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2023-06-11 08:07:50张建刚骆弟元
时代汽车 2023年10期
关键词:动力电池课程思政新能源

张建刚 骆弟元

摘 要:本文立足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在《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目标、要求为基础,针对专业知识设计思政内容,以期为应用类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实践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新能源 动力电池 课程思政 教学 研究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我國首都北京召开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思政教学工作的会议,这是一次具有十分重大意义的会议。习总书记在这次重大会议上表示一定要做好高等学校的思政教育,这次会议为全国高校思政教学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思政课程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形式,其中主要以全程人格塑造,与各种各样的理论课结合起来,形成相辅相成的效果,并且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第一目标。而新时代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也成为了国家批准的重要专业之一。《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这门课程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专业一门专业选修课。是介绍动力电池的研发历程和特点,已经产业化和成为开发热点的五种动力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池材料、制造工艺技术和应用领域,培养学生具有将电化学基础知识应用到新能源电池的优化设计、制备与性能分析的能力。

1 《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近年来,传统化石能源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绿色新能源的利用和储能技术逐渐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3]。随着我国新能源材料与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已越发为大众接受,销量迅速增长。国务院于2020年10月20日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办发[2020]39号),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促使新能源汽车发展步入快车道。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教材[4]包括动力电池概论、动力铅酸电池、动力碱性蓄电池、动力锂离子蓄电池、动力金属-空气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等七个章节,全面介绍了动力铅酸蓄电池、动力碱性电池、动力锂电池、动力金属-空气电池、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结构和性能,从而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新能源动力电池性能优化与分析的工作能力,是新能源材料领域优秀的专业课教材。该门课程也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重要选修课。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工作的平台和载体,在教学课程的过程中,应该把学生的相关和专业能力进行统一培养,这样才能够让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发挥好立德树人的教育作用,也能够提高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为这方面提供高素质的储备人才。目前来说,在各个专业课与思政课相结合的道路上还在不断实验,所以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归纳经验。在课程中融入高校思政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大国工匠精神,也能够提高学生对科学精神的认同,也能够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引导学生形成爱国主义精神,学好专业知识。

2 《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实施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程内容需要把马列主义观点以及科学的观点方法贯穿到具体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让思政课程更有传播力和吸引力,也能够在传播专业知识的过程中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6]。在具体实施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内容的相关性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指出“要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主要涉及电动汽车采用的电池材料及电池的结构与性能,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具有显著的专业性。课程思政内容应围绕动力电池相关知识选取案例和设计思政内容,更有利于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电化学是动力电池技术的基础,而《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4]作者胡信国教授即是我国成果丰硕的电化学领域科学家。对于该书第一章“动力电池概论”,即以胡信国教授的学习和科研经历作为思政内容。胡信国老师1962年从天津大学化工系电化学专业毕业,之后一直从事电化学工作。1979年研制成功一步法无氰镀铜工艺(1981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982年研制成功镀锡铜包线(cps线),1983年在日本完成了电沉积铬-碳化硅复合材料层的研究工作(获日本国专利权),1984年研制成功铁-三氧化二铝复合镀层,1985年研制成功耐高温烙铁头表面处理方法,1986年研制成功金-氟化石墨自润滑复合镀层(为国内首创),胡老师一生都在为我国的电化学发展做贡献。通过介绍他的经历,既起到介绍教材作者和编制背景的作用,又能弘扬了大国工匠精神。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专业课程往往是教师单方面的进行专业知识的灌输,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时代,学生仅限于课堂上的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快速发展的需求,所以在专业课上教师除了应该传授应有的专业知识之外,也应该过多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运用课程的政治性,道德性,技能性,传播正确的思维,让课程的私照效果达到最好[8]。

又如在第二章“动力铅酸蓄电池”部分,讲到“动力铅酸电池由于良好的经济性、安全性,至今仍然是汽车领域应用最广泛的蓄电池,并且技术还在不断发展”时,介绍铅元素的性质及在工业和生活中的重要用途(比如铅板、铅织物可用作防射线辐照的屏蔽材料,在电化学冶金领域用作不溶性阳极材料,在化工生产中作为耐酸碱腐蚀的内衬材料,也可作为解毒、杀虫、镇逆坠痰用的中药等),同时指出铅元素具有生物毒性等危害(例如铅经食物和呼吸途径进入人体后,会引起消化、神经、呼吸和免疫系统急性或慢性毒性的影响,通常可能会导致肠绞痛、贫血和肌肉瘫痪等病症,严重时可发生脑病甚至导致死亡的现象),引导学生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既要了解事物不利的一面、做好防护措施,又不能因噎废食、要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充分利用好事物。所以,在专业课程中拓展思政知识是课程思政能力的最强保障,也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在专业课程中主动挖掘思政内容,并且与之结合,将专业知识中蕴含的道德力量,思想力量,政治力量充分让学生感受到使学生能够在教学中实现共鸣[7]。

(2)内涵深刻

课程对于思政课程教育的严格要求,就需要教师在角色上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知识的传播者变成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传播者,变成学生的引导者,注重学生人格培养同时思政课程,也应该重视内涵,让专业课程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专业知识,也应该蕴含其背后的政治力量和思想力量,让学生树立大国工匠的精神,让学生树立科学文化观其中包括科学精神,科學方法,社会价值等等一系列方面,其内涵非常丰富。例如在讲述动力电池的电极过程原理时,引入介绍国际知名电化学科学家查全性院士。查全性院士195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57年赴苏联莫斯科大学进修,在表面活性剂吸附规律、电化学催化等领域的工作贡献重大。所著“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是我国电化学界普遍使用的教材和参考书。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查全性院士不但在科学上勇攀高峰,而且关注社会发展,在1977年首次提出“恢复高考”建议。通过查全性院士的事迹,引导学生不光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应关注国家的发展、培养家国情怀。

