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说到,第二次布尔战争爆发。这场战争十分激烈
英军惨败
1899年10月12日,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联军率先发起进攻,布尔人拎得清自己的斤两,打算在英国本土援军到来之前,打垮英国驻军,逼迫英国妥协。布尔军总司令皮埃特·茹贝尔将军率领主力部队,从奥兰治翻越德拉肯斯山,向东突袭纳塔尔地区,试图包围英军的主要据点雷迪史密斯,抢占港口城市德班,获得出海口和外来援助。另一路布尔军队则在10月11日进入英属贝专纳兰境内,切断了西开普铁路干线,阻隔了开普地区与罗得西亚司的联系,向铁路线上的战略要地金伯利进军,计划占据金伯利后阻止英国援军。此外,开普殖民地内的布尔人也自发组织起来,不断烧毁英军物资,破坏铁路线和桥梁。值得一提的是,日后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作为一名随军记者,搭乘一列满载士兵的火车赶往前线,结果火车撞上布尔人放置的石块后脱轨倾覆,摔得七荤八素的丘吉尔被布尔人俘虏。丘吉尔趁着布尔看守不注意越狱逃走,布尔人还为他开出了25英镑的捉拿悬赏,这个低廉的价格让丘吉尔耿耿于怀了很久。
英国驻军在布尔人的攻势下节节败退,直到10月底,英国援军才在布勒将军的带领下抵达南非。不久后,英军发起反攻。布勒在东线亲率主力前往纳塔尔地区,解救雷迪史密斯;弗兰奇将军率军在中路进攻奥兰治自由邦;西线则由梅休因将军指挥,前往解除金伯利地区的围困。
东线的布勒在科伦索车站与布尔军遭遇,结果英军情报不明、组织混乱,炮兵居然跑到了步兵前面,遭到了布尔人的迎头痛击,炮兵抛下大炮逃了回去。布尔人缴获了英军大炮,反过来对着英军猛轰,其余的英军在抢占桥梁、山地时成了布尔人的活靶子,伤亡惨重,只得匆匆撤退。英军损失了上千人和全部12门大炮,布尔人只战死8人。其余两路英军则在布尔骑兵的袭扰下因道路被毁、辎重被夺而步履维艰,没走多远就损失近3000人。
英军惨败的消息传回伦敦,举国震惊,布勒被火速解职。英国改派陆军元帅弗雷德里克·罗伯茨爵士担任总司令,霍雷肖·基钦纳任参谋长,从印度、澳洲和北美调集25万大军,重新组织攻势。
开展游击战
布尔人虽然在野战中击败英军,但由于缺乏攻城手段,屯兵于雷迪史密斯和金伯利两座坚城之下,给了罗伯茨调整战略的机会。罗伯茨重新启用了布勒,让他到纳塔尔指挥东线的英军,自己则率领西线的部队前往金伯利。
1900年2月16日,围困金伯利长达124天的布尔军在英军内外夹击下溃败,损失4000余人,英军开始向奥兰治首都布隆方丹前进。东线的布勒吸取了教训,在炮兵猛烈的掩护下,将布尔人从阵地中赶了出去,占领了山地制高点,用火炮居高临下轰击布尔军,布尔人承受不住炮击被迫撤军,被围118天的雷迪史密斯解围。
随着东西两线的失利,战局开始向不利于布尔人的方向发展。3月13日,英军攻占了布隆方丹,布尔人向北面的德兰士瓦退守。3月26日,布尔人再遭打击,经验老到的总司令茹贝尔在战斗中坠马身亡,擅长游击战的路易斯博塔将军接替了他的职务。经过休整,5月3日,10余万英军兵分两路向德兰士瓦前进。元气大伤的布尔人无力正面抵抗。仅一周时司,英军先后占领约翰内斯堡和比勒陀利亚,德兰士瓦总统克鲁格流亡欧洲。英国宣布占领德兰士瓦全境,战争结束。殊不知,这也是英国走入深渊的开始。
