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艳红
技法导入
衬托,是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而用相似的或反面的、有差异的事物作陪衬的一种写作方法。根据衬体和本体的关系,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正衬是用与本体事物同性质、同类型的事物,从正面进行陪衬、烘托本体事物;反衬则是用与本体事物相反或对立的事物,从反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在记叙文中恰当地运用衬托法,可以渲染环境气氛,推动情节发展,还可以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记叙中的衬托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用其他人物或周围人物的反应来衬托主要人物的性格品质
鲁迅先生在刻画藤野先生这个人物形象时,不仅用了反衬,还用了正衬。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与藤野先生对“我”的关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出了藤野先生的高尚人格。仙台医专的职员对“我”的“优待”则与藤野先生做了正面陪衬,以说明他们的“优待”与藤野先生对“我”的关爱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使藤野先生的形象更显高大。
二、用景物或环境来衬托人物的心情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村庄”,这是鲁迅先生对阔别多年的故乡景象的描写,寥寥几笔,就渲染出了故乡沉寂、凄凉的气氛,烘托了“我”悲凉的心情。
三、以虚衬实,虚实结合,突出主题
《驿路梨花》一文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着意以自然的美衬托人物的心灵美,使自然界的梨花与梨花姑娘的品格交相辉映,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使读者受到美的熏陶。
日常写作中,同学们如果可以灵活运用衬托这种写作技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能增强习作的感染力。
文题亮相
请用衬托手法描述一位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人或一处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求:(1)题目自拟;(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个人信息。
作文展示
转角的微笑
◎任 洁
这是我第一次来哈尔滨。
傍晚,夕阳落到树梢,散发出柔和的光。中央大街上,车辆川流不息,行人有说有笑地来来往往,各式新潮的穿搭让人目不暇接。在这喧闹中,一个角落里的小店却与周围的热闹格格不入。一位穿着朴素的售货员坐在店内,双手托腮,半倚在前面的货架上,望着窗外发呆,从远处看,如一尊雕塑。这家小店很冷清,店面装修特别简单,静静地伫立在街角。
人群行速缓慢,我们踱步到小店的门口,此刻,我近距离地观察着这家小店,这时才发现售货员身着一件洗到掉色却非常干净的衣衫,一头乌黑的长发简单地拢在耳后,没有任何发饰。她坐着一把轮椅,膝盖上盖着一条老旧的、银灰色的毛毯,下面空荡荡地垂着。她目光深邃,却面带微笑地注视着街上的霓虹和人流。
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我发现了几米外的冰雕。我下意识地看向那座冰雕,整体通透,似一只展翅腾空的飞鸟,下面的标牌上写着作品名称——《自由》。街道上不停闪现的彩灯投射到她的脸上,她笑容依旧,眼神中充满希望。
这时,店里进去了一些顾客。几个打扮时尚的人一窝蜂地冲了进来,其中一个操着一副大嗓门儿,对着小店指指点点,从货品不全到价格高昂,全盘批评了一遍。售货员摇着轮椅默默地跟在他们身后。几个人选了半筐东西扔在前台,那个“大嗓门”开始抱怨:“这家店的东西还不如上一家呢?我说去那家吧,你偏不听……。”售货员默默地装好了东西,双手递给了她。
我们走过转角,迎面碰到了刚才的几位顾客从另一家店出来。擦身而过间,刚刚那个售货员摇着轮椅从后面焦急地追来,双腿上放着一个包装精致的袋子。“大嗓门”没好气地回过头说:“刚刚已经扫过微信了,我有付款记录!”售货员晃晃头,微笑着说:“不是的,你们的物品落在柜台旁边了,我给你们送过来。”售货员说着,递过那个袋子,脸上闪过一束柔和的光。几个人瞬间红了脸,“大嗓门”接过袋子后说道:“对不起,是我错怪你了。那个……下次,我还来你店里买东西。”售货员报以浅浅的微笑,我也随之扬起了嘴角。
微云舒卷,夕阳四射,哈尔滨街头的一切是那么美好。
那个中央大街转角的微笑,使我今生难忘。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保康第二中学】
◆點评
习作多处运用衬托的表现手法,刻画了小店售货员的美好形象;尤其是冰雕的名称《自由》与冰雕晶莹剔透的外表,衬托出了售货员的纯洁心灵。此外,小作者还将街上的喧闹与小店的冷清进行对比,将售货员与“大嗓门”的穿着、语言等进行对比,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美丽的草原风光
◎张子珈
再次来到草原,我便被草原的风光深深吸引住了。
科尔沁草原西与锡林郭勒草原相接,北邻呼伦贝尔草原,地域辽阔,风景优美。这里,蓝天白云、碧绿草原、潺潺流水、座座毡房和成群牛羊构成了一幅流光溢彩的画卷。
特别是原始的泉河、原始的植被、原始的天空,水丰草茂的平川与蒙古包接连不断,犹如一颗颗珍珠点缀在绿色的地毯上,令人流连忘返。
置身于柔软的天然绿茵场上,有如亲临大海,微风袭来,便可享受绿浪的爱抚。当人们走过这里的时候,无不被它的美丽所吸引。
抬起头,云在走,鸟在飞;闭眼聆听,鸟儿在鸣叫,羊群在合唱,那已经不是一种声音,而是大自然创作的一首交响乐。黄昏时分,牛羊的叫声虽不比清晨鸟儿的鸣叫那样清脆,但牛儿的“哞哞”声与羊群的“咩咩”声融为一体,别具一番韵味。
夕阳下,悠悠走动的云儿披上了一层紫红色的轻纱,几只小狗跑来跑去地帮主人驱赶羊群,画面十分和谐。草原也悄悄地被染成了深绿色,蒲公英花序上已长出洁白柔软的小毛,使人产生一种“如在画中游”的感觉。
回想起故乡的傍晚,紫红色的云彩布满整个天空,好似一幅抽象画,让人分不清线条的层次。但草原的夕阳却是红色中掺杂着紫色,随着夜幕的降临,血红的颜色才把红紫色吞噬,但又不完全融合,而是由黄色、橙色层层叠加而成。
晚些时候再出去看,你便会发现与刚刚的景色大不相同。草原上微风徐徐,灯影摇曳,虫鸣啾啾,草香幽幽,是何等的安谧。正如北朝民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描绘的那样。
草原的黄昏与夜晚似乎是连着的。有时太阳还没完全落下,东边的月亮就已经探出头来了。当皓月中天、银辉四溢时,群星便已黯然失色,不似在城市所看到的月亮那样,朦朦胧胧中透出淡黄微光。这里的月亮又大又圆,白白亮亮,仿佛悬挂在空中的银质托盘。皎洁的月光洒下,似薄纱,又似清泉从碧草上淌过,越发烘托出草原的宽阔圣洁。
再次来到草原,我不禁沉醉于这美丽的风光中。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保康第二中学】
◆点评
习作多角度描绘了科尔沁草原的旖旎风光,用“虫鸣”“鸟叫”“牛哞”等声响来衬托草原的美丽风光;又将“乡村的黄昏”“乡镇的月夜”与草原的落日进行对比,突出了草原的宽阔圣洁,表达了小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