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2023-07-18 01:32:34李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12期
关键词:气阴参芪证候

李倩

当前,基于生活水平的提升、饮食结构的变化、遗传等因素,导致糖尿病发病率逐年递增趋势[1]。糖尿病患者有明显血糖升高表现,主要机制是机体糖代谢异常、脂质代谢紊乱,易合并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结合疾病治疗经验,多采取西药治疗,可控制血糖,但疗程长,部分患者依从性差,从而影响血糖控制效果[2]。中医中根据患者症状分为肺热津伤型、气阴两虚型等,根据症形合理用药,可以提升疾病治疗效果[3]。本文就本院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患者为例,评价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8 月~2020 年8 月 本院收治的80 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30~75 岁,平均年龄(56.60±8.87)岁;病程1~15 年,平均病程(6.60±3.30)年;血糖水平:HbA1c(9.20±1.20)%、FBG(8.10±0.80)mmol/L、2 h PG(14.50±1.20)mmol/L;中医证候积分(27.40±1.70)分。观察组男25 例,女15 例;年龄32~73 岁,平均年龄(56.30±8.10)岁;病程1~17 年,平均病程(6.80±3.40)年;血糖水平:HbA1c(9.22±1.15)%、FBG(8.12±0.85)mmol/L、2 h PG(14.53±1.22)mmol/L;中医证候积分(27.50±1.80)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医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有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心悸少寐等临床表现;②伦理委员会批准;③病历资料完整;④患者意识清楚,知情参与。排除标准:①肾脏疾病患者;②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③妊娠、哺乳女性;④恶性肿瘤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皮下注射诺和锐30[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33006]20~60 μg/kg,早、晚餐前给药,根据患者血糖情况调整给药剂量,连续用药3 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方剂组成:川芎、山茱萸及泽泻各10 g,丹参、牡丹皮、生地黄、党参及茯苓各15 g,黄芪30 g,当归10 g,红花10 g,桃仁10 g,随症加减,1 剂/d,水煎,早晚温服,连续用药3 个月。予以全部患者血糖监测、饮食指导、运动指导。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糖(FBG、2 h PG、HbA1c)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判定标准[4]:FBG<7.2 mmol/L、2 h PG<8.3 mmol/L为显效;FBG 为7.3~8.3 mmol/L、2 h PG 为8.4~10.0 mmol/L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效果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分值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5]。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26 例,有效12 例,无效2 例;对照组显效18 例,有效12 例,无效10 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FBG 水平为(5.60±0.50)mmol/L,2 h PG 水平为(8.75±1.05)mmol/L,HbA1c 水平为(6.53±0.80)%,中医证候积分为(7.80±0.80)分;对照组FBG 水平为(7.20±1.20)mmol/L,2 h PG 水平为(10.20±1.30)mmol/L,HbA1c 水平为(7.20±1.20)%,中医证候积分为(20.50±1.20)分。观察组FBG、2 h PG、HbA1c 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表3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症状。发病人群中中老年人占较大比例[6]。血糖长期较高,易导致眼、肾、神经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7]。结合疾病治疗经验,西药治疗方式较多,可缓解患者血糖水平[8]。但需长期用药,部分患者用药依从性差、行为不规范,影响治疗效果[9]。中医学理论可将糖尿病分为多种类型,气阴两虚兼血瘀型发病率较高,属“水肿、消渴、虚劳”范畴,致病因素是素体阴虚、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治疗要点是健脾补肾、益气养阴。参芪地黄汤加减方中包括黄芪、太子参、茯苓、山药、泽泻、山萸肉等成分。其中,黄芪、太子参具有补气养阴的效果;茯苓、山药具有健脾益气的效果;山萸肉具有平补肝肾的效果;泽泻具有利水渗湿的效果。诸药共奏健脾补肾、益气养阴、标本兼治的疗效。中药方剂辅助西药治疗、规范日常生活后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中医症状积分,整体上提升疾病治疗效果。相关研究指出,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整体效果显著,有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病情,是优选治疗方案[10-12]。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BG)水平为(5.60±0.50)mmol/L,餐后2 h 血糖(2 h PG)水平为(8.75±1.05)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为(6.53±0.80)%,中医证候积分为(7.80±0.80)分;对照组FBG 水平为(7.20±1.20)mmol/L,2 h PG水平为(10.20±1.30)mmol/L,HbA1c水平为(7.20±1.20)%,中医证候积分为(20.50±1.20)分。观察组FBG、2 h PG、HbA1c 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辅助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患者预后效果更为理想,可有效调节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症状。

猜你喜欢
气阴参芪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UPLC-Q-TOFMS/MS法分析参芪降糖颗粒化学成分
中成药(2017年10期)2017-11-16 00:50:14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参芪苓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
生脉饮在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糖网1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22例
中医研究(2014年11期)2014-03-11 20:29:49
参芪养髓方治疗多发性硬化39例
中医研究(2014年4期)2014-03-11 20:28:38
加味炙甘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气阴两虚型临床研究
补肺养阴汤治疗气阴两虚兼痰浊停滞型小儿支气管肺炎恢复期40例
中医研究(2013年5期)2013-03-11 20:26:58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
中医研究(2013年1期)2013-03-11 20: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