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3-04-29 00:00:00贺小妹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环境

相较于健康宣教讲座、心理健康课程等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现今的网络环境下,通过应用互联网技术及平台等相关优势,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具有相对更好的效果,如下将由此展开分析,并对互联网平台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及新模式开展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线上资源,如健康知识平台、教学程序及电子教材等,也可以利用网络课程、线上讲座及平台文章等形式。一方面能够由此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具备相关基础认知的大学生能够自行获取相关知识和技能。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借助各种互联网平台,搭建线上心理咨询平台与渠道,通过这种更为便捷的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降低改善心理健康问题的负担成本,这也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与此同时,在网络平台上,大学生可以通过匿名的形式进行心理问题提问、分享自我改善经验,以及寻求他人支持,这样也能够帮助其积极建立更为健康的心理状态,并更为从容地应对心理困扰。

除常见的互联网平台相关健康教育方式外,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还包括VR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通过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为大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心理健康干预体验,由此也能够辅助培养心理问题的应对能力及各种问题的解决技巧,如模拟面试、模拟社交及各类压力情境的模拟应对。对于学校来说,互联网平台的利用也有助于更为全面、系统地收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和问题,并由此为其提供更为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

网络相关的大学生心理问题

网络环境本身也可能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网络相关的心理问题,如网络孤独、网络依赖、网络依恋、网络交往障碍、网络环境中的自我迷失及自我认同混乱等心理健康问题。根据已有的相关研究,可以将大学生网络相关的心理问题划分为适应性网络心理问题、障碍性网络心理问题及发展性网络心理问题3个部分。其中,适应性网络心理问题主要是指网络孤独及网络交往障碍,障碍性网络心理问题主要是指网络依恋、网络恐惧及网络依赖,发展性网络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在网络环境中的自我认同混乱和自我迷失等情况。

上述问题都与网络的虚拟、成瘾性,以及因网络所产生的焦虑情绪等因素有关,从此角度出发进行分析,能够发现调整与转变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的要点在于转变心理教育的常规方法,即通过促进与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进行初步调整。因为从心理教育的本质出发,核心的心理教育是让个体进行自我管理及自我完善,而并非由外驱力,所以他人引导仅能起到辅助作用。通过对大学生的校园心理健康指导,让其重视自我的管理和自我教育,从而形成自我适应与调节方法,由此才能逐步适应社会化生活,形成更为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然后,大学生校园心理健康指导需要让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只有时刻保持清醒的思维,才能够更为冷静地应对网络文化的冲击;在网络环境下,接收信息时,要明辨是非,坚定自己的立场,做好自我调整与控制,避免由于网络环境中各类不良信息影响,出现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开展要点

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开展与实施需要从多角度进行设计。首先,设置符合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定制化网络课程,如提升心理问题认知的课程,如何应对学业压力、人际交往问题、情绪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其次,需要构建符合大学生自我形成与规划的网络平台,通过建立安全与稳定的网络平台,为大学生提供能够根据自己时间、学习地点开展的心理健康咨询与课程,在此基础上也可增加在线咨询服务、模拟情境、自助工具及相关资源等丰富平台内容。最后,需要校园内教师具有角色转变能力及相应的专业能力提升;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一定的网络技术及在线教学能力,这些措施能够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相关活动内容,提高其自主互动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注意事项

虽然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新模式的开展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改善效果与效率,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相关潜在风险与问题。例如:互联网平台中需要注意大学生的网络隐私及数据保护,参加各种心理健康相关活动时可能会涉及个人敏感信息,所以在互联网平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的心理健康咨询师也需要注意保护隐私信息及数据安全,避免重要信息被泄露、滥用。而对于学校及相关管理组织来说,则需要注意保护、维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安全的平衡性,让学生在进行网络平台信息咨询时不会由于沉迷互联网而出现网络相关的心理问题,在帮助其培养正确健康心理状态的同时也要引导其安全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

在新时代发展下,利用互联网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效果及效率。基于大学生群体生活习惯、兴趣偏好等因素,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相较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更为高效且更能被学生群体所接受。当然,互联网平台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也有助于学生群体自行探索心理知识,对已经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咨询的学生群体中,网络环境下更方便让其接受专业帮助。但与此同时,网络环境下也容易出现互联网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需要学校及相关监管组织帮助大学生更为健康且安全地接受互联网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环境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