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日峰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
篮球作为一种集体性质的竞技项目,深受广大大学生的喜爱。参与篮球运动不仅仅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同时篮球运动还有社交属性,还有娱乐属性,无论是出于竞技需求,还是出于娱乐需要,以及社交需要,篮球都是十分理想的体育活动之一。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不仅仅可以获得运动的成就感,同时还能够收获友情与关注。但是,作为一种需要全身心参与的体育项目,在进行篮球活动的过程中,良好的体能支持是十分重大的,无论是传球,还是投球,以及在过程中的周旋,战术的实施,都需要良好的体能支持。而良好的体能是可以通过培养与训练来获得的,因此,在高校的体育教学组织中,要结合篮球运动项目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组织体能训练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体能训练技巧,以及通过持续性的体能训练活动来强化学生的运动能力。只有体能与战术的有效融入,战术与能力的全面配合,才能够在运动场上有更好的表现。
本文就高校体育教学中篮球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就体育教学中,学生利于体能的训练技巧进行简单阐述,以供参考。
篮球是一项全身心参与的运动项目,是感官、肢体、智商的有效配合,在进行篮球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战略战术,并实现身体与肢体上的配合,简单来说,在进行篮球运动时,最为关键的是体能的支持,只有在良好的体能支持之下,篮球运动才得以高质量的开展,才能够获得满意的得分。但是当前大学生的现状往往是更加看重战术战略,而忽略了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片面的认为只要战术运用得当,就能够在运动场上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现实情况下,没有体能的支持是很难实现高质量的运动效果的。在没有良好体能的前提下,学生的反应能力,身体配合能力必然会降低,从而影响运动效果。由于对于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认知不足,以及相较于在体能训练过程中挥洒汗水,风吹日晒的辛苦来说。更多的大学生更愿意通过网络来了解资讯,追逐热点,进行社交,以及在线娱乐、学习等。很多大学生因此而沉迷于网络,包括打游戏,购物等。在这种背景下,就自然而然的弱化了主动参与体能训练的意愿,以至于在具体的体能训练过程中,无法将训练要求与要点落实到位,这也就影响了体能训练水平。
篮球是一项全身心参与的运动项目,而且篮球运动的活动时间相对较长,没有良好的体能基础是很难在篮球活动中有良好表现的。同时,体能不足也会影响体验。但是体能训练不仅仅需要认知,更需要方法,同时还需要持之以恒的决心与信心。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篮球体能训练中,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篮球运动的具体要求,来科学的组织体能训练活动。并且要注重方法的正确性与科学性,但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篮球体能训练的实际情况来看,不仅仅存在着学生认知不足,训练兴趣不高的现实性问题。同时,在体育训练的方法上,还存在着内容单一,方法单一,模式单一的情况,长期枯燥的训练模式,一成不变的训练内容,确实会影响学生的体能训练兴趣与效果。这也是当前制约高校体育教学,篮球体能训练的主要问题之一。
显而易见,要提升学生的体能,让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有更多的表现。就需要主动参与训练,并坚持训练,这样才能够实现良好的体能基础。针对当前大学生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很多学生都是由于对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认知不足,以至于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无法投入,无法坚持,从而影响了体能基础。因此,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通过强化宣传来提升学生的认知。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渠道,宣传路径,以及宣传方法,来加强学生对体能训练重要性的认知。
除了从传统的线下宣传模式上着手之外,还可以通过线上宣传的形式来丰富宣传形式与内容,从体能训练与运动能力的提升上,从体能训练与运动安全的联系上,从体能训练与个人健康促进上,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无论是出于篮球运动的需要,还是出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需要,良好的体能训练无疑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切切实实能够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通过强化宣传,有效宣传,来切实提升学生的认知,让学生的训练觉悟得到提升,从而促使自己能够更好的投入到体能训练活动中来。
在篮球体育训练中,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训练策略,让学生在基础之上不断地强化。要有步骤,有方法,分层次的进行。
通过强化篮球基础训练,先从学生的运动能力,体能提升上着手。对于篮球这种高强度的体育形式来说,没有良好的体能支撑,是很难坚持到最后,并获得胜利的。所以,基础的体能训练虽然简单枯燥,但却是不可或缺。需要采取多样化的训练形式来提升学生的体能,在课堂内的体能训练,可以先从最基础的形式着手。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训练项目,以及训练方法。比如,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往往会有核心训练项目,会对肌肉,肢体部位进行针对性的核心力量训练。
要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先从最基础的项目开始,这样不会让学生觉得难度太高,而产生畏难与厌倦心理。通过根据不同的状态,来开展体能训练,强化学生的核心力量。比如,在稳定状态下,核心力量的训练可以采取平板支撑的方法来进行,这种形式十分简单,而且受场地的限制较少,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可以采取平板支撑式来训练腹部的核心肌肉群,增强耐力与身体稳定性。
当然,除了平板支撑之外,仰卧起坐也是一种很好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与平板支撑一样,仰卧起坐所训练的是腹部肌肉群,但是仰卧起坐一旦方法不正确的话会对腰部肌肉产生损伤。所以,尽可以的采取平板支撑这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进行训练为佳。
体能训练的开展,可以多模式,多渠道进行,除了在课堂内进行训练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宿舍进行自主训练,比如成立体能训练挑战小组,形成良好的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氛围,能够让学生形成统一的目标与方向。比如,利用矿泉水瓶装满水来替代轻型哑铃,锻炼学生的手腕与手臂的力量,比如,通过跳绳的形式来提升学生的下肢力量与耐力。
总而言之,要体现训练的多样性与趣味性,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落实因人而异的运动训练理念,结合学生的运动能力,来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案,并在日常的训练活动中落实分层训练,这样才能够获得良好的体能训练效果,有利于篮球活动的高质量开展,同时为学生的战术意识养成创造良好的条件。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篮球运动能力,体能训练就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体育训练效果。就需要从当前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体能基础来科学的组织并开展体育训练活动。针对当前学生参与体能训练意愿不足,积极性有限的现实性问题,就需要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通过采取多样化的体能训练模式来强化训练效果。比如,采取团队合作的模式来进行体能训练,这样就很好的契合了学生的从众心理,与此同时,也十分适应篮球项目的开展形式。
篮球运动在开展过程中,除了个体的体能影响之外,战术合作也至关重要。所以,以团队合作的形式来强化体能训练,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体能训练策略。在合作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互相鼓励,也可以互相帮助。比如监督体育训练是否到位,观察体能训练方法是否正确,动作是否标准,训练量是否达标等等。并且,合作训练的模式,还能够形成精神上与情感上,意识上的一致性,有一致的追求与目标,这样有利于提升合作小组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的形成不仅仅有利于体能训练效果的强化,同时也有利于篮球活动的高质量开展。
这是由于,在参与篮球活动的过程中,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战胜困难与挫折的信心与勇气,要有全力配合队伍成员的良好觉悟,能够自我激励,也能够互相激励,自我效能,也能互相加油。
所以,在篮球教学训练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为了达到更好的合作效果,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团队精神,就要以让学生自主构建合作小组的形式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自主组成固定的团队,在日常的训练中,固定团队成员与成员间的了解更充分,配合更密切,更能够熟悉各自的习惯与方法,在具体的篮球竞赛中,也能够更好的总结心得,形成默契。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在组织篮球教学与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与特点,通过强化学生的基础训练,落实合作学习,团队意识的培养。以多样化的理论教学与实践形式,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以及当下学生的思维与运动习惯,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训练方法来更好的促进学生篮球运动能力的养成,提升竞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