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坤丹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促血管生长因子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2023-07-18 01:32:32何芝兰黎译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12期
关键词:异位症生长因子标志物

何芝兰 黎译励

手术是目前临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干预的主要手段,但患者病情于术后复发的几率较大,不易获得理想的疾病治疗效果。有研究结果显示:有效的药物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疾病症状改善及预后效果[1]。米非司酮是一种可促进女性宫颈、月经成熟的药物,能令异位内膜的持续增生得到有效抑制,但有学者指出长期应用米非司酮会加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骨量流失、破坏内分泌功能的平衡。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气滞血瘀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原因,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予以患者定坤丹能较好的帮助其调经疏郁、行气活血[2,3]。本研究以2018 年7 月~2020 年12 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 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就予以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定坤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促血管生长因子、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产生的具体影响展开分析和探讨,研究过程及结果表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7 月~2020 年12 月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86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的奇偶性交叉分为参照组及验证组,每组43 例。参照组患者年龄24~54 岁,平均年龄(38.61±6.16)岁;R-AFS 分期:Ⅱ期10 例、Ⅲ期25 例、Ⅳ期8 例;病程7 个月~8 年,平均病程(4.52±1.63)年。验证组患者年龄25~53 岁,平均年龄(38.84±5.21)岁;R-AFS分期:Ⅱ期9 例、Ⅲ期24 例、Ⅳ期10 例;病程6 个月~8 年,平均病程(4.41±1.5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开展于伦理委员会监督且同意条件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存在月经失调、痛经、性交痛等子宫内膜异位症典型症状且经相关检验被明确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者;②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积极配合研究过程者。

1.2.2 排除标准 ①子宫内放置节育器、避孕环者;②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或有长时间皮质激素应用史者;③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④对研究中应用药物过敏者;⑤存在严重精神、认知方面障碍者。

1.3 方法

1.3.1 参照组 采用米非司酮(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83780,规格:10 mg/片)治疗,具体用法为:自子宫内膜异位病灶腹腔镜手术后首次月经第1 天起,口服,1 次/d,10 mg/次,持续治疗12 周。

1.3.2 验证组 采用定坤丹(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9003,规格:7 g/瓶,水蜜丸)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其中米非司酮的应用方法、服用剂量皆与参照组患者相同;定坤丹的具体用法为:自子宫内膜异位病灶腹腔镜手术后首次月经第1 天,口服,2 次/d,7 g/次,持续治疗12 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包括CA199、CA125、EMab。

1.4.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促血管生长因子水平 包括bFGF、VEGF-A、TGF-β1。

1.4.3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腰酸、潮热、乳腺疼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A199、CA125、EMab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199、CA125、EMab 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验证组患者的CA199、CA125、EMab 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aP<0.05;与参照组治疗后对比,b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促血管生长因子水平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FGF、VEGF-A、TGF-β1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FGF、VEGF-A、TGF-β1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验证组患者的bFGF、VEGF-A、TGF-β1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促血管生长因子水平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促血管生长因子水平对比()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aP<0.05;与参照组治疗后对比,bP<0.05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期间,验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6/43),略高于参照组的9.30%(4/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手段,患者术野内能够发现的病灶可在手术当中被有效切除,但存在不能彻底清除患者子宫内难以准确分辨的非典型病灶及隐匿病灶的弊端,故患者术后具有较高病情复发风险[4,5]。

有研究结果显示,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予以适当药物辅助能较好消除其子宫内残存病灶,在提升患者疾病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疾病复发[6-8]。米非司酮是一种常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孕激素受体拮抗剂,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体内雌二醇、孕酮、促卵泡成熟激素的分泌,令激素受体表达得到有效抑制,在降低患者机体雌激素水平、缩减残存病灶的同时减轻子宫内膜免疫反应,对子宫内膜糖类抗原的形成发挥较好抑制作用,但对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改善不利[9-12]。

为进一步提升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术后恢复,本研究在实施米非司酮治疗的同时为43 例验证组患者增加了定坤丹的应用,所得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199、CA125、EMab 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验证组患者的CA199、CA125、EMab 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FGF、VEGF-A、TGF-β1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验证组患者的bFGF、VEGF-A、TGF-β1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这是因为定坤丹中所包含的红参具有明显的提升元气、益气摄血、复脉固脱、生津安神功效;西红花、鹿茸能起到强化子宫张力、延缓卵巢衰老的作用;熟地黄、白芍、三七益真阴、滋肾水、消肿止痛向效果显著,故能与米非司酮协同发挥药效,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体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促血管生长因子水平,抑制异位内膜及新生血管的生长、形成,在减少阴道异常出血的同时避免患者体内再次出现子宫内膜异位新病灶。除此之外,本次研究结果还提示定坤丹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并不会明显增加患者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一步说明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实施定坤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实施定坤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能明显降低其的体内促血管生长因子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会明显增加患者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应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异位症生长因子标志物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中外医疗(2015年5期)2016-01-04 03:57:55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对断掌再植术的影响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MR-proANP:一种新型心力衰竭诊断标志物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