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广甫 黄震 韩哲
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主要临床特征为体循环动脉压升高,患者多脏器功能会在长期高血压状态的作用下受到损害,如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等[1]。近年来,高血压发病率日益提升[2],为此,本研究探讨了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诊断中的表现和意义,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0 年2 月~2021 年2 月本院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50 例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人员50 例作为健康组。病例组年龄50~74 岁,平均年龄(54.32±9.56)岁;女24 例(48.00%),男26 例(52.00%);心功能分级:Ⅰ级23 例(46.00%),Ⅱ级10 例(20.00%),Ⅲ级17 例(34.00%);合 并 症:冠心病12 例(24.00%),糖尿病7 例(14.00%),心功能不全4 例(8.00%)。健康组年龄51~75 岁,平均年龄(55.14±9.35)岁;女23 例(46.00%),男27 例(54.00%)。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均经心电图检查等确诊;②病例组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窒息、胸闷等症状。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恶性肿瘤;②中途退出。
1.3 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入院后均采用探头频率为6 MHz 的彩色超声诊断仪(Vivid E9 型,美国GE 公司)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心脏彩超前将心脏彩超检查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详细讲解给患者,促进患者配合度的增强。检查时对患者进行指导,使其取左侧卧位,在患者心尖部位放置超声探头,首先对胸骨左缘长轴切面进行探查,然后以较慢的速度对探头进行移动,检查患者心尖四腔、五腔心切面,并记录患者LAD、LVESD、LVEDD、LVM、LVMI、LVEF、LVFS,对两组患者的血压、二尖瓣E 峰、A 峰及其E/A 进行比较。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压、心脏彩超检查结果;②比较病例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压、心脏彩超检查结果。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压、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比较病例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LVFS、A 峰高于健康组,LAD、LVESD、LVEDD 长于健康组,LVM、LVMI大于健康组,LVEF、E 峰、E/A 低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压、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比较()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压、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比较()
注:与健康组比较,aP<0.05
2.2 病例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压、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比较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LAD、LVESD、LVEDD、LVM、LVMI、LVEF、LVFS、E 峰、A 峰、E/A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LVFS、A 峰逐渐升高,LAD、LVESD、LVEDD 逐渐延长,LVM、LVMI 逐渐增大,LVEF、E 峰、E/A 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病例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压、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比较()
表2 病例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压、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比较()
注:不同心功能分级比较,P<0.05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会加重患者病情,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5]。因此,要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应该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进行尽早地诊断与治疗[6-8]。心脏彩超具有无创性,能够重复,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较为简便的操作[9-12]。本研究结果表明,病例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LVFS、A峰高于健康组,LAD、LVESD、LVEDD 长于健康组,LVM、LVMI 大于健康组,LVEF、E 峰、E/A 低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LAD、LVESD、LVEDD、LVM、LVMI、LVEF、LVFS、E 峰、A 峰、E/A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LVFS、A峰逐渐升高,LAD、LVESD、LVEDD逐渐延长,LVM、LVMI 逐渐增大,LVEF、E峰、E/A 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和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