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音乐教学法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的创新与应用

2023-06-27 04:01:32王铭
海外文摘·艺术 2023年23期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音乐

音乐教学法因融知识传授于趣味活动,有利于愉悦学习环境的营造而深得中小学师生青睐。尽管目前在职业技术学院的音乐教育课堂中,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授课的实证研究及实践案例相对罕见,但随着每年入学的职业院校的学生数量逐渐增长,以及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研究如何在高职音乐教育实施趣味化教学法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考察了目前职业教育中音乐课程的实际情况,并就如何将音乐教学法整合进音乐教学中提出了明确的方案,旨在增进职业教育音乐课程的教学品质与效能。

任务导向教育观念被视为教育界的一项进步理念,它在全球职教领域内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将此方法适当融入职业院校的音乐教学过程,将有助于显著增强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推动学生的整体进步,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任务导向教育法提高高等职业院校音乐教学的效率,本文首先对当代音乐教学法进行概述,继而探究具体的音乐教学法在职业院校音乐教学中实施的方式和策略。

1 应用仿真模拟教学,创设教学环境

职业技术学院中的音乐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并提升其音乐素养,这是该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此外,将模拟仿真的教学方法融入职业院校声乐教学,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实践环境,这对学生个人音乐修养的增进尤为关键。例如,在进行声乐教育时,利用仿真模拟的手段,诸如多媒体技术等,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与真实学习场景类似的场景来增强教学效果。并且,通过教师先行示范歌唱,随后学生跟随模仿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声乐技巧。此外,当进行吉他或钢琴等乐器的教学时,采用模拟仿真的教学手段,教师通过亲自演示乐器而创造近乎真实的演出氛围,不仅能够立即让学生体验到仿佛亲临音乐会现场的感觉,而且能够唤起学生对乐器学习的热情,同时增强学生模拟表演的积极性。这不只是构建了优越的教育环境,而且通过模拟仿真方式进行反复的教学实践,允许教师即时地进行指导和评估,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索研究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美学素养的提升。教师在利用模拟仿真的方式授课时,应当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音乐理论的深化指引,让学生在模拟实践的阶段迅速理解和掌握音乐方面的知识,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学生们普遍被动地接受老师所推崇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念,被灌输一成不变的知识内容及所设定的正确答案,他们仅仅是机械地吸收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相较于语文教育的扩展知识边界的使命,抑或数理教育培养逻辑思辨技巧的目标,甚至英语课程提升沟通与跨文化交流技能的初衷,音乐教育旨在提高学生情感表达能力以及对艺术美学的个性化鉴赏力[1]。因此显而易见,将情感注入其中并展现出来是掌握音乐这一学科的核心所在。于是,在进行音乐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应致力于营造贴近音乐作品原貌的学习环境,并激励学生去直观体验音乐的深远意蕴,让他们能够透彻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使学生的情绪得以自然而然地表露。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起他们对各种音乐风格的初步认识,提升鉴赏力。譬如欣赏《春江花月夜》这首乐曲时,能够欣赏它那意蕴飘逸,洋溢着诗的韵味的歌词,同时唤起心中仿佛身临其境的幻想,不自觉地沉浸在那江水与山色相映生辉的夜色美景里。因此,在传授讲解音乐作品时,教师要融入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例如,上课前可使用多媒体,使学生事先体验到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或在授课过程中穿插作品解析和交流互动,深入浅出地讲解作品的深层内涵和创作者的情感寄托,以此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3 围绕人本教学理念,整合多样化教学内容

依据奥尔夫的音乐教育观念,音乐老师需设计模块化教学大纲,并以创新性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核心,将涉及言语、舞动、图画、文艺等领域的材料综合且规划之,打造既突出重点又种类繁多且富有趣味性的课程体系。教师必须深刻把握学生的年纪、心理和认知特性,紧扣他们的基本情况,然后精准挑选与音乐学习目标、素材、授课手段及流程紧密相连的言语、舞蹈、图画和文艺教学资源。例如,在展开“音乐简史与鉴赏”的课程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核心议题挑选合适的舞蹈图像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探究并识别古典舞蹈创作在艺术表现手法、风格追求、美学标准、情绪呈现等方面的特征。教师指导学生掌握舞蹈的动作技艺和构成并进行展演,使学生通过更加深入、形象的实践体验去理解古代舞曲的表演技巧和独具一格的风格,从而加强学生对课程内涵的领悟和实践技能的运用。将不同类型的材料和手法融会贯通,不仅是落实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创新性、人文关怀及综合性的重要策略,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规范化和成效性的关键所在。

