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结构有“形”有“序”

2023-02-17 00:48:55姜有荣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妙手事理佳作

姜有荣

为了把“理”讲清说透,议论文的各个论层要构成逻辑上的联系,形成推理的逻辑链,而逻辑链的严密性直接决定了“理”的说服力。在具体的议论文写作中,考生需要从作文整体结构和议论段局部结构两个维度进行构思,使得作文整体和局部都能够形成严密的逻辑链,有“形”有“序”。

一、整体议论结构

1.纵向推进

考生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维度纵向推进,对论题展开思辨,界定事物内涵,探明内在机理,研制实施方案,形成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层进式论证结构,将论证引向深入。下面以高考佳作《以本手为基,成精妙之势》为例,来看一看这种结构的议论文如何建构。

第一段:唯有扎实把握本手,待其炉火纯青时再添以妙手,方可成精妙之势。

第二段:倘若在面对新事物时不先脚踏实地地掌握本手技能,而是处处寻找捷径,那么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导致俗手,甚至会引发进取精神的衰败,从而导致道德的离席、灵魂的出丑。是故,唯有以丰富的基础知识理论和坚实的实践经验铺路,方能使本手运筹帷幄,妙手应时而生,带来精绝之感。

第三段:本手之基是必然,妙手之念也是刚需。再往深处探,妙手创新更是对本手的积累升华,创新能力即是对基础知识的考验。须知,仅仅掌握基础,是无法在困难中及时占据有利地位的。揆诸当下,科技创新实力在大国博弈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中国也正在为由“制造”向“智造”转变而不懈努力。

第四段:要担负起时代重任,我们就必须巧妙融合本手与妙手,成为有思想、有干劲的燎原火种。

第五段:以本手为基,成精妙之势,其力必能助吾辈青年赓续历史辉煌,在前人基础上勇创新篇,为葳蕤绽放的华夏添彩。

这篇作文第一段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开宗明义,拿捏有度;第二、三段回答了“为什么”的问题,思维缜密,以理服人;第四、五段回答了“怎么办”的问题,化知为行,勇担重任。在第二、三段中,考生用一连串关联词语、论断语句,环环相扣地阐释了“‘本(手)’‘妙(手)’需兼修”之理,形成了“本手硬→妙手生→难题破”的逻辑推理链条。

2.分层论述

为了将事物内部的结构和机理讲清道明说透,考生不仅可以对中心论点进行切割、分解,设计出2~3个分论点,展开分层论述;还可以更上层楼,运用系统思维对论层进行有机整合,厘清论层之间的逻辑关联,使之形成层层递进、环环紧扣的推论链条,从而揭示出事理发展的某种“必然”,从切分走向整合,展示出行文上高强的驾驭功力。下面以高考佳作《固本求妙,鉴俗致远》为例,来看一看这种结构的议论文如何建构。

中心论点:在日新月异、浪潮迭起的时代,唯有守得本手,巧用妙手,避开俗手,方能静观世事变迁,笑看风起云涌。

分论点一:强本固基,不好高骛远,方得凌霄振翅,翱翔九天。我与自己对弈,以本手之能求妙手之道……在所有神来之笔的背后,都有夯实基础的千锤百炼。

分论点二:守正创新,敢为天下先,才可智破瞬息万变之局。我与时代对弈,以本手之常求妙手之奇……只有过硬的本手、出奇的妙手,才能让我们乘风破浪,力克时艰。

分论点三:求妙随本,明俗手之失,尊重规律方成大道。我与历史对弈,以俗手作为妙手之警示……历史先落一子,我们以史为鉴,夯实基础,规避俗手,妙手偶得,才能破局而生。

结论:我与世界对弈,落子无悔;我以棋悟人生,固本求妙,鉴俗致远。

这篇作文在分层论述上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缘题切分,循着文题的思路,将中心论点切分成分别围绕“本手”“妙手”“俗手”议题的三个分论点,并论述其“固基”“破局”“警示”的作用。二是前后勾连。论述“本手”时延及“妙手”,“以本手之能求妙手之道”;论述“妙手”时基于“本手”,“以本手之常求妙手之奇”;论述“俗手”时映照“妙手”,“以俗手作为妙手之警示”。这就将“强本固基,方能出妙避俗”之理逐步地演绎了出来。

