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中以赛促教模式的构建

2023-06-23 12:00:09贾清惠
海外文摘·艺术 2023年22期
关键词:竞赛钢琴技能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钢琴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其中,以赛促教模式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备受关注。本文旨在探讨钢琴教学中以赛促教模式的构建。通过分析以赛促教模式的理论基础,结合钢琴教学的特点,提出了构建以赛促教模式的具体策略。本文认为,以赛促教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技能,同时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为钢琴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1 以赛促教模式的理论基础

以赛促教模式的理论基础深植于现代教育理念之中,它融合了竞赛与教学,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富有活力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重视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成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首先,以赛促教模式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下,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以赛促教模式正是通过创设竞赛这一特定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发现知识,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有效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其次,以赛促教模式与情境教学理论紧密相连[1]。情境教学理论强调学习应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以赛促教模式通过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巩固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更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以赛促教模式还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以赛促教模式则强调学生在竞赛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通过竞赛的准备和参与过程,学生还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在钢琴教学中,以赛促教模式的应用更是具有显著的优势。钢琴作为一门技艺性极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演奏技能。通过竞赛活动,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技艺,激发学习钢琴的兴趣和自信心。同时,在竞赛的准备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钻研音乐作品、精湛演奏技巧,这无疑会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此外,竞赛还能为学生提供与同龄人交流学习的机会,促进彼此之间的进步与成长。

2 钢琴教学中以赛促教模式的构建策略

2.1 明确竞赛目标与教学内容相契合

在钢琴教学中,实施以赛促教模式首先需要教师明确竞赛目标,并确保这些目标与教学内容紧密契合。这是构建以赛促教模式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竞赛项目,使其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非孤立的环节。具体而言,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每次竞赛的主题和重点。这些主题和重点应与当前的教学内容紧密相连,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教授基础指法时,可以设计以指法运用为主题的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巩固和提升所学技能。同时,教师还应注重竞赛目标的层次性和阶段性。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和难度的竞赛项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此外,随着教学的深入和学生技能的提升,教师应适时调整竞赛目标,使其始终与教学内容保持同步。为了实现竞赛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契合,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包括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精心设计竞赛项目,以及制定明确的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竞赛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真正实现以赛促教的目的。

2.2 注重竞赛形式的多样性与创新性

在钢琴教学中,以赛促教模式的实施需要特别关注竞赛形式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这种多样性和创新性不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为了全面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创新能力。首先,多样性的竞赛形式。传统的钢琴演奏比赛虽然能够检验学生的演奏技巧,但单一的比赛形式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甚至产生压力。因此,教师需要设计多种类型的竞赛项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例如,除了独奏比赛,还可以组织合奏、伴奏、四手联弹等形式的竞赛。这些形式不仅丰富了竞赛的内容,还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互相倾听、协调,提升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技能水平,设置不同难度的竞赛项目。对于初学者,可以设置一些基础技巧比赛,如音阶、琶音等,以帮助他们巩固基础;对于技能较为成熟的学生,则可以设置更具挑战性的比赛,如演奏大型作品、即兴创作等,以激发他们的挑战欲望。其次,创新性的竞赛形式。在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钢琴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竞赛形式。例如,可以借助网络平台,组织线上钢琴比赛。这种比赛形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进来。同时,线上比赛还可以采用观众投票、在线点评等方式,增强比赛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音乐软件,设计一些创新性的比赛项目[2]。比如,利用软件制作伴奏,让学生进行即兴伴奏比赛。这种比赛形式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又能够提升他们的音乐感受力和创造力。或者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为学生打造一个虚拟的音乐舞台,让他们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演奏比赛,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兴趣。

