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照现实·拓展视角·接轨国际:2022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综述

2023-03-22 22:33:00吴琼
视听 2023年2期
关键词:纪录片

◎吴琼

2022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发生了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这一年,国产纪录片充分发挥“国家相册”功能,展现国家建设、聚焦自然生态、反映社会现实、讲述历史文化,在多元路径中寻求创新视角与表达,于轻巧化作品中探寻趣味化、年轻态表达方式,于长纪录片中挖掘全面视角与深度思考,以纪实镜头为国人留下集体记忆的难忘瞬间,以国际视野向世界展示了新时代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气质。

一、主流纪录片:政策驱动议程设置,重大题材拓展视角

2022年年初,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台了《关于推动新时代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政策推动中国纪录片建立产业国有资金加市场资本的完整创作体系,重构了国产纪录片创作格局,重塑了纪录片创作精神。在政策的驱动下,中国主流纪录片利用传播产品有规划、有设计、有取向地塑造历史形象,结合重大时间节点,适时推出优质作品,点面俱到,体现出较强的议程设置能力,在构建国家形象、引领主流价值观、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一)重大题材纪录片拓展视角,创新叙事与表达

2022年对于中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因此“重大”也就成为2022年主流纪录片创作题材的首要特征。

围绕“家国”阐释冬奥精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精品系列纪录片《大约在冬季》敏锐捕捉“双奥”的特殊意义,突出北京“双奥之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中国智慧,生动阐释了中国为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积极贡献。《燃情冰雪》将视角落在隐藏于民间的普通人身上,在不同年龄、职业、地域的冰雪运动爱好者的人生故事中传达挑战极限、勇敢向前的体育精神。《从北京到北京》从工作和生活经历都与北京两届奥运会息息相关的典型人物入手,展现我国“全民冬奥”的昂扬风貌以及中国在冬奥会筹办过程中取得的巨大进展和成就。《零度之下》《了不起的冬天》等多部纪录片以冬奥会为主题,围绕“小家”与“国家”叙事,在主题立意、叙事表达和审美价值等方面打磨细节、追求品质,生动阐释了中国为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积极贡献。

围绕“发展”构建国家形象。《奋进的中国》在呈现国家基建发展的同时,全面展示新时代中国劳动者的昂扬风采和中国风貌。《瞬间中国》通过刻画奋斗者群像,深度发掘普通人的努力奋斗和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关系。《全球公敌》彰显在全球禁毒合作中的中国责任、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理想的乡村》凸显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遇见最极致的中国》《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最美中国:四季如歌》等在壮美河山中传递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理念。这些纪录片建构了一幅和谐进取的社会图景,从而将发展与国家形象塑造统一起来。

围绕“创新”记录科技进步。长久以来被视作国产纪录片短板的科技题材在2022年也取得了突破。新技术的应用是拓展纪录片发展边界的重要方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以中国空间站为题材的纪录片《飞越苍穹》,片中太空部分的影像内容由总台研发的8K超高清摄影机在太空中拍摄完成。该片设备采用“8K、50帧、全画幅”的技术标准,这是目前人类在太空中拍摄影像的最高技术标准。《超级装备》聚焦当今中国的顶尖装备,揭秘鲜为人知的装备制造过程,彰显中国制造在数字化、绿色化、网络化方面的创新成就。这些科技题材纪录片紧扣时代发展脉搏,注重国际化视野与故事化表达,记录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成果,唤起更多人理解科学、参与科学的热情,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自然历史题材纪录片探索中华文明复兴的伟力,展现文化自信

围绕“绿色”呈现自然风光。2022年播出的国产自然生态主题纪录片在叙事方式、影像表达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在思想内涵上进行了有意味的探寻。《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继续在祖国大地上寻找自然的伟力,探索万物生生不息的奥秘。《航拍中国4》选取湖北、西藏、重庆、澳门、广西、青海、台湾等11个地区为拍摄地,用宏观俯瞰自然发展与微观关注人文历史相映照的全新影像表达,展现这些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野性四季:珍稀野生动物在中国》通过跟踪拍摄东北虎、金丝猴、亚洲象等珍稀野生动物,深度挖掘多样化的生命之美。这些纪录片不仅从自然的角度揭秘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存密码,更传递着绿色发展的理念,对于当下已进入发展快车道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中华文明”展现人文历史。《“字”从遇见你》从汉字窥探古代中国文明密码,科普文字考古学知识。《古蜀瑰宝》推动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再度“出圈”。《仰韶故事》勾勒出中国现代考古学百年来的发展历程。《李白》向观众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诗仙”李白。这些纪录片围绕“中华文明”展现中国人文历史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华夏文明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三)现实题材纪录片点燃人间烟火,唱响生活之歌,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

