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兴邦
1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发展概况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一带一路”倡议既承载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与梦想[1]。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多以传统文化、名人传记、历史文物等为主题,通过各种形式的节目形式,并且加入当下“出圈”的综艺元素,用更加充满趣味性的创作方式与艺术内核去展现较为宏观的人文风情与文化知识。这样的方式更容易为观众所接受,有助于推广中国文化。比如同类型的《中国诗词大会》后期在节目中加入了多元素多形式的游戏环节,在海外也收获了很多人的肯定和喜爱。同时,中国也吸收了海外优秀文化,比如海外综艺《舞动奇迹》《老友记》等的汉化改编版也在中国播出,有了一定的反响。这样,不仅有助于文化交流借鉴,还能使我国优秀文化“走出去”“火起来”,提升国际受众的关注度与参与度。
1.1“ 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发展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要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2]。截至2022年,“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吸引了众多国家的关注和参与,建设了大量的基础设施项目,如铁路、港口、公路、能源基地等。比如在《花儿与少年·丝路季》中,嘉宾们到实地参观了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的“一带一路”重要项目,克罗地亚至今以来最大的战略工程——佩列沙茨大桥。这座桥连接了克罗地亚海本土和佩列沙茨半岛,满足了当地人民一直以来的心愿。它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桥梁,更是一份中国人的责任,也是一个民心相通的大道,牢牢将中国和克罗地亚连接在一起。
1.2 “一带一路”倡议下《花儿与少年·丝路季》的创作理念
《花儿与少年·丝路季》是芒果视频手机客户端(芒果TV)、湖南卫视推出的一档青春姐弟游学探访节目,节目的嘉宾有秦海璐、秦岚、辛芷蕾、迪丽热巴、赵昭仪、王安宇、胡先煦7位“花少团”成员。第5季仍然采用了往季国外“穷游”的经典节目模式。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之际,成员们开启了长达28天的国外旅行,前往“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节目开播28小时播放量就过亿,得到了网友的一致好评。本季节目与往季最大的区别在于把旅行综艺和文化价值的输出二者充分结合,整季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主要线索展开节目,成功地将流量和文化输出结合在一起,既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又赋予节目深刻意义,实际践行了我国对外政策传播的实施,亦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自信。所谓穿越山海,连通中外,一带繁花,一路盛开。
2《花儿与少年·丝路季》创作策略的多元创新
2.1 结构创新:游学模式开启文化旅程
综艺节目的发展离不开对创作范式的探索与创新发展。传统文化类节目模式较为单一,往往以知识性传播为主。比如《朗读者》是以文学作品朗读为主,《中国诗词大会》的主题是古诗词,这种单一模式无法满足受众当下日益增长的审美与寓教于乐的需求。多元化、多角度的创新给综艺节目带来了全新的样态,视听风格也逐渐与当下审美渐趋一致。例如《花儿与少年·丝路季》节目组打破往季纯玩模式,借鉴当下火热的游学概念,从往季的“自助远行”创新升级为“游学模式”。
在首期节目中,“游学第一课”就从沙特驻华文化参赞为嘉宾们上课开始。参赞在课上讲述了中国与沙特的交往历史与两国之间的密切合作,普及了当地日常交流的语言、礼仪、文字等等。节目中嘉宾带观众走入多个“一带一路”倡议的海外项目现场,不仅展现了合作共赢的建设成果,还让受众真切感受到“新丝路”的焕然一新,赋予其触摸现实、凝聚共识的现实意义。
2.2 角度创新:微末叙事体现宏观主题
《花儿与少年·丝路季》在叙事方面转变了传统宏观叙事模式。俯身立足微观视角,采用微末叙事的手法,用小故事抒发大情怀。有学者在论及纪录片宏大叙事特质时指出:“在具体作品中,宏大叙事又往往与意识形态关系密切,与细节描写相对,与个人叙事、日常生活叙事相对”,带来的传播效果是“无法描画出清晰可辨的形象,致使人们丧失对历史的真实触感”。《花儿与少年·丝路季》使用微末叙事手法,在节目中独具匠心地去深描刻画细节,为广大观众打开一扇能“走出去、扎进去、沉下去”,并能真切感受“新丝路”风景的人文世界大门,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充分激发情感共鸣。在游学过程当中,嘉宾们担任文化使者,为当地居民送出具有中国特色和文化的礼物,通过此特别的方式宣传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智慧,以小见大的大局观念也使其赢在了起跑线上。
2.3 立意创新:讲好共赢发展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是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的因应之道[3]。节目中游学小分队依次前往利雅得、吉达、埃尔奥拉、克罗地亚等国家或地区,感受沿途的风土人情。嘉宾们进入“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合作项目,向中国企业学习了解中国建设者们的故事,包括麦麦(麦加—麦地那)高铁、佩列沙茨大桥等中国企业承建的项目。麦麦高铁的成功建造离不开中国建设者们的不懈努力和沙特人民的大力支持,是中沙之间友谊的见证。
2.4 传播创新:提升受众参与度
