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鹏
支气管扩张在支气管疾病中比较常见,多数支气管扩张患者伴有细菌感染情况,以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1]。在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治疗中,常规抗菌药物治疗对患者症状虽有一定缓解效果,但存在抗菌药物滥用、不合理用药情况,易提高细菌药物性,降低治疗效果[2]。基于此,本文对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中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74 例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 例。对照组中,男20 例,女17 例;年龄60~76 岁,平均年龄(66.38±3.21)岁。观察组中,男19 例,女18 例;年龄60~78 岁,平均年龄(66.81±3.7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经胸片、病史及CT 等诊断确诊为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②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②大咯血者;③近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者;④全身系统性疾病者、合并肺结核者;⑤过敏体质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如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吸氧及营养支持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具体方法如下:采用2%利卡多因局部麻醉后,经鼻、气管套管进镜,根据胸部CT 影像,观察肺部、肺段炎性病灶,吸除病变部位痰液,将纤维支气管镜前端置入至病变肺段支气管开口处,用纤维支气管镜吸引管吸引,反复进行4~6 次灌洗,25~50 ml/次;单次注入后以50~100 mm Hg 负压吸引对灌洗液进行回收。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血气指标(PaO2、SaO2、PaO2/FiO2)。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肺小叶复张,病灶吸收,肺部湿啰音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有所缓解,肺小叶出现复张,病灶部分吸收,肺部湿啰音减轻;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统计两组患者的发热缓解时间、咳嗽咳痰缓解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显效31 例、有效4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94.59%(35/37);对照组治疗后,显效16 例、有效11 例、无效10 例,总有效率为72.97%(27/3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6,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发热缓解时间为(4.07±1.28)d,咳嗽咳痰缓解时间为(6.85±2.04)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为(6.93±2.11)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73±1.84)、(10.23±4.31)、(9.95±3.6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比较(,d)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比较(,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O2、SaO2、PaO2/Fi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2、SaO2、PaO2/FiO2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PaO2、SaO2、PaO2/Fi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支气管扩张在临床中比较常见,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支气管发生永久性或病理性扩张,支气管肌肉组织、纤毛等功能降低,管壁肌肉弹性下降、纤毛受损等,导致气道清除能力下降,分泌物潴留、支气管阻塞及引流不畅等,最终诱发感染,而感染增加了气道黏液分泌量,又导致支气管扩张加剧,形成恶性循环[3,4]。所以,支气管扩张患者合并感染是急性发作及病情加剧的直接原因,因此在该病患者确诊后需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迁延后加重,不但增加治疗的难度,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5]。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在临床中主要通过抗菌药物、祛痰疗法进行治疗,虽然能缓解患者的病情,但局限性较大。如抗菌药物在静脉给药时,药物到达支气管时的浓度并不高,难以发挥有效的抗炎杀菌作用,而且痰液中的钙、镁离子与厌氧环境均对抗菌药物抗菌活性有降低作用,导致局部血药浓度较低,无法清除病原菌,并且会提高细菌的耐药性[6,7]。此外,对合并感染的支气管扩张患者而言,因其分泌物黏稠度较高,痰栓发生率随之增高,又因患者本身呼吸道清除能力不足,所以容易发生分泌物引流受阻[8-11]。因此,临床中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治疗需要寻找更有效的方法。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增多,由于纤维支气管镜比较柔软,且管腔非常小,具有视野清晰、可弯曲及亮度高等特点,置入简单,置入后通过小毛刷提取黏膜黏液做细菌培养,作为抗菌药物合理选择的依据,从而提升治疗效果[12-14]。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发热缓解时间、咳嗽咳痰缓解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可使患者症状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缓解,提高了患者的康复速度,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2、SaO2、PaO2/FiO2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PaO2、SaO2、PaO2/Fi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应用在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治疗中,可改善患者血气状态,进一步证实了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能使患者临床症状尽早缓解,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