊德郎的《慰安妇和慰安所》,桥口杰的《我曾参与检查性病》,今村真的《军营的慰安所》,依田安昌的《很多人对我说去慰安所》等。四是對反战与改造及遗属反思的口述。主要口述者有筒井重雄的《迫降被俘》《反战同盟会的学习》《山西工农学校》《反战劝降》《解除日军武装》《在东北的工作》《进入东北老航校》,小林宽澄的《彩虹的彼岸:我亲历的山东抗战》《反战同盟》,桥口杰的《由谢军入民主联军》《为重伤员输血》《不同的军规》《日本鬼子的耳光》《对当今中国人的希望》《日本政府的责任》等。五是对在战犯管理所的改造与反思的口述。主要口述者为熊谷彰子、高桥节夫、金子安次、大河原孝一、二宫正三、山下正男等。六是对战败后日本军队“残留”山西的口述,主要口述者有佐佐木繁男、山下正男等。

抗战14年侵华日本老兵口述史料翻译与研究通过抢救活的记忆,留下侵略战争当事人个人历史和亲身经历,进一步揭露了日本侵华战争的罪行,增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东北抗日战争的史料。其研究倡导民众史观,让民众登上撰写历史的舞台,有利于进一步增进中日人民之间相互了解,世代友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为抗日战争研究补充侵华日本老兵口述史料。

侵华日本老兵口述史料的挖掘、整理与研究,抢救整理口述者遗留下来的录音录像、回忆录、日记、书信、照片等,这些也都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侵华日本老兵口述史的证言史料。同时,加强日本侵华口述史料的研究,深化专题整理。借助文化人类学、文本叙事理论、语言学与心理学分析等诸多学科方法,对口述史学,特别是对群体口述史学及史料分析进行综合研究,让中日民众的口述证言印证历史,与历史对话,留下历史的铁证。

口述史料作为历史史料之一,具有口述者参与的局限性、情感的个体性、认知的差异性。因此,心理分析法只能作为补充、辅助的方法,而不应成为主要方法。口述者、研究者的立场和政治态度必然会影响总体历史观,并且会直接影响到研究者在具体的历史过程、事件、人物的研究中的观察视野。只有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指导,才能循着正确的认识路线不断还原、不断接近客观的历史真相,得出更加接近客观历史实际的结论。亲历者的口述史料作为文献史料的补充作用尤著。口述的后期整理,是一个需要专业训练的工作。整理口述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及时科学处理出现的空白、漏洞和误解。史料的真实只是为说明历史的真实提供了必要条件,但仅此不够。即使根据史料把握了历史某个或者某些细节的真实,未必就能把握全局的真实。历史学的主要任务不仅是史料的收集、整理与考证,还要从史料中找出各种史实之间的互相联系,发现历史的规律性,从而达到对历史整体真实的把握。在充分占有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对历史材料进行分析筛选,去伪存真,然后才能从正确地反映客观历史史实的真实材料出发,进一步深入下去,接近历史的真相。

抗战14年侵华亲历者口述史料抢救整理与研究做好以下事宜成为当务之急。第一,收集整理形成《抗战14年日本亲历者口述史料日文语料库》。日本亲历者口述史料极为丰富,但散藏于日本各地,开展抗战14年日本亲历者口述史料整理研究的工作量非常大。需要到日本收集并整理抗战14年日本亲历者口述史料,形成《抗战14年日本亲历者口述史料日文语料库》。第二,翻译整理形成《抗战14年日本亲历者口述史料中文语料库》。以《抗战14年日本亲历者口述史料日文语料库》为基础,对抗战14年日本亲历者口述史料做中文翻译,形成《抗战14年日本亲历者口述史料中文语料库》。第三,对抗战14年日本亲历者口述史料释读与疏证。在整理日本亲历者口述史料整的基础上,对其有意或无意的记忆失误,有意或无意的谎言,进行辨伪、考证、核实或回访,使口述史料更加便于读者使用。揭示抗战14年日本亲历者口述史料的学术价值与史料价值。第四,夯实抗战14年日本亲历者口述史料的印证性。以《抗战14年日本亲历者口述中日文对照资料汇编》为基础,对九类口述史料做印证性、实证性研究。一是对日本战犯的口述史料做印证性研究。主要亲历者为熊谷彰子、高桥节夫、桥口杰、金子安次、大河原孝一、二宫正三、山下正男等。二是对南京大屠杀日本亲历者的口述史料做印证性研究。主要亲历者为谷田勇、山谷翔、松岗环、小野贤二、上西义雄等。三是对日本“慰安妇”亲历者的口述史料做印证性研究。主要亲历者为小林宽澄、伊藤德治、猪熊得郎、依田安昌、桥口杰、本多太郎、山田盟子等。四是对日本“老兵”的口述史料做印证性研究。主要亲历者为野原挺进、富永正三、熊谷德一、山下正男、今村真、猪熊得郎、绘鸠毅、小俣佐夫郎、久保寺尚雄等。五是对日本“细菌战”亲历者的口述史料做印证性研究。主要亲历者为谷荣江静夫、九木义一、平野力、山梨一夫、冈部长景等。六是对日本伪满“开拓团”日本亲历者的口述史料做印证性研究。主要亲历者为福岛芳惠、饭白荣助、高木孝义、松本元吉、山野井公一、樱井规顺等。七是对日本军队战败后“残留”山西人员的口述史料做印证性研究。主要亲历者为山下正男、佐佐木繁男、小林宽澄等。八是对日本“反战联盟”日本亲历者的口述史料做印证性研究。主要亲历者为前田光繁、山下正男、筒井重雄、幅敬信、市井寿子、水野正昭等。九是对日本“遗属”的口述史料做印证性研究。主要亲历者为岩井忠正、上田每美、成迫政则、青柳裕子、中岛幼八等。第五,构建《抗战14年日本亲历者口述史料中日文对照资料汇编》。依据抗战14年日本亲历者口述史料《日文语料库》和《中文语料库》,形成《抗战14年日本亲历者口述史料中日文对照资料汇编》。第六,探究《抗战14年日本亲历者口述史料中日文对照资料汇编》自身的特点和功能。