4 重视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如果想要让奥尔夫音乐教育方法在具体应用上充分展开,那么,教师需围绕情景与问题进行教学导向,持续刷新与补充教育理念,以点燃学生的求知欲。举例来说,引入更多声音与节奏的学习单元,借助身体模拟乐器实现节奏练习,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也促进了学生间的互动参与;在教学进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创作、大胆改编,并将多媒体资源充分利用,让课程内容更为丰富,同时教授必要的专业知识,从而唤醒学生的创造力。例如构建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进行即兴创作的热情,运用诸如提出问题以及集体编创等手段,推动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际操作。在音乐创作的过程中,日常生活是重要灵感源泉,缺乏生活元素,音乐将显得缺乏活力。生活情感是学习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价值导向,进行音乐学习和创作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融入生活。优秀的音乐作品应能够反映个人的思维、触动听者的情感、呈现时代特色等。因此,音乐教育领域内持续发展奥尔夫教学法并进行创新与实践极为关键。教育者需指导学生掌握音乐运用技能,综合提升其理性思维、审美鉴赏与动手操作等方面的能力,为学生奠定事业成功的稳固基石。

5 融入民族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

在职业院校教授音乐,必须与时俱进,并重视融入本国的民俗文化特色。在传授音乐的同时,应深入挖掘本土传统的文化内涵,使之与现代价值观相契合。音乐老师应用奥尔夫音乐教育法指导教学时,需考虑学生实际需求,确保奥尔夫方法与地方音乐文化有效结合,契合教育的基础宗旨和关键要求。也就是说,音乐老师们在学习和实践奥尔夫教法的过程中,应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其中,彰显本土文化的独特风貌。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展现我国音乐的独有特色与吸引力,也为在高校中传承和推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从一个角度看,职业音乐领域的教师需深刻理解民族音乐的精神实质和独特风格;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教师要对音乐的教育方法进行革新和完善,融合奥尔夫教学法与我国民族音乐的教育观念,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本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例如,在课堂上探讨《小学音乐教学研究及活动方案设计》课题时,教师能够选取不同地区的传统音乐作为教学实例,譬如使用江南地区的《茉莉花》这一民谣,以其细腻的情感表现为例,展示我国南部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嘎达梅林》这首蒙古风情浓厚的歌曲,旋律跳跃、音域宽广,充分展现了蒙古歌谣的独有魅力。同学们在聆听这类音乐时,不仅能洞察蒙古族民众的日常生活习惯,还能领略他们那辽阔无垠的生活环境和习惯于边牧边歌的生活方式,歌声中透出一股宁静且自在的风貌。《北京的金山上》则折射出藏族群众的热情好客,这首高原名曲让学习者感同身受地体验到藏族民歌热情且诚挚的情感特点,高亢的旋律向听众传达了对毛主席的深情崇敬。通过融入各族群、不同区域的民乐元素介绍,学生得以深入音乐之境,亲身体验我国各地文化风貌的独特之美以及音乐风格的迷人之处。

6 手势教学与合唱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声乐训练模式

19世纪音乐教育大师约翰·柯尔文独创了一套声乐基础训练方法,被公认为柯达伊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常在音乐启蒙阶段便开始运用[2]。该方法通过将音乐唱名与手部的相应升降动作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将抽象的音符形象化,从而减少在初学唱名时可能产生的枯燥感,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音高的变化,尤其在声乐教学上发挥出卓越的教学效能。此法在集体合唱训练中同样效果显著,音乐老师能在保留柯尔文手势基础上,融入创新元素,显著提升青少年的声乐技能。例如,在实施合唱指导的过程中,个别学生音质的天生不同、性别之间的音域差距以及各自对音调高度的掌握程度各异,这些因素都容易造成合唱中声音的不协调。然而,将手势应用于教学中,与合唱训练深度结合起来,同学们便能借助手势来校准自己的唱音准确性,评估个人演唱的调性处理,从而在合唱实践中实现不同风格的和谐统一,各种声音呈现更协调一致,显著提高合唱的整体效果。当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柯尔文手势法对学生的合唱水平的提升是逐步实现的。教师应当充分准备,综合使用多种媒介,如音频和微型课堂视频,制作展示音高与柯尔文手势相关性的对照动画来辅助教学,增进学生手部动作与脑部协同的默契,以及对音乐节奏的快速反应能力,让学生将各种手势铭记于心,进而有效地克服声乐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难题,如音高定位不精确、旋律把握不稳等。

7 结语

总之,在职业教育中进行音乐教学时,要将富有趣味的教学法融汇其中,教师需主动营造教学情境、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要拓宽课程内容、助力学生全面成长,并组织多元化的音乐活动。借助趣味教学的力量,培养学生的情感与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享受乐趣的形式,深入领略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引用

[1] 陈佳音.“学、教、做、思、评”的实践与探索——行动导向教学在幼师音乐教学法课程中的实际应用[J].求知导刊,2017(28):136-137.

[2] 李梦晴.基于“合唱”为任务驱动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6(7):108.

作者简介:王铭(1993—),女,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生,助理讲师,就职于汶上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奥尔夫教学法音乐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奥尔夫、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2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浅议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应用——在“第一届中国奥尔夫教育大会”上的发言
音乐
变动不居 与时偕行—奥尔夫音乐教育专家谈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