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渊 李 斌 郝 超
1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528000; 2 江西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
包茎是男性外生殖器常见疾病,是指包皮外口狭小,包皮无法上翻并露出阴茎头,可导致包皮龟头炎、阴茎发育不良、阴茎癌、早泄及性疾病传播等[1-3],严重影响男性日常生活及工作。治疗包茎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是包皮环切术,包括传统包皮环切术、包皮环扎术及包皮环切缝合术等。本文重点研究包皮环切缝合术治疗包茎的疗效,同时比较阴茎背神经阻滞及利多卡因乳膏在该术式中的麻醉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8月我院门诊210例包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4岁;(2)符合包茎的临床诊断标准;(3)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无法耐受局部麻醉的患者;(2)合并严重基础疾病;(3)尿道下裂等畸形阴茎;(4)手术部位急性炎症水肿期或既往反复炎症导致包皮龟头难以分离;(5)长期服用精神或麻醉类药物;(6)对所使用药物过敏。将21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70例。三组患者在年龄、部分包茎或完全包茎构成比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手术分组:A组使用利多卡因乳膏麻醉及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B组使用阴茎背神经阻滞麻醉及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C组使用阴茎背神经阻滞麻醉及包皮环扎术治疗。
1.2.2 麻醉方法:(1)利多卡因乳膏麻醉组:术前30min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均匀涂抹包皮内外板及阴茎。常规消毒、铺巾后行手术治疗。(2)阴茎背神经阻滞麻醉组:常规消毒铺巾,用1%利多卡因注射液分别于阴茎根部6点、12点及阴茎皮下行环形神经阻滞麻醉,轻柔局部1~2min,麻醉起效后可行手术治疗。
1.2.3 手术方法:(1)包皮环切缝合术:依据患者阴茎周径大小选取合适型号的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广州德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分离龟头与包皮粘连并清理包皮垢,使用止血钳钳夹于包皮边缘将包皮提起,将龟头座放入包皮内并与龟头完全贴合,将龟头座推杆向背侧缓慢倾斜并与阴茎轴线成30°夹角,确保系带处于松弛状态,用扎带或丝线将包皮固定在推杆上。将龟头座推杆插入缝合器中心孔,顺时针旋紧调节旋钮部件,拔除保险扣,用力按下手柄并维持10s,旋松并取出手柄,轻柔退出龟头座,弹力绷带适当加压包扎伤口。(2)包皮环扎术:依据患者阴茎周径大小选取合适型号的一次性包皮吻合器(芜湖圣大医疗器械技术有限公司)。分离龟头与包皮粘连并清理包皮垢,使用止血钳钳夹于包皮边缘,向下翻开包皮显露冠状沟,放置内环。翻转包皮并套住内环,再依次安装外环,闭合第1齿扣。调整包皮内板与冠状沟距离,闭合第2齿扣。修剪多余包皮,保证切缘光滑平整,碘伏消毒切缘。
1.2.4 术后处理:所有患者均服用抗生素7d,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及性生活。包皮环切缝合术组患者术后2d换药,术后7d去除敷料后可淋浴,浴后切口予安尔碘皮肤消毒液消毒1次,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包皮环扎术组患者术后7d拆环后可淋浴,浴后切口予安尔碘皮肤消毒液消毒1次,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评分等级为0~10分,评分越高疼痛越明显)及满意度(评分等级为0~10分,评分越高满意度越高)情况,B组及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7d疼痛评分、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满意度等指标。
2.1 A组与B组手术时间、术中疼痛评分及满意度比较 A组与B组相比较,B组的手术时间短于A组,术中疼痛评分低于A组,满意度高于A组(P<0.05),见表2。
表2 A组与B组手术时间、术中疼痛评分及满意度比较
2.2 B组及C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满意度比较 B组与C组相比较,两组的术中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C组的手术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0.05);B组的术后7d疼痛评分低于C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C组,满意度高于C组(P<0.05)。见表3。
表3 B组与C组手术指标及满意度比较
