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的跨文化解读

2023-06-13 00:00:00戴扬力
海外文摘·艺术 2023年20期
关键词:之刃文化冲突动漫

日本动漫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形式,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全球化。它向世界输出了日本文化的价值观念、审美取向等,为全球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接触日本文化的窗口。日本动漫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也引发了一些关于文化入侵和文化冲突的讨论。一些人认为,日本动漫的流行可能导致其他文化的边缘化,甚至有可能削弱本土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本文通过对《鬼灭之刃》这一热门动漫作品的案例研究,分析动漫作品如何跨越国界,吸引全球观众。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是否构成了文化入侵以及是否可能引起文化冲突。

1 日本动漫的全球传播

日本动漫,这个充满魔力的艺术形式,自20世纪70年代起,便超越国界,开始了其国际传播的旅程,逐渐成为全球文化交流的一个亮点。在众多耳熟能详的日本动漫作品中,《鬼灭之刃》无疑是近年来的现象级代表。查阅资料,可见早期学术界就已经关注到了日本动漫的火爆现象[1]。这些文献记录了日本动漫如何透过电视、互联网、动漫展览等多种渠道渗透进全球市场,为世界各地的观众带来惊喜和灵感的。

日本跨文化传播的成功并非偶然现象,而是基于一系列复杂而精细的国际交易和文化策略。日本动漫不仅展示了日本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传递了它隐藏在丰富的故事情节后的深层文化价值。尼西姆(Nissim)[2]和保罗·卡杜洛(Paolo Cardullo)[3]等研究者指出,日本动漫的全球传播开辟了日本文化国际推广的新途径,同时也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互动与理解。动漫的国际传播不仅仅是文化产品的简单移植。它是一种文化对话,让不同背景的人们在观看和欣赏的过程中,对日本乃至亚洲其他地区的社会、历史和价值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一跨文化交流进一步推动了全球化的深度发展,使得日本动漫成为全球流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日本动漫的国际影响力也得到了商业界的认可和利用。从电视播放到衍生品的销售,再到动漫展的举办,每一个环节都是对日本文化软实力的一次展示。动漫产业的国际化不仅为日本经济贡献了可观的利润,也为日本的品牌形象添上了一抹亮色。随着动漫品牌(IP)的持续开发,相关产品和文化体验活动也成为推动日本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手段。

总而言之,在全球化程度日趋深入的当下,日本动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全球传播显然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娱乐产品。它已经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促进全球理解和共鸣的桥梁。无论是在教育领域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日本动漫都为全球观众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帮助他们探索和理解那些远离自己生活圈的异国情调。日本动漫正在不断地丰富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审美和价值观,这正是日本动漫作为一种全球文化现象独有的力量和价值。

2 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入侵

约瑟夫·奈(Joseph Nye)的“文化软实力”概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日本动漫跨文化传播现象的有力框架。“软实力”,即通过吸引力和诱惑力而非强制力或支付力量(硬实力)来影响他国的能力,在解释日本动漫为何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并取得巨大成功时,显得尤为贴切。根据伊肯贝利(Ikenberry)和约瑟夫·奈的理论[4],日本动漫通过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引人入胜的故事线,以及深层的文化元素,成功吸引了全球观众,推广了日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麦克维(McVeigh)[5]的研究对此表示认同,动漫作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成为日本向世界展示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还是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

然而,日本动漫的这种全球性传播并非没有受到批评。一些学者认为这种跨文化的流行可能会导致文化同质化,甚至被视为一种文化帝国主义的现代形式。他们担忧,随着日本动漫在全球的普及,它可能会侵蚀其他地方的本土文化,从而引发文化同质化。

尽管存在这些批评,但还有证据表明这种文化交流并非单向度的。如马修(Matthew)的研究所揭示的,观众在接触和消费日本动漫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高度的主动性和选择性。受众并不是被动地吸收外来文化,相反,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和个人偏好,主动筛选、解释和重新构造动漫内容。这种互动性体现了文化消费的复杂性,也展示了全球化下文化动态的多向性。

此外,日本动漫的跨文化魅力还在于其具有能引发普遍共鸣的主题。许多动漫作品探讨的是普遍的人类经验和情感,如友情、爱情、冒险和成长,这些主题往往超越了文化和地理的界限。在这种充满互动性和多样性的文化交流中,日本动漫的全球传播亦反映了一个更广泛的文化现象:即在传统的国家实力之外,文化影响力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力量。

虽然关于日本动漫的传播的讨论存在不同观点,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动漫确实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了日本文化。

3《鬼灭之刃》的跨文化接受

《鬼灭之刃》,这部日本动漫作品以其独具匠心的艺术表现、深邃的主题探讨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热潮。根据杨霏[6]的研究,该作品之所以能取得跨文化传播的辉煌成就,关键在于它在叙事手法、角色构建以及文化内涵方面的广泛吸引力。《鬼灭之刃》的故事不仅仅是对善与恶的简单划分,它深刻地探讨了亲情、友谊和牺牲等普世价值,并通过角色的成长与他们成长过程中面对的挑战,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它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日本大正时代,这一时期的日本正处在传统与现代交汇的节点上,这种独特的文化背景为作品增添了一层鲜明的时代感。角色们所身着的和服、使用的日本刀以及作品中出现的传统建筑,向观众展现了日本文化传统的一面,带给人“陌生化”的体验,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作品中的鬼与鬼杀队员之间的冲突,配上精彩的音效和视频剪辑技术,不仅仅带给人视觉上的震撼,而且引发人们对生死、宿命与自我救赎等哲学议题的深入思考。