2022年,有众多纪录片生动讲述普通人寻梦、追梦、圆梦的奋斗故事,以多元视角观照多样群体的人生百态。这些纪录片对个体进行观察自省,对社会现实进行解剖呈现,观望大时代下生活的平凡人。《大海追鱼》跟随远洋捕捞的中国渔民,见证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码农的异想世界》为年轻程序员勾勒出一部鲜活有趣的生活图鉴。《人生第二次》用多维度、多视角观察普通人在面临决定性瞬间的选择时,获得面对困境的勇气和坚韧,激发人们对人生和未来的多一重思考。纪录片透过这些人物展现的时代记忆、行业生态、精神风貌,以点带面、见微知著地表达历代中国人的生活观和生存哲学,观众也能在对“他人”的生活描述中得到经验的扩展与情感的共鸣。

二、新媒体纪录片:丰富纪录片艺术语言,依托市场延伸边界

2022年,新媒体纪录片不断丰富类型风格、美学范式和产业模式,充满创造活力。在精品化战略和创新思维驱动下,“破圈”之作频现,为我国纪录片的创新发展进行有益尝试。

(一)降本增效,深入生活,以小见大,激发观众共鸣

新媒体平台由于存在自身实力的限制,以及制作周期、资金回收等因素的影响,故在纪录片拍摄制作过程中尽可能降本增效,通过深入生活,使作品以小见大,激发观众共鸣。以哔哩哔哩、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找准受众需求,以美食、文化、社会为重点精准发力。技术要求相对低、投入小、共情效果更好的社会题材同样备受新媒体纪录片青睐。如《万分之六的人生》揭秘罕见病患者真实生活现状,呈现出人世间万分之六的平凡和不凡。《了不起的妈妈》直击当代妈妈的教育焦虑,从多元视角探寻亲子关系和教育的本质。《真实生长》聚焦高中校园成长,用镜头捕捉教育变革的点滴。此外,还有优酷以救援队为拍摄对象的《极速救援》、爱奇艺拍摄民警的《小城警事》、哔哩哔哩的《我们是这样长大的》等,这些纪录片尝试将纪实性和情感性、故事性有机融合,呈现主人公在近摄距下流露出的真实情感和做出的真实反应,以及片中主人公人生命运的改变,让原本的纪实美学基底揉进了戏剧性色彩,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二)创新表达方式,增强文化自信

新媒体纪录片不仅在题材内容上持续深耕,还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拓展创新。创作者积极运用新理念、新技术,创新素材使用手法,陆续出现“纪录片+剧情演绎”“纪录片+综艺”“纪录片+互动体验”等跨界类型,寻找年轻化表达,使作品更具趣味性,更受青年观众青睐。如芒果TV的《中国》第二季、腾讯视频的《凤凰》《布达拉宫》、优酷的《闪耀吧!中华文明》等,采用“以人入史、以人述史”的制作手法,以生动的影像文本沟通古今,以严谨专业的态度、游刃有余的表现形式,使传统文化题材的新媒体纪录片呈现出举重若轻的从容,折射出当代人的文化自信,也反映出年轻一代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认同。这些纪录片坚守纪实内核,创新表达方式,使新媒体纪录片整体制作水平得到提升。

(三)创新生产模式,延伸产业边界

2022年,国产新媒体纪录片的创新发展还表现为积极创新生产模式,依托市场拓展产业边界。同时,通过系列化生产、季播化运作、联合营销及授权经营,持续开发品牌价值。

创新产业模式还体现在更积极地谋求和相关商业、文化产业主体的协同创新、合作共赢,以更为社交化、互动化、联动化的方式,开创“纪实+院线电影”“纪实+教育”“纪实+旅游”“纪实+电商”等新形式,各种衍生文创产品也随之而来。线上纪实内容和线下生活场景相衔接,在实现线上线下情感联结的同时,更开拓了优质作品的商业模式。比如,在《人生一串》《生活如沸》《但是还有书籍》等优秀作品的打造上,制作方通过品牌授权,开设多家以“同款IP”命名的实体餐馆和书店,在市场中爆火。