2.3 强化竞赛过程的指导与反馈机制

在钢琴教学的以赛促教模式中,强化竞赛过程的指导与反馈机制是确保教学效果和提升学生学习体验的关键环节。这一机制的建立旨在为学生提供及时、具体且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在竞赛中取得进步,同时促进他们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首先,明确的竞赛指导。在竞赛开始之前,教师应向学生详细阐述竞赛的目的、规则、评分标准以及期望达到的效果。这有助于学生明确目标,端正态度,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竞赛准备中。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赛前指导。例如,针对学生在演奏技巧、音乐理解或舞台表现等方面的不足,教师可以给予具体的练习建议和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其次,过程中的实时反馈。在竞赛进行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记录他们在演奏中出现的问题。在合适的时机,如演奏间隙或换曲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简短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及时调整状态,纠正错误。这种实时的反馈机制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在接下来的演奏中加以改进。再次,赛后的深入分析与总结。竞赛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这包括对学生在竞赛中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指出他们在技巧、音乐性和舞台表现力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分析在竞赛过程中的得失,并提出改进的建议。这种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为他们的后续学习指明方向。最后,持续的跟踪与辅导。除了竞赛期间的指导和反馈外,教师还应在赛后对学生进行持续的跟踪和辅导。这包括定期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解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根据他们的进步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练习内容。

2.4 平衡竞赛难度与学生实际水平

在以赛促教的钢琴教学模式中,平衡竞赛难度与学生实际水平是一个需要精心考虑的问题。竞赛难度过高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挫败,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而竞赛难度过低则可能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竞争意识。因此,教师在设计竞赛项目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差异,确保竞赛难度适中且具有挑战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首先,通过日常教学和学生反馈,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学习进度。这有助于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整体水平,从而制定出符合大多数人需求的竞赛难度。其次,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竞赛项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挑战需求。例如,可以为基础较弱的学生设置基础性竞赛项目,重在巩固基本技能;而为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设置更具挑战性的项目,鼓励他们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突破自我。最后,教师在竞赛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竞赛难度[3]。如果发现竞赛难度过高导致大部分学生表现不佳,教师应适时降低难度或提供额外的指导,以确保学生能够从中受益。

2.5 营造积极的竞赛氛围与文化

营造积极的竞赛氛围与文化对于以赛促教模式在钢琴教学中的成功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一个积极、健康的竞赛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首先,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竞赛观念,强调竞赛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非单纯的胜负之争。这种观念能够引导学生以更平和的心态参与竞赛,关注自身技能的提升而非过度关注比赛结果,从而营造出一个更加和谐、积极的竞赛氛围。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丰富多样的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例如,定期举办音乐会、展览等,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协作的竞赛项目,让学生在合作中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培养团队精神。再次,教师还可以借助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学生。通过邀请优秀的学长学姐、知名音乐家等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和演奏技巧,激发学生向榜样看齐的动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在竞赛中设置一些奖励措施,以表彰在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一步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最后,教师在营造积极的竞赛氛围与文化时还应注重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通过与学生、家长的定期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竞赛安排;同时,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竞赛活动中来,让他们见证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从而更加支持教师的教学工作。

3 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通过对钢琴教学中以赛促教模式的构建进行深入探讨,认为该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技能,同时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然而,以赛促教模式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竞赛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学生心理调适等问题。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优化以赛促教模式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更好地发挥其优势,推动钢琴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在竞赛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与支持,确保学生能够健康、全面地发展。■

引用

[1] 谈天佳.“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钢琴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构建——评《钢琴教学的创新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3(10):150.

[2] 聂影影,张云鹏,董梦晨,等.以赛促教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育人体系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23,33(6): 56-58+62.

[3] 孙静,陈茵,朱萌萌.“以赛促教、以赛代训、教赛相融”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36(4):90-94.

本文系2023年度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第七批校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音乐专业‘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实践与探索”(TYJY202302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贾清惠(1993—),女,河南平顶山人,硕士研究生,助教,就职于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猜你喜欢
竞赛钢琴技能
高级技能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中等数学(2022年3期)2022-06-05 07:50:56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拼技能,享丰收
纸钢琴
钢琴
画唇技能轻松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03:51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