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出发,或者从传统手工业的各个层面以及从现代人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出发,复兴传统手工业是一个可以或者必须被提到议事日程的课题。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与碰撞,要深入分析传统工艺的弊端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及现代审美需求,对其进行一定的改进,让二者协同创作、融会贯通、双向跨界。文创产品以“文化”为依托,以“创意”为根本,通过把传统人文艺术融合到人们当下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创造能够提升人类的生活品质而又符合人类更高级的精神需要的产品,提升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适用性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现代设计;文创;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7—060—03
引言
傳统工艺品,又称为中国传统手工技艺,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工艺品,主要是指古代人们用纯手工方法进行生产的带有特定艺术风格的传统手工产品,并在前工业时代用手工操作的方法,对物品进行手段加工使其变化为造型。在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历史悠久,创造出了庞大的民间物质文化和相关的知识体系,至今已经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如今,我国愈加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如何更好地将传统手工艺进行传承与延伸,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必须在保留其精华的基础上,与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市场需求、审美观念等相融合,设计师应当深刻认识传统手工艺本身所代表的内在意义和底层精神,在进行现代产品的过程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让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的产品碰撞出更为精彩的火花。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的复兴
传统手工艺,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活的表现形态,是古代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生活需求所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历史变迁的见证,是手工业匠人们世代相传的对物质与意识的双重创作。
从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手工这种制作速度缓慢的落后生产方式确实应该被淘汰,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全球的生产方式进入工业化时代,甚至可以说,一个国家工业化的程度就代表了该国的经济发展程度。
“复兴”这个词语,一经提起,人们似乎总是会情不自禁地,把它将那些曾经在历史上留下过辉煌的一笔。不过,倘若不单从经济的角度而且从历史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或者从中国手工业的各个角度以及从人的精神与生活需要的多样性来看这个问题,则复兴传统手工艺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当然,复兴不等于复古,而是结合现代社会和人们的各种需求,从传统手工艺文化中提取合理的基因,注入或融人现代生活的肌体中去,使之获得更生和发展,获得新的面貌和新的形态[1]。
社会的模式在复兴传统手工艺的道路上显得尤为重要,毕竟复兴传统手工艺的根本目标就是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发展现代社会和生活文化的养分,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多种生活与精神需求。所谓用于复兴传统手工艺的“社会模式”,是指由部门、企业、教育等社会各界发挥出自己的力量,从上到下、由表及里共同建构的联动的框架,各种层次、各种需求的手工艺复兴活动都可以在这个框架内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并最大程度上自己的发挥作用,这一框架能够帮助人们克服对传统的“心态危机”并打造起一个复兴传统手工艺的“平台效应”。
因此,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去把来自部门、企业、教育等社会各方各界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当各方的力量及资源集中成为一种合力的时候,这种联动的社会模式便得以建立,这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复兴的根本保证。
二、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与碰撞
著名工艺大师陈万能也曾说过“传统就是昨天的创新,创新就是明天的传统。”[2]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深刻的揭示了传统与创新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新事物并不能完全取代旧事物,而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保留旧事物的优点,而对旧事物的缺点进行改进。可以理解为我们现代社会所享受的工艺文化,都是来自于以往传统的恩惠。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创新设计,应该是在能够守护原有传统的“根”的原则上,使传统手工艺得到更好的发展。
结合了新科技的传统工艺,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的融合对于设计创作来说是可能的,但我们要充分考虑工艺的存在意义和对人们的情感意义,数字科技与工艺的结合可以激发人们热情,提取可以使用的各种元素并进行组合形式,传统工艺的数字形式,工艺再次出现作为数字内容,传统和数字方法根据过程中的情况适当融合和利用[3]。
日本艺术家町田俊一,他认为现代产品设计对传统工艺品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并提出应该在产品设计中把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产品设计标准化的方式相结合,让传统工艺品作为一种视觉符号运用于陶器、布料等现代产品中去,而不是将传统手工艺品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韩国则从传统手工艺的融合看现代文化产品的发展[4],通过研究传统工艺品的“传统美学”“天然材料”等特征,并把它们与现代设计的特点相结合,可以令逐渐被遗忘的传统手工艺重新被赋予活力。
