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屈文刚
1.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落实沥青混凝土施工操作的时候,监理部门需要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根据标准要求对申报的单位进行严格的审核,使其能够达到后期施工要求的时候在进行施工建设。与此同时,还应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进行全面的考察,严格的落实基层工作,使其在可以达到规范化要求时再落实工作。
1.2 测量放样的分析。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时候测量放样则格外重要,需要相关人员进行中心线的合理设置,且科学的进行间隔距离的设置,对标点桩进行适当的设置,结合基础设计的相关要求对其进行清楚的标注,其中基础的高度以及厚度等都应结合设计要求实施,提升测量放样工作的质量,避免工作的质量不高,影响后期的相关施工操作,制约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测量放样质量对后期施工操作影响非常大,需要放样人员根据后期施工的需求进行测量的放样操作,降低因放样不合理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工程的建设质量。
1.3 施工材料的合理处理。工程建设施工的时候材料的合理控制是高质量施工的保障,因此,施工单位应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对施工材料进行处理,在材料选购以及使用的时候,从不同的环节严格落实质量的控制工作,从而降低某个环节操作不当对材料质量带来的影响。
2.1 混合料拌和技术的分析。在实际施工操作时对沥青混合料搅拌时,其复杂性比较高,为了使得沥青混合搅拌以及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按照规范化要求进行搅拌操作,落实细节工作,做到精准计算,全面提升沥青混凝土搅拌的质量,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目标,适当的选择加热设备等,使得搅拌设备在工作时可以安全的落实。与此同时,搅拌技术人员还应该综合化考虑相关影响因素,从而使交通条件以及现场环境等各项因素都可以进行分析,保证拌合站以及施工现场具有更加合理的距离。混凝土施工的时候拌和技术的应用特别重要,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材料的质量,需要拌和操作人员根据混合料的配比标准适当进行拌和处理。
2.2 摊铺技术的分析。在施工工作开展之前,混合料运输结束之后,应采用准确的摊铺技术进行摊铺施工操作,但还需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细致的检查,将不必要的杂质清出场外,避免杂质对摊铺工作的质量带来不利影响,施工人员还需要格外的关注施工问题以及摊铺速度等,确保可以更加匀速的实施相关工作,可以更好地提升施工质量,并对剩余的混合料进行废弃处理。对于一些特殊路段的路面施工来说,需要结合摊铺施工技术的标准要求,科学合理进行摊铺施工操作,避免混合料出现离析的现象,合理地提升摊铺的有效性,如果出现降雨的现象则需要及时的停止施工,摊铺施工技术人员还需对松铺系数进行把控,进而提升摊铺施工的效果,确保路面施工的安全性。
2.3 碾压技术的分析。碾压施工工作在公路路面施工当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更好地提升路面碾压的质量,需要严格进行三次碾压处理。在摊铺工作结束时候,对摊铺质量进行检验,使其达到标准要求之后再进行碾压处理,且每次碾压处理的时候需要间隔一定的时间。碾压的速度和策略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需要碾压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碾压过程科学进行方案的制定,一旦发现碾压不合格的位置,需及时处理。
2.4 接缝处理技术的分析。在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时候,接缝施工工作在实施的时候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严格防治产生裂缝问题,在进行横向裂纹处理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接缝处理技术的要求,按照规范化技术要求进行裂缝的修补,根据公路施工等级进行材料的选择,从而提升裂缝问题处理的质量,接缝施工人员应该对设备以及材料进行检测,使其在投入使用时能够达到接缝施工的标准要求。接缝处理工作人员需正确进行技术的应用,全面提升路面压实的力度以及频率,尤其是对于一些裂缝问题频繁发生的区域来说,适当添加添加剂,可以保证路面的抗压能力,明确裂缝的处理步骤,按照步骤要求严格的实施工作,还需做好填土工作,提升路面的压实强度,科学合理进行裂缝问题的处理,使得接缝处理技术在沥青路面裂缝处理当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重要性。
2.5 试验路段施工技术的分析。沥青路面施工操作的时候不得在低于10℃气温下进行或者是雨天等过于潮湿的环境中施工,在施工时需要及时了解天气变化情况,根据天气变化情况科学的开展施工计划,尽可能在天气允许的情况开展施工操作,保证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的时候能够降低天气变化带来的影响。施工之前对材料供应厂家进行考察,使得监理人员在实际开展工作的时候能够进行考察,安排专业的人才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特别是在进行混凝土材料运输时,需要根据材料特点及时的和司机进行沟通,使其在运输的过程中能够按照材料质量特点进行,减少运输环节对材料质量的影响,在申报时应对沥青混凝土层实验路段,在施工操作之前能够选择适当的设备以及技术等。因此,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应该重视试验路段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针对技术的特点合理制定施工方案,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的考核,确保其在实施工作的时候可以拥有相应的技术支持,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1]。