2.3 B组与C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对术后常见的出血、水肿、感染和伤口裂开等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B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且B组的水肿和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5),但两组出血和伤口裂开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4。
表4 B组与C组术后并发症比较[n(%)]
包皮过长及包茎可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而包茎相较于包皮过长,其危害更大。包茎可使包皮垢在包皮内聚集而导致包皮龟头炎,甚至可引起排尿困难及包皮嵌顿等严重后果,此外,长期的慢性刺激还可能诱发阴茎癌等疾病的发生[4-6]。因此,对于青年时仍包茎的患者具有手术的必要性。
包皮环切术方法众多,每种术式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其中,包皮环切缝合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其因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及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已广泛用于包茎及包皮过长的治疗[7-10]。本文重点比较包皮环切缝合术和包皮环扎术治疗包茎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应用在包皮环切缝合术治疗包茎中的效果,以获得治疗包茎疗效相对较好的手术及麻醉方式。
首先,使用阴茎背神经阻滞麻醉进行包皮环切缝合术和包皮环扎术时,两种术式的患者的术中疼痛评分均较低且无明显差异,说明阴茎背神经阻滞麻醉应用在两种术式中时均能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此外,包皮环扎术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包皮环切缝合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包皮环切缝合术组。导致两种指标具有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是包皮环切缝合术组更容易合并术中出血,这其实和两种术式使用的器械构造有关。包皮环扎术使用的套环可完全阻断远端包皮的血液循环,出血情况少见,而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是通过一圈金属钉吻合手术切口,相邻金属钉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如果漏扎或未能完全钉阻间隙内的小血管,将导致皮下血肿或出血。出现这种情况可使用压迫止血,若止血效果不佳需使用5-0可吸收线缝扎止血,此番操作导致了手术时间的延长。在术后7d疼痛评分方面,包皮环切缝合术组优于包皮环扎术组,考虑包皮环扎术组的患者术后需带套环1周,且套环的延展性差,阴茎勃起易引起疼痛不适。同时,拆除套环时因包皮内板结痂黏连可导致患者疼痛明显。而包皮环切缝合术组使用金属钉吻合伤口,金属钉之间留有间隙,延展性好。金属钉一般在术后2周左右自行脱落,避免了拆钉时的痛苦。另外,包皮环切缝合术组的切口愈合时间较包皮环扎术组短,主要是因为金属钉缝合伤口不影响包皮远端血供,利于伤口愈合,而套环的使用可阻断包皮远端微循环的建立,从而延缓伤口的愈合[11-13]。
其次,对包皮环切缝合术组和包皮环扎术组(两组均使用阴茎背神经阻滞麻醉)的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及伤口裂开均较少发生且无明显差异。而包皮环扎术组的水肿发生率高于包皮环切缝合术组,其原因是:包皮环扎术组对皮下淋巴网和阴茎背浅静脉的破坏性更强,容易导致更严重的回流障碍[14]。同时,包皮环扎术组的感染发生率较包皮环切缝合术组高,这主要是因为包皮环扎术组的创面血运差,伤口愈合时间长,更易受到外界的污染而导致感染[15-16]。因此,从以上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的分析比较中得出,包皮环切缝合术组在切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水肿、感染发生率等方面优于包皮环扎术组,这些指标可体现在患者的直观感受中,由此也可以解释包皮环切缝合术组的满意度评分要高于包皮环扎术组。
本文对包茎患者进行包皮环切缝合术时使用的不同麻醉方式进行了效果评估,发现使用阴茎背神经阻滞麻醉在手术时间、术中疼痛评分及满意度评分方面均要优于利多卡因乳膏麻醉。笔者认为最主要原因可归结于术中疼痛感受,因包茎患者包皮和龟头黏连紧密,利多卡因乳膏不能有效进入包皮内板与龟头的间隙,导致麻醉效果不佳,患者疼痛不适可影响手术进程,若疼痛难以忍受必要时还需进一步行阴茎背神经阻滞麻醉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因此,使用利多卡因乳膏麻醉的整体麻醉效果不及阴茎背神经阻滞麻醉,可导致其手术时间延长、术中疼痛评分增加及满意度评分下降。
综上所述,包茎患者应用阴茎背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包皮环切缝合术治疗的效果理想,具有疼痛感低、愈合快、并发症少及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