早在博塔上任之初,他冷静分析了双方的实力对比,清楚地明白英国国力强大、兵力众多,全境沦陷是迟早的事,不如化整为零,展开游击战争,让英国人付出更大代价。
在英军刚占据布隆方丹时,布尔军1000余人就奇袭了附近的桑纳据点,毙伤英军600余人,俘虏400余人,缴获物资无数,自身仅伤亡3人。在英军占领整个德兰士瓦后,布尔人更是开展了大规模袭扰作战,小股英军、后勤运输等频频遭袭,让英军苦不堪言。从6月开始,英军开始对各地的布尔军展开围剿。
1901年初,德维特决定将战火烧到英国人家里去,率领3000余人攻入了开普殖民地。英军调集1.5万人展开围剿,德维特转战多日后无法坚持,只得撤回奥兰治,但仍不屈服,坚持战斗。另一支布尔人队伍在德拉瑞的带领下,在比勒陀利亚地区伏击了1500名英军,消灭了其中的一半。1902年,德拉瑞更是俘虏了英军高级将领梅休因。最令英国人震撼的是支5000人的布尔人骑兵,化整为零进入开普殖民地,利用骑兵的高机动性将英军后方搅得一片狼烟,甚至一度逼近开普敦,吓得英国人宣布开普敦戒严。
签订合约
在布尔人的顽强抵抗下,英军处处挨打,疲于奔命,英军兵力最高峰时超过了40万,仍不能扑灭布尔人的抵抗。
1900年底,罗伯茨接替沃尔斯利任英国陆军总司令,基钦纳继任驻南非部队司令。面对布尔人的游击战,基钦纳将两个国家用铁路线分割成若干区域逐个扫荡,在全国修筑大量碉堡和铁丝网,准备以“囚笼政策”困死游击队。除了围剿游击队,英军还施行残暴的“焦土政策”,焚毁布尔人的房屋和牧场,抢走牲畜,只要发现与游击队合作的人就地枪毙,将大量布尔人流放到百慕大和锡兰(今天的斯里兰卡)。英国还将20余万布尔人妇女老幼关进集中营,营地内衣食短缺、疾病横行,先后有2.7万名布尔人死于集中营,其中2.2万是儿童。
英国的种族灭绝和反人类暴行,引起全世界的一片谴责。战争进行到了1902年,双方都已精疲力竭,开始坐下来和谈,最终签订了《韦雷尼京条约》,规定布尔人放下武器,承认英国是自己的宗主国,可以成立自治政府,保有自由权和财产权。英国赔偿布尔人300万英镑,另外发放100万英镑贷款用于重建家园。第二次布尔战争结束。1910年,开普、纳塔尔、德兰士瓦、奥兰治几个地区合并为“南非联邦”,逐步演变为今天的南非共和国。
布尔战争的巨大影响
英国以巨大的代价打赢了布尔战争,但它的影响却远没有消弭,甚至改变了世界格局。两场布尔战争是英国殖民史中出兵最多、伤亡最惨、最为残酷和耗费最大的战争,前后进行了20余年,花费了2.5亿英镑,而1900年英国财政收入仅为1.4亿英镑,正在大力扩充海军的德国1900年的海军预算也不过740万英镑,也就是说,布尔战争打掉了英国近两年的财政收入,相当于德国33年的海军军费,几乎掏空了英国国库。
之后的英国,面对欧陆各国的挑战失去了“光荣孤立”政策的底气,选择与俄法结盟,对抗德奥意联盟,改变了其百年来坚持的不直接参与欧洲大陆争端的传统。巨大的损耗还引发了英国的战略收缩,将战略重心转回欧洲,部分海外领地则交给加、澳、新等白人自治管辖,为其殖民体系的崩溃埋下了伏笔。
“横行天下”的英军也暴露出诸多弱点:组织混乱、指挥无序、后勤薄弱等。英国军队穿着的猩红色军装,在南非的环境下非常醒目,因此英军转而换装为卡其色的军服,“龙虾兵”成为了历史名词。
不仅如此,瑞士等小国还从布尔人全民皆兵的“总体战”中,发展出了适合本国实际的国防体系。这一切的肇始便是持续多年的布尔战争,这场战争对当时一个超级帝国的影响是全世界都始料未及的。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