二、局部论层结构

1.模块建构

为了增强论证的严谨性,考生可以对论层内部进行“分论点+道理阐释+举例论证+事理生发”的模块建构。其中,“道理阐释”模块讲的是提出“分论点”的道理所在,是对事物普遍性的一种揭示;而“事理生发”模块讲的则是万物在事理上的相通之处,是对事物共性的一种推演。前者在原理上发力,说清“所以然”;后者由事而及理,说出“皆其然”。下面以高考佳作《守本方可出奇,强基以创新篇》为例,来看一看议论段如何建构。

分论点:稳本源,恒抓本手。

道理阐释:“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若根基不牢,短视冒进,无异于未扎根就妄想参天,不浚源而空谈流远,终将走上弯路,自毁前程。

举例论证:如方仲永年少成名,惊才绝艳,却不思打牢基础、进步钻研,反而目光短浅,自满于一时风光,终至灵气尽失。再看俄国作家契诃夫,他不玩文字的游戏,而是广泛接触社会、积累素材,记录“生活手册”,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作,造就了于平凡琐碎中揭示生活本质的不朽魅力。

事理生发:由此观之,狠抓基础,练好本手,是行稳致远的前提与根本所在;没有良好的基础,任何虚有其表的雕饰只会被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所斩断。

该论层在“道理阐释”模块,首先援引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名句以张本,然后据此论证“本手”对事物发展的“本”“源”作用,从而揭示出“稳本源,恒抓本手”的必要性。在“事理生发”模块,依据契诃夫与方仲永在创作上的得与失,推演出事物发展“固本方能行远”之理。从分析一事之理到进行事理阐释、生发,这种思维能力需要考生从生活和学习中去历练和训练。

2.说理层次

(1)通事理。考生要对事理进行通识性的解说,为说理张本。下面以高考佳作《手控棋局,成败由我》为例,来看一看这种说理段如何建构。

避俗手,统揽全局,不因小失大。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所谓俗手,即只图眼前一子一地之利,却损害全局的招法。这是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体现。一味地看重眼前利益,视野便会受限,所行道路亦会越来越狭窄;只有放长眼光,统筹全局,才能获得成功。

这个说理段以“谋势”之棋道来论说“放眼量,避俗手”之事理,生发自然。

(2)识物理。考生要学会参物性,悟人性;识物理,晓事理。下面以高考佳作《借风唤花醒,妙手自可得》为例,来看一看这种说理段如何建构。

微风过,眠花醒。本手固,妙手得。然而,若强行掰开花苞,就会导致花朵未开先逝。盲目追求妙手,就难免俗手。眠花欲醒,只待微风。本手夯实,妙手自得。望君谨记: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这个说理段借“眠花要静待风的唤醒”之物理来阐发“妙手要默等本手的沉淀”之事理,饱含着考生对生活和生命的反思。

(3)明大理。考生须关注“国之大者”,聚焦国家大政方针,阐明其决策之理。只有诸理纷呈,才能各展才思。下面以高考佳作《君子务本,行稳致远》为例,来看一看这种说理段如何建构。

从严格意义上讲,科学是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是技术。所有改变人类历史的伟大技术都根植于深厚的基础科学这片土壤。但在欲望和急功近利心态的催化下,一些人开始崇尚实用技术而忽视基础科学。很多大学也在强调“成果转化”,而忽略了基础学科建设。这正是“无本手,难出妙手”的表现。为扭转这一局面,国家坚決实施了“强基计划”。

这个说理段走出了“小我”,“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以“妙(手)由本(手)生”之道解读国家“强基计划”,胸有丘壑,视野可赞!

猜你喜欢
妙手事理佳作
事理源于万物,成于人类
中学生报(2024年22期)2024-12-31 00:00:00
阐释现象 揭示事理——说明文写作六步曲
语 丝
中外文摘(2020年13期)2020-11-12 13:05:19
佳作欣赏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阳光(2018年10期)2018-09-28 05:33:02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阳光(2018年9期)2018-08-29 02:46:28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阳光(2018年8期)2018-08-03 02:56:08
佳作展示
中国漫画(2017年4期)2017-06-30 11:06:28
佳作精赏
佳作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