在日本动漫的全球传播的过程中,保罗·卡杜洛指出,日本动漫展示了动漫文化的可塑性和跨文化对话的无限可能。不同的文化受众在接触这部作品时,会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对其进行不同的解读和重构。例如,西方观众可能会对作品中的家庭纽带和个人英雄主义产生共鸣,而亚洲观众则可能更加注重作品中的集体主义和道德哲学。

毫无疑问,《鬼灭之刃》是一部超越了语言和文化界限的优秀动漫作品,它通过对传统日本文化的现代演绎和对普遍人性议题的深入探讨,成功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心。这不仅证明了动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强大影响力,也体现了它在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方面的巨大潜力。

4 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

跨文化传播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过程,它不仅涉及语言和信息的转换,还包含了深层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习俗的交流。日本动漫作为全球文化市场上颇具影响力的一股力量,其传播路径自然也伴随着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挑战。据麦克维的研究表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对日本动漫的接受度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源自深层次的文化认知和价值观的不同。

以《鬼灭之刃》为例,这一动漫作品蕴含了丰富的日本传统文化元素和道德观念。这些文化特质在某些文化背景下可能会被误解甚至遭到抵触。比如,作品中展示的家族纽带和牺牲精神,在某些文化中可能会被解读为对个人自由和独立性的压制。

尽管如此,文化冲突并不总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尼西姆和马修的研究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观点:通过文化的融合和双向交流,动漫作品实际上可以成为促成跨文化理解的桥梁。文化的交流不应被视为单向的输出或输入,而应该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既包括来自作品原始文化的表达,也包括接收文化的解读和再创造。

日本动漫的全球流行,实际上也为不同文化的观众提供了一个接触和理解异国文化的窗口。观众在享受故事情节和视觉效果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接触到了日本的历史、哲学、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即使存在误解或抵触,这也为开启对话和讨论提供了契机,从而促进了文化的深层次交流。在动漫作品的全球传播过程中,创作者和传播者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减少文化冲突,如提供适当的文化注释,或者在作品中融入跨文化的元素,使之更容易为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所接受。同时,观众也可以采取主动的态度去学习和理解动漫作品中的文化背景,这种互动和努力将极大地促进文化交流。

文化冲突虽然是日本动漫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它也提供了一个促进不同文化理解和尊重的机会。通过文化的相互学习,动漫可以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还能是连接不同文化的纽带,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全球社会。

5 结语

《鬼灭之刃》以及更广泛的日本动漫文化,在全球的流行和影响力既揭示了日本文化输出的软实力,也反映了跨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复杂性。虽然动漫传播可能带来文化同质化的担忧,但实际情况显示,受众在接受外来文化时具有较高的主动性和解读能力,将日本动漫简单定义为“文化入侵”忽视了文化互动的双向性和多元性。

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性,通过跨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相互理解。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动漫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和价值。国漫创作者,要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推动中国的动漫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大放异彩。■

引用

[1] Matthew Allen.Recentering Globalization:Popular Culture and Japanese nationalism[J].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004,63(2):510-511.

[2] Nissim Otmazgin.Anime in the US:The Entrepreneuri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ed Culture[J].Pacific Affairs, 2014,87(1):53-69.

[3] Paolo Cardullo.Anime:A critical introduction by Rayna Denison[J].Visual Studies,2017,32(1):90-91.

[4] Ikenberry,G.J.,Nye,J.S.Review of 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J].Foreign Affairs,2004,83(3):136-137.

[5] McVeigh, B.J.Cultural and National Assets of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J].The Journal of Japanese Studies,2010,36(2):379-383.

[6] 杨霏.动漫《鬼灭之刃》的跨文化传播与营销策略[J].传媒论坛,2022,5(22):47-50.

作者简介:戴扬力(2001—),女,广东珠海人,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猜你喜欢
之刃文化冲突动漫
“剧场版”之希望 《鬼灭之刃》
中国银幕(2022年8期)2022-05-30 17:30:21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鬼灭之刃》剧场版 创日本IMAX票房纪录
综艺报(2020年22期)2020-12-23 04:37:09
来自二次元的票房拯救者《鬼灭之刃无限列车篇》
东方电影(2020年11期)2020-11-30 06:13:42
动漫二次元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48:27
锋绘动漫
看天下(2016年23期)2016-09-02 18:45:06
开口笑
故事大王(2016年1期)2016-04-21 17:49:25
锋绘动漫
看天下(2016年5期)2016-03-14 22:43:42
中英礼貌用语对比及跨文化冲突——以《喜福会》为例
执调查报道之刃 剥新闻真相之茧:论调查型报道的沿革与记者素质的培养
新闻传播(2015年12期)2015-07-18 11: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