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潇
(甘肃省招标中心有限公司 兰州 730010)
绿色建筑必须达到生态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生产与现场作业的全程要科学利用建筑资源,要能在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满足大众的个性化需求,即崇尚健康绿色生活,以绿色建筑为载体,传达与传播绿色环保理念和精神。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要在经济发展、人的发展、环境发展三方面进行多维考量。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需有效控制能源损耗,在建筑产品开发与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都要能合理的进行节能优化。企业需将低消耗与高效率作为工作标准,以节能优化为目标,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的高效管理。而无论是施工材料和设施设备的管理,还是人力资源的整合与配置,都要做到优化和精细化管理,通过合理与人性化的管理“人”,在绿色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的过程中,更有效的进行节能优化。所有人员具备良好的环保与节能意识后,可更高效的应对与处理能源消耗与损失问题。
绿色设计、绿色建设、绿色管理要形成良性循环,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绿色建筑管理的同时,需有效的控制施工现场噪声,这也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与工作的污染源。企业必须注重噪声防控,尽量避开人们正常休息与工作的时间,在相对科学的时间内发出不可避免的噪声,即以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与工作为准绳和标准。
建筑工程开发与管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和污染物,会对周围环境与生态系统产生较大的破坏力。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对各类污染物和垃圾进行及时清理,创建干净、安全、健康、有序的施工与管理环境。
管理者要在如何控制与治理污染源方面生成具体的要求与标准,所有人员需严格按照工作标准落实任务,尽量合理和节约的使用资源,避免产生过多和不必要的垃圾及污染物。
建筑企业既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绿色管理,还需对周遭的绿色植物和资源进行科学的保护。始终以绿色环保为原则,制定施工方案与管理计划。管理人员必须加强绿色资源整合与配置,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所有环节都能做到绿色环保与节能。即避免粉尘和建筑垃圾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若因意外产生破坏后,必须及时修复与处理。建筑企业要科学设计应急防护措施,在施工与管理的整个进程中,都要始终强调绿色环保与健康安全,在理念、价值观、行动等方面,都能对施工与管理人员进行引导与约束。管理层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绿色建筑产品设计与生产、能源和生产资料管理等方面,始终合理和规范的实践绿色工程管理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概念的形成,主要是管理理念深化与广泛的结果,更是整个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政府和社会大众应充分认识到绿色经济的价值和发展意义,协同生态经济,共同驱动整个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注重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无限提升社会效益。
而在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工程创新发展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甚至可将其作为内在的根本要求,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及整个生命周期内,都应对绿色环保进行科学把控与实践。始终秉承绿色的主导原则,科学的推进环境与资源的优化。而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基本内涵是要求各组织和单位创造公司价值和企业价值时注重保护环境,并能合理的整合与使用各种资源,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为社会大众创建安全、绿色、环保的生存空间。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需成为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的理论依据,对施工与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理性与多元的绿色管理质量评价。建筑企业要始终依据这一国家标准,科学的制定管理计划和施工方案,注重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能做到绿色环保与节能。参与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人员,需始终依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最大程度的控制环境污染问题,科学和有效的节约资源与能源,继而创建健康与绿色的使用空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主要对以下5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规则与标准,即资源节约和环境优化、高效利用能源、节约使用水资源、材料节约与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把控与监测,为此需将这5个方面作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
建设单位要能对建筑技术进行动态升级,利用科学的方法设计人、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确保绿色建筑工程切实转化为增强社会大众生活幸福感的催化剂。绿色建筑工程的创新设计,必须要保证建筑和环保的协调统一,并将其打造成经济型建筑。我国地方政府与企业,需能高质量推进环境防护与建筑业良性发展,在宜居、节约、环保、绿色发展几个维度,持续的进行创新与技术升级。将以人为本作为绿色建筑工程设计的理论依据,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与精神追求,继而秉承和谐原则、节约原则、宜居原则等,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的创新发展。
建筑企业是推进绿色建筑工程创新发展的重要和关键主体,经营者与管理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绿色环保意识,自觉增强商誉意识,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建筑企业要能构建更加科学和先进的思想体系,在推进绿色建筑工程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倡导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创建宜居、健康、安全、现代、科技感并存的生活空间。而无论是对绿色建筑工程的创新设计,还是对施工与管理技术进行升级,必须要充分考虑社会、资源、环境、经济、人类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对低能耗的绿色发展形成高层次认知,将其作为企业转型与创新的方向与宗旨。而建设单位要始终肩负社会责任和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重责,始终将高效率、无污染、服务社会与大众作为企业价值观,以此为准绳,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的创新化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应成为制定管理制度和方案的依据,以及绿色建筑工程设计与实践的根本要求。
质量评价体系,是诊断问题和发现问题的工具,更是推进绿色建筑工程创新发展的思想引擎。相关单位和部门要能科学构建与完善绿色工程管理质量评价体系,将规则设计、理论实践、计划调整等工作过程进行有序衔接和对接。
由不同的基本过程构成的体系,需成为衡量绿色工程管理质量的重要依据和标准,对当前的管理质量和成效进行多元与理性评价。以碳排放量、能源消耗量、资源利用率等为标准和指标,对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质量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评价主体必须明确达到何种标准才是绿色房屋和建筑的规范和高质量发展,继而能对具体的操作过程、施工过程、管理过程的质量进行评价。相关单位和部门要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以及地方资源禀赋特点和大众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特色化、多元化、层次化的绿色建筑工程的评估体系,结合完善的绿色工程管理质量评价体系,高效与科学把控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及发展过程的质量。
人才是创新与发展的第一动力机制,更是是推进绿色工程管理发展的重要资源,必须要充分把握好人的要素,高质量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发展。建筑企业和地方政府应协同构建与优化人才储备系统,培育与孵化有良好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理念、信息素养、前瞻意识、创新能力的卓越人才,将他们作为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发展的重要力量和驱动力。只有保证人才储备的丰富性与充足性,才能增强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发展的内在动力。相关单位要能构建开放和智慧的人才培训与管理平台,设计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能力训练与拓展计划,在组织和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都能有效的存储与利用人力资源。建筑企业应与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展开人才教育战略合作,共同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发展储备优秀人才。根据实际的人才需求标准,要求企业制定个性化和特色化的人才培养计划与方案。而建筑企业要为大学生实习与实践提供开放平台,有效增强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将他们转化为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与动能。而无论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理论和内涵,还是BIM技术、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等,都要成为人才培育与教育的重要内容,以此在建筑工程管理和高质量人才培育上产生强大的协同效应。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实质上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必须要把握好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需选聘和使用具有绿色环保意识的优秀人才,将协同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宗旨。而企业管理层需对各岗位人员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进行科学评价,结合实际情况将他们安置在适合的岗位与部门,有效控制人力资源的价值管理质量。高效把控人的要素基础上,要能购买绿色节能和安全的施工材料,并要求各个施工环节和工艺都能始终节约资源和能源,需保质保量及绿色节能的完成工程施工与管理任务。而管理层在实际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全程有效把控粉尘污染与噪声污染,及时清理建筑污染物,既然要保证建筑物的绿色性,还要体现管理过程的绿色性与科学性。无论是节能优化,还是绿色环保与噪声防控,都是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要点与重要任务,必须要在相关工作环节生成具体规则和方法。所有建筑企业都应依照这一理念和模式发展与管理,协同推进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发展。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需在重要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建筑企业和地方政府要密切合作,协同处理建筑工程设计与管理中产生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在垃圾清理和绿色环保等方面科学制定管理计划和规则。依托完善的绿色工程管理质量评价体系,及时发现管理问题,继而动态优化与升级管理内容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