通过思政课的滋润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塑造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力,培养科学研究中的创造力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又如在介绍铅酸蓄电池160多年的发展沿革时,与同学一起回顾事物发展规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同样我们党带领国家和人民100年来也是不断克服困难、不断积小胜而最终取得带领全国人民步入小康社会的辉煌成就。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但只要我们科技人员不断攻坚克难终将能达到人类前沿。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各项工作的生命线”[10]。思政课程在实践中落实需要坚持以德为本,以德施教,因材施教等理念,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向学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能够树立大国工匠的精神,也能够确定正确的民主观历史观,让学生能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高质量人才,也能够为中国培养有道德感有责任感的合格接班人,为行业储备高素质储备人才[11]。

(3)趣味性

如果课程思政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简单地罗列事例、用文件去解读文件、用政策去重复政策、用结论去诠释结论,那么这样就会味同嚼蜡,让学生毫无兴趣可言。学生往往希望课堂充满趣味性。如果在枯燥的理工知识中增添一些趣味的元素,无疑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第四章 动力锂离子蓄电池”时,引入介绍目前车载锂电池领域最先进的“刀片电池”技术,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刀片电池的结构和原理、技术先进的原因,让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下了解我国企业在新能源电池领域所取得的进步与成果。

但同时也应注意到课程思政不是对专业教学的喧宾夺主,也不仅仅只是为吸引学生注意、为赢得学生好感,刻意营造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事实上,与学科知识激发的深度好奇相比,愉悦的教学氛围往往只会激起浅层兴趣,难以持久。课程思政的趣味性首先应是为提升教学质量服务的,属于深层次的教学改革,需要通过高水平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进而影响学生。

(4)创新教学形式

课程思政也可结合课程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比如采用慕课、翻转课党等方式,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增进学生融入课堂的兴趣。教育部通过在“十二五”和“十三五”精品开放课程、大力推进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金课”建设,使全社会都可以免费获取大量来自名校名师的名课资源。根据教育部2019年7月提供的数据,在全国各平台上开设的慕课数量已经超过12000门,教育资源非常丰富[12]。因此通过慕课,可以拓宽专业课教师的教学素材,也能扩大学生的视野。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将传统课堂和在线课堂混合教学,注重学生课后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将学习的权利从教师让渡到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更多的课间时间进行学习,这样的课堂模式需要我们借鉴[13-14]。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最活跃、对信息较为敏感的阶段,通过“翻转课堂”既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也能够提升学生参与课程思政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提升课程思政的效果。

3 结论

专业课融入课程思政意味着专业课教育结构的变化,即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11]。课程思政也是完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格局的关键载体[15]。课程思政要求在专业课程教育中积极探索介入学生个人价值观塑造的方式,将教学与学生当前的人生遭际和心灵困惑相结合,有意识地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实践中所遇到的真实问题和困惑,真正触及他们认知和实践的隐性根源,从而对其产生积极的影响[11]。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新能源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已呈加速发展的态势,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也迅速受到社会关注,近几年该专业学生就业呈供不应求的状况,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是材料领域最为热门的专业之一。《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作为该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通过在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也能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金:2021年度贵州省教育厅重点研发计划,黔教合KY字[2021]052。

参考文献:

[1]李厚金,邱立勤,曾锋等.有机天然产物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化学,2019,34(9):37-43.

[2]孙宏阳,邱振平,曾庆光,张业龙.“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导论”的课程思政探索——以“钾离子电池”为例[J].科教文汇,2020,35(12):162-163.

[3]王诗文,王利霞,张勇,等.课程思政视野下的专业课教学改革.河南化工,2018,35:54-55.

[4]胡信国等.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

[5]钟远红,成晓玲.融“思政”于应用电化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广东化工,2020,47,427(17):198-199.

[6]朱飞.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澄明与进路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2019,08:67-72.

[7]何源.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表现及其培育路径[J].江苏高教,2019,11:80-84.

[8]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61-66.

[9]李向东.课程思政赋予课程崭新内涵[N].中国教育报,2021-06-14(3).

[10]王学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 124.

[11]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50-58.

[12]于歆杰.理工科核心课中的课程思政——为什么做与怎么做[J].中国大学教学,2019,9:56-60.

[13]张乐,张云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8,1:36-38.

[14]马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631,8:48-50.

[15]张驰,宋来.“课程思政”升级与深化的三维向度[J].思想教育研究,2020,308(2):93-99.

猜你喜欢
动力电池课程思政新能源
动力电池矿战
能源(2017年12期)2018-01-31 01:43:00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动力电池回收——崛起的新兴市场
资源再生(2017年4期)2017-06-15 20:28:30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
电源技术(2016年9期)2016-02-27 09:05:45
《动力电池材料》
电源技术(2016年2期)2016-02-27 09:04:43
“新能源门”的背后
风能(2015年4期)2015-02-27 10:14:36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风能(2015年4期)2015-02-27 10:14:34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
少年科学(2006年1期)2006-02-07 09: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