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群
无症状菌尿又称隐匿型菌尿,是一种隐匿型尿路感染。病人中段尿细菌检查有细菌,但没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及其他不适症状。无症状菌尿比有症状者发病率要高许多,据统计,在16~65岁的女性中发病率均为4%。无症状菌尿一般不易被发觉,患者往往在出现发热、寒战甚至恶心、呕吐等急性肾盂肾炎的症状时,才去医院就诊,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因此,女性朋友尤其是准妈妈们要引起足够重视。
通常情况下,尿液是无菌的,而尿道口周围及尿道的下1/3是有菌的。因此,从人体排出的尿液可以沾染上一部分细菌。但是清洁中段尿的含菌量不应超过105/毫升。如果连续两次化验含菌量大于或等于105/毫升,且为同一菌种,又没有尿路感染(如尿频、尿急或下腹不适等)症状,就可诊断为真性菌尿,又称为无症状细菌尿。
无症状菌尿常见于妊娠妇女、产妇及女孩。患者中约50%是肾盂肾炎。主要由细菌引起,其中以大肠杆菌最常见(占尿路感染的60%),其他为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粪链球菌、绿脓杆菌等。无症状菌尿可以由症状性尿路感染演变而来,即症状性尿路感染自然或经治疗后症状消失,而仅留有细菌尿,并可持续多年。有些细菌尿患者无急性尿路感染既往史。此外,在尿路器械使用后和在慢性肾脏病基础上发生的尿路感染,常无明显症状,偶尔有轻度发热、乏力等。在漫长的病程中,无症状菌尿约半数有发展成症状性尿路感染的可能,故治疗应与有症状的尿路感染相同。
孕期无症状菌尿可能带来较多的危害。对胎宝宝来说,可以引起流产、早产、宫内发育迟缓、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性畸形等,并增加胎寶宝死亡的危险。对准妈妈来说,无症状菌尿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60%会发展成有症状的感染,容易引起急性肾盂肾炎,进一步发展会导致感染性休克、急性肾功能减退甚至肾功能衰竭。即使到了产后,仍有30%的患者会再次发生菌尿或尿路感染。菌尿的发生还可能与妊娠高血压、贫血等有密切关系。大量研究证实,长期无症状菌尿亦会损害肾功能,特别是孕妇,易发展为急性肾盂肾炎而导致败血症。所以无论有无症状,孕妇在怀孕早、中、晚期和产前,均应常规作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一且检查发现菌尿,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积极合理的彻底治疗。
孕妇确诊患有无症状菌尿,医生会选用杀菌、抑菌作用比较好,且对肾脏的毒性小,对胎宝宝无不良影响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复方新诺明在妊娠早期可以使用,但不能用于妊娠后3个月。一般应服药2周,在疗程结束后及随诊做尿培养,如有复发很可能是隐匿性肾盂肾炎,此时应按药敏选药再服2周,然后进行长疗程低剂量抑菌疗法。这些患者产后10周应做静脉肾盂造影。特别提醒患病的孕妇,决不能擅自选择服用抗生素,一定要谨遵医嘱,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服药。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怀孕期间药代动力学的改变,抗生素未必能够发挥预期的良好效果。因此,怀孕期间患过急性肾盂肾炎、单剂治疗失败的无症状菌尿患者,或有少见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分娩后还需要进一步随访,必要时可做影像学方面的检查,以排除尿路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孕妇在日常生活中,应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平时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保健。一要养成多饮水、勤排尿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也不要刻意憋尿。大量饮水可以增加尿量,对冲刷尿路中的细菌有非常好的作用。饮水量过少导致尿量少,尿液浓缩,会加快细菌繁殖,不利于菌尿的预防和控制。二要注意外阴清洁,早晚用温开水清洗外阴部;选用质地柔软、透气好的纯棉布料内裤,勤换勤洗,保持干燥、洁净。同时要积极治疗生殖道或肠道炎症,因为尿道口、阴道口和肛门毗邻,细菌、病原体会相互污染和感染。三要经常改变卧位姿势,减轻增大的子宫对输尿管的压迫。如输尿管受到压迫(尤其是右侧输尿管),可使尿液排泄不畅、滞留,有利于细菌繁殖。还应注意充分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保持精神愉悦。四是孕早期就应开始进行预防,如孕期性生活后要及时排尿一次,以冲洗和清洁尿道。并且立即预防性口服抗生素,如呋喃妥因0.05克,头孢立新0.25克,能有效防止尿路感染,且对母体和胎儿没有影响。五是平时要注意合理营养和锻炼身体,增强身体免疫力。六应尽量避免使用尿路器械,如有必要留置尿管,应在最初3天适当口服抗生素,预防尿路感染。有条件者在妊娠早期做尿培养,如果诊断为无症状菌尿,要积极治疗。如发现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明显的尿路刺激症状,应主动做尿常规检查,必要时做尿培养和药敏试验。泌尿系统感染要规范治疗,治疗过程中要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