垂直深耕接地气、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题材,不断在纵向深度、内容广度和生活温度等方面拓展,已成为新媒体纪录片创作生产的常态。在这一过程中,各平台的发力动作也表现出更多特色——哔哩哔哩求“全”,优酷做“精”,腾讯视频做“大”,爱奇艺借“势”。无论是做大破圈、做精建立品牌,还是以运营带动流量,各平台的策略都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化,在2023年有望带来更多可能性。

三、对外传播:开展国际合作,创新国际化叙事表达

2022年,国产纪录片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中外合拍、合作传播步入常态,传播水平显著提高。中外合拍纪录片以国际视野探索中国故事的独特叙事表达,把握国际传播新机遇,基于重要主题和重大事件,向世界展现出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大国形象和开放包容、多元和谐的中国精神。

(一)纪录片的联合制作向政府层面升级

当前,纪录片已成为中国文化外交中的重要元素。政府间加强合作,助推纪录片创作,这是2022年中国纪录片国际合作中的新特点,彰显了中国纪录片配合国家战略的创作自觉。《大敦煌》邀请英国、德国、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印度、日本等国家的纪录片团队参与制作,立足东西方商贸史中的文化交流和艺术交流,印证着中国一以贯之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明价值观。中荷合拍纪录片《飞越冰雪线》聚焦国际顶尖冰雪运动员备战北京冬奥会的幕后历程,展现他们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表现出的卓越精神。中美合拍4K纪录片《智慧冬奥》向世界解读赛场内外无处不在的科技底色。中加合拍纪录片《冰雪缘梦》创新融媒体传播方式,展现来自中国和加拿大两国冰雪项目中的青少年运动员追寻心中梦想的励志故事。《野性四季:珍稀野生动物在中国》联合世界顶尖野生动物拍摄团队,为中国国宝级动物留下珍贵的活动影像。这些纪录片通过中外合作,引入“他者”视角,通过外国面孔为海外观众带来亲切感,“他者”审视与纪录片的纪实性交叠提升了可信度。①

(二)举办国际纪录片节展,突破语境壁垒,提升话语权

专业的纪录片节展以及电影电视节中的纪录片单元,承担着评奖展映、学术交流、市场展销以及提案创投等功能。②2022年第十九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共征集到3670部中外纪录片参评参展,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中国故事”国际提案大会收到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218个方案,这是推动“中国故事”走向国际市场的有益尝试。此外,“中国影像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映活动、2022“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展映活动、2022北京国际电影节环球视野单元展映等活动,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平台功能,在纪录片国际交流与交易方面形成鲜明特色,提升了“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话语权,为我国纪录片“走出去”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总体来看,2022年国产纪录片观照现实、拓宽视角、接轨国际,从多个角度切入,密切关注时代主题,推动技术、题材、模式创新,描人间烟火,绘天地精神,上溯远古文明,下及科技体育,构筑出多维度、全方位的传播格局,在内容和技术的双核驱动下探索新形势下纪录片创作的新方向、新模式。可以说,2022年是推动新时代国产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的元年。

注释:

①韩飞.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新格局新路径[J].对外传播,2022(07):72-75.

②徐锦,何苏六.2017年中国纪录片行业盘点[J].电视研究,2018(03):29-30.

猜你喜欢
纪录片
超赞的自然纪录片
ROUGH CUT
汉语世界(2022年1期)2022-03-01 05:55:16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小读者(2020年4期)2020-06-16 03:33:50
纪录片之页
传记文学(2019年3期)2019-03-16 05:14:34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电影(2018年12期)2018-12-23 02:18:40
Simplicity Is More Worthy of Pursuit
Special Focus(2018年11期)2018-12-05 12:48:50
纪录片之页
传记文学(2018年11期)2018-11-13 08:48:26
时尚纪录片的生意经
电影(2018年9期)2018-10-10 07:18:40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聚焦《歌剧院》:新纪录片讲述大都会搬迁史
歌剧(2017年12期)2018-01-23 03: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