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角:環境工程
讲述人:班晓博(华南理工大学)
适合人群:心怀环保理想,有志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打算从事环境工程相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科研和教育等工作的同学。
随着人类探索自然脚步的深入,人类带给自然环境的负担也在逐渐加重。减轻地球负担,治理污染、美化环境已经成为我们的历史使命,与此相关的行业、专业也应运而生,环境工程正是其中之一。那么环境工程到底学些什么、有何作用呢?请来听我的详细介绍吧。
环工人的角色:
工程师+技术师
很多想要在未来投身环保事业的学生在看到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等名称大同小异的专业时,都会产生一个疑惑,这些专业有什么不同吗?
环境工程这个专业的名称自带“工程”二字,自然就是一个工科专业。与环境科学偏向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管理等不同,环境工程所学的课程主要以工程为主。很多学校会进行大类招生和授课,如都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大类下,实行“1+3”培养模式分专业培养,大一上学期的基础课和公共课都一起上课,第2学期进行专业分流,第3—8学期进入所选专业学习。
大一时的专业课程主要有大学物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环境学导论等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基础课程。大一下学期开始分流后,我们环境工程专业所学的课程就开始有了比较明显的工科特色。大二、大三的核心课程主要是工程力学、流体力学与传热、传质与分离工程、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工程综合实验、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等工程类的课程,通过学习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为以后解决复杂的环境工程问题奠定基础。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也要学技术,为复杂的环境工程问题设计或开发解决方案,设计符合规范及满足客户需求的系统、单元或工艺流程,并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同时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因此我们还有很多课程和设计相关,如技术经济学、工程设计、工程制图、环境修复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
但环境工程也并非纯粹的工科专业,它也要求我们提高人文素养。只有提高人文素养,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因此,扎实的人文科学基础对我们来说也很重要。我们从大一开始就开设有相关课程,如环境与人类文明、海洋环境保护等选修课。
教学相长:
用脚步践行环保理念
实习与实践是身临其境体会环保的重要性、提升环工人解决环境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只有深入了解污染的现实情况,真切地观察环境的现实问题,才能结合工程科技,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围绕课程安排实地走访、参观实习,是我们本科学习的重要内容。
我们实习的地方有很多种类,如前往湿地公园,通过专业技术老师的详细解说,我们了解湿地的组成以及净化污水的原理,从而了解污水处理相关的工艺流程,增强我们的环保意识和对生态系统的理解;前往污水处理厂,了解污水的处理工艺,参观污水处理流程,了解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理论相冲突的难点问题;前往垃圾填埋场,了解垃圾填埋处理的工艺流程和处理方法,熟识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通过实习,我们可以了解环境污染防治、环境决策与管理的基本情况以及环境工程的理论技术及工艺,获得有关污染治理的初步感性认识。这些实习涉及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处理方法,能让我们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克服很多困难,最直接的就是垃圾散发的刺鼻气味引起的生理性不适。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更需要环工人身体力行,为美化地球贡献一份力量。
天坑?No!
在深度学习中躬行环保理念
环境工程专业被戏称是工科的“四大天坑”专业之一,究其原因,和环境工程专业需要长时段的深度耕耘密切相关。环境工程多学科综合、理工交叉和文理渗透的属性,使得其学习内容比较宽泛,浅尝辄止或杂而不精是很难有所作为的。环境工程又是一个具有成长性和经验性的专业,需要通过实验促进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这是环境工程的鲜明学科特点,也是我学习的难点。
环境工程专业课的数量和学时量都是十分庞大的,大学四年共几十门的课程数量远超其他很多专业,全部学时达到两千多分,且包罗万象,从基础的物理、化学、生物,到专业课的学习,再到绘图、编程等辅助性工具的学习,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每天不是在去上课的路上,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除了理论课,实验教学课也占了很大一部分,仅实验教学学时就有608分,占了总课时量的将近1/4,基本上每一门课程都会有实验课,如有机化学实验、大学物理实验、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化工原理实验等。这些数量庞大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客观上也使得学生学习不够深入,进一步读研成为大部分学生的选择。我们学校也实施本-研贯通课程计划,给获得推免资格的本科生及学习成绩优良的四年级本科生开放部分研究生课程,每人每学期限选2门课程,累计不超过4门。这也是学校鼓励我们深度学习,提高个人的水平的明证。因此,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加强持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在深度学习中躬行环保理念,是专业对我们的客观要求。
环境保护和治理在我国尚属朝阳产业,环境工程专业也是新兴专业。虽然学习过程并不轻松,但在地球不堪重负的背景下,身体力行开展环境保护和治理,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是我们环工人的情怀和使命。我将用毕生的信念和行动,为保护地球贡献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