我国杭州王星记制扇厂第四代传承人孙亚青,她具有娴熟独到的“拉花”技艺,专攻檀香扇的发展与创新,她将“拉花”技术和传统檀香扇相结合,利用镂空这一空间中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段,运用钢丝在传统檀香扇扇面上拉出大小不等、造型不同的小孔,且图案优美,富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内涵。她所创造出的檀香扇,不仅仅从技术上加以了革新,而且在艺术表现形式与内涵方面也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了营养,把传统书法、美术形式与镂空、剪贴、泥金艺术相结合,使得创作出来的檀香扇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传统手工艺设计的关键是“和而不同,新而有异”,创新是传统手工艺传承发展的重点但也是它的瓶颈。创作中必须做到能在保留传统手工艺本质精髓的基础上,将现代设计中的视觉语言与科学技术融入其中,从题材、造型、工艺、装饰等多维层次上对传统手工艺品进行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现代审美倾向。
三、传统手工艺走上现代发展之路
纵观我国民族传统工艺品的发展演变过程,历朝历代都有它的独一无二的代表作品:新石器时期灵巧朴实的彩绘陶瓷工艺制品,殷商时代严肃慎重的青铜器,战国、汉代瑰丽多姿的彩漆艺品,唐朝典雅考究的丝织品,宋代精致脱俗的陶瓷,还有历代数量丰富的民族民俗工艺品都给后世带来了珍贵的文化宝藏,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写下了厚重的一笔。
我国的传统手工艺的形成与发展大多是集体创作的产物,往往以一个时代或一个地域为整体划分,有着极强的传承性与延续性,但几乎是以师徒传授为主要传承方式,导致了个体创作的意识不强,再加上文人与匠人、文化与技术、市场经济与个人经营之间的分离,传统手工艺的更新与发展进入了长期的僵化与落后。当传统手工艺进入了现代设计的发展中,设计师们除了在艺术与工艺上依旧要延续传统手工艺品的精髓以外,更要发挥个人的艺术创造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个人的艺术观念融入到作品当中,并结合市场需求,让传统的手工艺更能符合大众的审美需要,让更多的人愿意去了解传统手工艺,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发扬与延展。
在现代化进程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使用者也更加的注重产品内在层面的精神和涵义,与之相关联的是对在产品设计的体验、创意等方面的迫切需求,这就导致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爆发式增长。文化创意产品(下文简称文创产品)成为当前及未来产品设计生产中最为举足轻重的部分[5]。文创产品以“文化”为依托,以“创意”为根本,需要设计师将对文化的理解并对之加以创意对其进行设计,通过把传统人文艺术融合到人们当下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创造能够提升人类的生活品质而又符合人类更高级的精神需要的产品,对提升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适用性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如今文创产业迅猛发展,成为一类朝阳产业,在国民经济收入中扮演欲加重要的角色,各省市博物馆、纪念馆看准时机纷纷加入了文创的浪潮中。
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文化价值要符合“德、善、雅、美”四要素:(1)德:指顺应自然、社会及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对于产品而言,则是指它的功能性能否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产品本身必须具备的满足用户生活需求的物理性能情感需求;(2)善:本义为“良”“好”“驯善”,从更深一层来讲,指本性的圆满发展。儒家主张艺术与伦理的相统一,认为美的事物首先应该是“善”的,“善”是“美”的实质,“美”是“善”的体现。文化产品中的“善”指产品本身蕴含的用以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心灵需求的隐性内容,是产品成功及符合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重要因素;(3)雅:本义为正确的、规范的,后引申为高雅、文雅,用以指所营造的意境、氛围。产品中的“雅”指产品本身蕴含的隐性内容,侧重于感官刺激带来的愉悦满足与心灵净化价值需求;(4)美:既可以用来表示具体事物的美好,还可以用于表示抽象意义。在中国古代美学看来,世间万物本就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整体,艺术的真正使命是展现、表达、参悟这一整体。由此意味着手工艺文创产品在设计时,要使产品具备共同价值时并饱含差异性,与周围万物能平和相融,促进整体和谐发展,符合现代人的生理与心理追求,侧重于对个人及社会带来的长期性的、可持续的积极意义与价值。
对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进行文化价值层面上的研究,能够在解决当前市场上一些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面临的文化内涵及民族特征的缺失、创作者定位错误等问题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缓解了传统手工艺在经济效益、人力资源、技术等方面因素制约所造成的衰落走势,盘活了传统手工艺发展所需要的再生产途径。文化价值层面的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研究,赋予手工艺文创产品深厚的人文意义与社会意义,使产品更加贴近人们生活与响应时代诉求,从而实现文创产业的繁荣,促进当代手工艺文创产品设计的进步,对于推动我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结语
在过去,我们的文化由于过分注重简单的知识累积而影响了创新观念的传播,拖累了向前拓展的步伐。我们曾经的经济落后,也恰恰表明了我们在艺术培训教育和对受教育者思想方法的训练等领域的滞后,尤其是在美术设计专业培训的方面,决不能只是满足于基本技能的训练,更要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让传统手工艺迸发出更新鲜的活力。
毕竟,熟练的技能和深厚的知识积累是需要人们终其毕生去追求、提高的,因为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质上就是将某种东西从无到有的创造出来,并把一些新产生的东西加以由里到外的改良和扩展,所以美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去启迪受教育者的创新思想和开阔受教育者的心智,并努力的给受教育者创造一个情境或空间,使受教育者可以在這里去质疑、思索,并从中培养其思考、综合和创新的意识。我们的现代艺术设计和传统手工业也只有这样,才能一直保持活力,不会被社会发展所淘汰。
参考文献:
[1]胡平.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复兴[J].装饰,1999(6).
[2]杨利利.贵州苗族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设计研究[D].北京:北方工业大学,2022.
[3]朱腾芳.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手工艺设计创新研究——以梅山剪纸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4]Moon Ji Young,Hyun Hyeon Lee.A Case Analysis on Development in Modern Cultural Products through Convergence Design with Traditional Crafts[J].Journal of DigitalDesign,2015(2).
[5]曹亚楠.基于文化价值的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设计研究[D].鞍山:辽宁科技大学,2020.
作者简介:招靖琳(2000—),女,广东湛江人,四川音乐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