三、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

2015年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抗战研究要深入,就要更多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要加强资料收集和整理这一基础性工作,全面整理我国各地抗战档案、照片、资料、实物等,同时要面向全球征集影像资料、图书报刊、日记信件、实物等。要做好战争亲历者头脑中活资料的收集工作,抓紧组织开展实地考察和寻访,尽量掌握第一手材料。”立足于“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加强抗战14年日本亲历者口述史料挖掘整理,全面系统地将中国抗战历史研究推向纵深,着力研究和深入阐释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等重大问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和中国抗战史研究贡献力量。

从革命话语体系角度,以抗战14年的口述史料挖掘与研究为基础,审视抗战14年日本亲历者口述史料的自身特点、历史价值。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建构的历史经验,一是中国共产党抗战话语体系的主题和路径;二是引领群众,确保话语内容有效性的政策和策略;三是建构中国抗战话语体系的经验和启示,突显革命话语的魅力和价值。

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抗战中日本亲历者口述史料进行了广泛考察。大多采用个案研究,描述过程,有的则借鉴历史学相关理论,致力于解释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目前,对抗战14年日本亲历者口述史料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已有的研究成果散落于相关著作、文章中,在史料应用方面,未能将日文资料运用到研究之中,也鲜见有系统研究成果问世,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一是口述史料作为历史史料之一,具有口述者参与的局限性、情感的个体性、认知的差异性。因此,心理分析法只能作为补充、辅助的方法,而不应成为主要方法。

二是口述者、研究者的立场和政治态度必然会影响到总体历史观,而且还直接影响到研究者在具体的历史过程、事件、人物的研究中的观察视野。只有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指导,才能循着正确的认识路线不断还原、不断接近客观的历史真相,得出更加接近客观历史实际的结论。

三是亲历者的口述史料作为文献史料的补充作用尤著。口述的后期整理,是一个需要专业训练的工作。整理口述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及时科学处理出现的空白、漏洞和误解。

四是史料的真实只是为说明历史的真实提供了必要条件,但仅此不够。即使根据史料把握了历史某个或者某些细节的真实,未必就能把握全局的真实。历史学的主要任务不仅是史料的收集、整理与考证,还要从史料中找出各种史实之间的互相联系,发现历史的规律性,从而达到对历史整体真实的把握。

五是在充分占有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对历史材料进行分析筛选,去伪存真,然后才能从正确反映客观历史史实的真实材料出发,进一步深入下去,向着历史的真理接近。

衷心希望抗战14年日本老兵口述史證言,能作为年轻一代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的教育资料。当今的世界与中国正在经历着巨大的转折与变迁,让我们铭记历史,留下口述历史,促进中日友好。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8BGJ048〕《抗战14年日本老兵口述史料抢救整理与研究》的系列成果)(作者:吉林外国语大学东北亚国别区域研究中心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隋幸真

猜你喜欢
亲历者老兵史料
初心如磐
红岩春秋(2021年6期)2021-09-30 01:00:42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触发与激活:影像艺术叙事理论的机制建构*
艺术百家(2020年4期)2020-07-12 08:11:22
The Sun Also Rises from Hemingway
老兵笑了
青年歌声(2020年3期)2020-04-24 09:28:40
史料二则
郭沫若学刊(2019年3期)2019-10-12 08:10:00
汶川地震 十年十人
廉政瞭望(2018年4期)2018-06-05 08:54:42
老兵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生日一过,老兵就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