首先,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投入使用的时候可以促进路面施工中的总体工程质量,但在施工的时候对于施工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要求非常高,所以在施工的时候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技术要点的分析,为总体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其次,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弥补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一些不足,降低传统技术施工当中开裂问题的发生,使得在使用公路时的安全系数可以得到提升,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投入,使得施工当中的安全系数的施工的时候可以得到提升。再次,该技术的合理使用可以使得公路路面在施工的时候对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处理,提升施工中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实施当中资源的浪费,降低施工成本,使得工程项目施工时整体效益可以得到增强[2]。最后,沥青混凝土路面与传统的路面时候相比,其抗滑耐磨性更高,能够更好地提升车轮在行驶时的抓地力,有助于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
4.1 施工材料质量达不到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应用的时候对材料质量要求特别严格,施工技术使用过程中的质量会受到材料质量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的时候因材料质量把控不足,导致道路工程质量很难达到整体质量要求,同时在混凝土材料存储的过程中对质量带来的影响也特别严重,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严格把控,大多施工单位在进行材料存储的时候未按照标准要求合理实施,施工材料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相关参数的准确性达不到标准,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操作的时候出现一些质量问题[3]。
4.2 混凝土浇筑结束后温度变化。公路路面施工时,沥青混凝土是施工中非常重要的材料之一,但在实际工作时,如果温度发生变化,将会导致混凝土的散热凝固受到影响,最终影响到施工技术的投入使用,混凝土内部温差的变化很难得到适当的控制,在实际使用时容易发生裂缝问题,致使路面的破损严重,使其在使用的时候整体安全性不高[4]。
5.1 混凝土材料配比的把控。施工单位在落实公路工程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对公路周边施工环境情况进行考察分析,清楚了解影响混凝土成型的相关因素,根据公路工程建设环境存在的差异,合理进行混凝土配比的把控,保证混凝土的配比可以按照现场实际施工需求落实,使其在投入使用的时候混凝土的配比能够达到标准要求。还需对混凝土当中含泥沙量进行把控,保证在开展工作的时候能够选用高质量的施工材料,不能只是为了降低施工成本而影响公路的施工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重视混凝土材料配比的严格把控,使得相关人员在进行混凝土配备的时候,可以根据配比标准进行操作,从而降低混凝土配比不合理对公路工程质量带来的影响。
5.2 摊铺技术的应用。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施工操作之前,需要对基层进行适当的洒水操作,使其的湿润度能够达到混凝土摊铺的标准要求,同时还需要做好混凝土坍落度,对整体的误差进行管理,保证误差在可控范围内,但是在实际摊铺操作的时候容易受到施工流程的影响,整体施工时会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隙,要想确保在混凝土初次凝固之前及时完成该项工作,操作人员需清楚了解该项工作的时间不能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否则会对道路路面的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威胁,不利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操作。相关部门还需对整体施工的厚度以及宽度等分别进行严格的控制,技术人员按照相关计算方法对其进行准确计算,保证配合工作能够高质量落实。
5.3 混凝土开裂问题的防治。裂缝问题在混凝土施工当中非常的常见,对混凝土结构工程建设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路面开裂不仅影响道路的美观,且会对行车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在沥青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容易发生开裂问题,需要对开裂部位采取措施,还应提前设置压力传感器,对其进行监控及测试,从而达到对混凝土开裂情况进行合理防治的目的。所以还要注意公路沥青混凝土施工时候的温度变化情况,尽可能减少开裂问题的发生,进而提升路面的整体强度,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能够有所保障。施工当中开裂问题的防治也是格外重要的部分,需要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根据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当中开裂问题的现状,科学进行防治措施的制定和应用。
引用出处
[1]黄佩.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2(19):13-15.
[2]韩亚雄.公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及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11):194-196.
[3]胡永书.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中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J].运输经理世界,2021(36):31-33.
[4]刘宏.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1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