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群文阅读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3-06-13 00:00:00董亚茹
海外文摘·艺术 2023年20期
关键词:群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对语文课程有了一定的认知,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的基础。但是初中学生往往没有建立起全面、细致、系统的知识体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师并不关注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没有对二者进行相应的融合,是值得注意的原因。因此,语文课程中应重点关注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双基”教育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除此之外,群文阅读也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教师对此缺乏认知,不能言传身教,就难以让学生真正提高语文能力。

1 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内涵分析

群文阅读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师生就一个或多个主题选择一系列相关的文章,通过共同阅读和讨论,共同创造意义,达成共识。在群文阅读课上,教师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应选择合适的文学作品和话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和思考的全过程。

首先,群文阅读课的重点是选择合适的文学作品和主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标,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与主题相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文学作品和主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吸收文学作品的内涵,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范围。

其次,群文阅读课强调集体阅读、集体创作的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阅读文学作品,通过交流和分享形成对文学作品共同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再次,群文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集体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学作品的观点、情感和主题进行思考、分析和评价。在与同伴的讨论中,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他们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最后,群文阅读训练强调最终达成共识的重要性。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和建构,学生可以就文学作品达成共识。这种共识的建立是学生深刻理解了文学作品所拥有的普世价值和深厚内涵的体现,培养了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2 群文阅读融合传统文化的意义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融合传统文化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对于学生成长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影响。群文阅读融合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让他们感受到这些经典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内涵,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树立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规范、伦理观念和人生哲学,群文阅读融合传统文化,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修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向善的品格。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群文阅读融合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文化视野,增加对历史与文化的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群文阅读融合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阅读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综合语文素养,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文学作品的内涵,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思维。

3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阅读材料的选择方面,教师往往面临着如何平衡文学性、思想性与学生兴趣之间的挑战。有时候,教师过于注重文本的深度,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和兴趣所在,导致学生面对阅读材料时感到困惑和无聊。这样的选择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反而可能让他们对群文阅读产生抵触情绪。

其次,教学目标的不明确也是群文阅读教学中常见的问题。由于缺乏清晰的教学目标和计划,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能会偏离主题,导致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此外,过于宽泛和模糊的教学目标也会让学生感到迷茫,不知道应该关注哪些内容,如何进行有效的思考。

再次,教学方法的单调性也是制约群文阅读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侧重于对文本的解读和分析,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缺乏参与感,所以学习兴趣不大。这样的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学生参与度低也是群文阅读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基础差、缺乏兴趣等原因,一些学生在群文阅读活动中表现出消极的态度,不愿意参与讨论和分享。这不仅影响了群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也阻碍了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无法真正发挥出群文阅读的作用。

最后,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也是群文阅读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一些教师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准确。同时,过于依赖传统的考试和测验方式也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因此,建立一个全面、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对于提高群文阅读教学的质量至关重要。

4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4.1 重视整体阅读与细节阅读的结合

重视整体阅读与细节阅读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对整体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的把握,又要注重学生对细节的理解和解读。整体阅读是指对整个文本的整体把握和理解,包括故事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方面。这有助于学生形成对整个文本的整体印象,把握故事的发展和转折,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细节阅读是指对文本中的细节信息进行观察和分析[1],这包括人物的言行举止、环境描写、对话情节、插图等方面,要求学生对此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理解。通过细节阅读,学生可以把握细节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的作用。整体阅读和细节阅读的结合可以互为补充,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整体阅读后,针对特定的问题或主题进行细节阅读,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并拓展思考。通过这种结合,学生不仅能够全面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脉络,还能够捕捉到细节描写中的细微变化和意义。这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自觉进行深入思考的能力[2]。

4.2 鼓励深度思辨,拓展阅读成果

合作讨论,提升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在核心素养的视野下,群文阅读更有利于实现宏观和微观的整合,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强化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有些群文内容比较复杂,学生仅凭自己难以快速掌握,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发挥群体智慧,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得到情操的陶冶,夯实基础。教师要鼓励小组成员进行对比阅读,对每一个文本做出审美体悟,找出文本的独特之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小组成员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最终形成小组的统一观点。可以让小组之间进行阅读对抗比赛,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还可以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语文教师也要加入讨论当中,通过横向和纵向拓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合作活动,使学生能够灵活掌握多文本之间的联系,迸发出新的思想。

4.3 恰当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打造良好阅读情境

初中阶段学生因社会阅历不足,无法全面且系统化剖析事物。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创设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期间,应围绕学生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及基础等方面,寻找群文阅读素材。且恰当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形成良好阅读情境,提高学生阅读热情和融入活动积极性。

4.4 传统文化的融入策略

将传统文化融入群文阅读中,不仅可以丰富阅读内容,提高阅读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1)选取合适的群文阅读材料。

在选取群文阅读材料时,应注重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学作品,如《论语》《诗经》《史记》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可以选取一些反映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文学作品,如鲁迅的《朝花夕拾》、老舍的《茶馆》等,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设计有针对性的阅读活动。

在阅读活动中,可以设计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传统节日与习俗”等。通过引导学生围绕这些主题展开讨论,让学生深入思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书法、绘画、茶艺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加强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教师在群文阅读中的引导和指导作用至关重要。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发现阅读中的问题和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知识。

4.5 重视教学指导,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课堂管理,并建立可靠的评价机制。重视课堂管理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发挥引导作用,及时解答学生的困难和疑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群文阅读技巧。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深入思考、分析课文的积极性。

建立可靠的评价机制是客观衡量和激励学生群文阅读的重要途径。评价机制应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要进行定性评价,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评论、观点和思考深度进行评价。例如,教师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分享意见和看法,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要进行量化评价,教师可通过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来进行。例如,教师可编写若干选项题和空白题,全面评价学生阅读群文的能力。

重视学法指导,建立可靠的评价机制,可以促进低年级群文阅读的有效学习。学法指导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文学认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评价机制有助于客观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励学生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4.6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群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也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融合。例如,可以将群文阅读与历史教学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文学作品了解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可以将群文阅读与地理教学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文学作品了解地理环境和地理知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了解,还可以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学科的教材、资源,或者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合作,共同开展跨学科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科综合能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既能够推动学生掌握综合阅读技能,也能够促进教师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不断创新、总结,最大限度地发挥群文阅读的价值。■

引用

[1] 王雄.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启迪与智慧(上),2023(11):30-32.

[2] 魏琴.聚焦群文阅读 引领学生成长——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文科爱好者, 2023(5):79-81.

作者简介:董亚茹(1991—),女,山东菏泽人,本科,二级教师,就职于山东省山大附中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群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2
群文活动
大众文艺(2018年19期)2018-10-19 09:27:44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语文知识(2014年12期)2014-02-28 22:01:18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语文知识(2014年9期)2014-02-28 2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