《花儿与少年·丝路季》自开播以来,一直备受观众关注,这一季嘉宾阵容也是其一大亮点。其中既有大姐姐们,也有年龄较小的嘉宾们,年龄差造成的反差使得这几位混搭组合在一起碰撞出了精彩的火花。节目热度不仅在高涨,播放记录也是创下了历史新高,节目开播28小时播放量就过亿,并且热度仍在持续攀升。这一方面因为节目本身的设计与编排独具匠心,另一方面,嘉宾们轻松愉快的互动与好感度排名也引起了观众的热议,成为众多话题中的焦点。本季节目摒弃了往季“抓马”“冲突”的特点,不以编排与放大嘉宾们生活中的冲突矛盾为亮点,而是以情感人。在选择嘉宾方面也考虑十分周到,其中有4位嘉宾来自东北,她们把东北人的幽默豁达和真诚呈现给观众。迪丽热巴作为新疆人,在一期节目中与克罗地亚外国友人的聚会上身着传统新疆服饰展示新疆舞蹈,将中国的异域风情呈现在节目之中,展现出中国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友谊,亦将文化自信展现得淋漓尽致。
《花儿与少年·丝路季》是一个特别的窗口,不仅具有综艺节目的娱乐性,其寓教于乐的方式也让观众更容易去学习相关知识。出发去沙特之前,沙特文化参赞向嘉宾们讲授了常用的阿拉伯语、阿拉伯数字历史以及实用的礼仪等等。节目中,从嘉宾们对话或者互动游戏中传达出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习俗差异。
3 文旅节目创新彰显时代价值
3.1 深入挖掘“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内涵
正值“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文艺作品该如何宣传好第一个“蓬勃十年”,如何发挥融媒体发展十年的优势,是主流媒体光荣而又艰巨的课题。《花儿与少年·丝路季》为这一课题率先交上了一份参考答卷。其立足于这一节点,率先开启文化出国之旅。节目中,利雅得的极兔快递中心,让更多的中国商品能够更及时地送到当地居民家里,展现了电商领域的“中国速度”。首条沙漠高铁——麦麦高铁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中国用自己的方式温暖着“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不断见证着中国与各国之间浓厚的情谊。
3.2 引领文化综艺类节目良性发展
文旅节目既积淀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又充分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亦将场景延伸至广袤的中华大地之上,为用户提供了沉浸式的观看体验,兼具有娱乐、教育、传承等多项功能。近年来,文旅节目不断在形式、内容与传播上进行革新,不仅与个体需要形成共振,还与宏观时代交相辉映[4]。《花儿与少年·丝路季》从单模式旅游进化到游学,从国家情感、社交模式到个体情绪表达,都能全面引发网友的共鸣。
此外,该节目播出方式也进一步创新。和往季相比,《花儿与少年·丝路季》的播出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播出方式采用先网后台,每周三在芒果视频手机客户端播出,随后周四在湖南卫视播出,这样,打破了以往在黄金档播出的既有模式。除在芒果视频手机客户端播出,《花儿与少年·丝路季》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也频频亮相。除了播放正片以外,还推出了一系列综述预告片,先导片,再超前点播,实现了节目的“长流量”效果,不断造势与推出节目热潮,满足不同圈层、年龄的观众需求。
3.3 紧跟时代精神,彰显中国气派
上下五千年,悠悠中华魂。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应守正创新,彰显大国风范。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历史大势和世界全局,积极推进重大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的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5]。《花儿与少年·丝路季》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其展示的不仅是明星的日常生活和娱乐,更是致力于从他们的视角下去看世界,紧跟时代的脉搏,致力于发掘中国元素在异国他乡的精髓。
《花儿与少年·丝路季》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内容设计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和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档明星旅游综艺的新尝试,更是一次中华民族文化在异国他乡文化交流和探索的旅程。通过明星姐姐们的真实之旅和对中国元素的挖掘,节目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满足了受众的精神需求。同时,它向观众展示了中国的发展活力与吸引力,进一步向世界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中国气派与大国风范。
4 结语
总的来说,《花儿与少年·丝路季》的成功并非巧合,不仅仅是因为它独特的大国视角和深刻的文化解读,更因为它紧跟时代潮流,用镜头记录了中国与世界衔接的历史基点。它不仅让观众领略了丝绸之路的历史魅力,更让其感受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深度碰撞与融合。节目通过影像与新媒体的传播将中国的历史文化通过镜头呈现给世界,亦可以将世界多姿多彩的文化带入中国。我们期待通过这样的节目,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感受“一带一路”倡议为全人类带来的福祉与福利;同时,使国民更加了解世界,用心去感受不同文化之间的深度交汇与融合。
引用
[1] 张三元.“一带一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筑梦之路”[J].中原文化研究,2024,12(2):50-57.
[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 收视中国.守正创新,内外兼修:文旅节目的空间与赋能[J].国际品牌观察,2023(24):56-61.
[5] 和音.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N].人民日报, 2022-10-3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