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凋谢的塞上之花

2023-02-06 16:51:49白南南
百花 2023年11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应用价值

白南南

摘 要:绥德剪纸作为一项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其丰富的内容、奇巧和饱满的造型、精湛的剪工、深刻的寓意,无不彰显独具特色、独领风骚的艺术魅力,是千百年来绽放在黄土高坡上的一朵艺术奇葩。本文在介绍绥德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历史渊源及基本特点的基础上,论述绥德剪纸蕴含的传统民俗文化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绥德剪纸;民俗文化;应用价值

绥德地处陕北腹地,位于大理河和无定河交汇之处,是东西南北通路的交通枢纽,自古就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融之地,文明的碰撞使得它拥有“天下名州”的美誉。

绥德剪纸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劳作的绥德人为了憧憬富裕、向往美好的生活,而选择性运用普通的红纸片,创造出的包含人类艺术最基本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的作品。因此,绥德剪纸是最普及和最具有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之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也是陕北剪纸的一个重要流派体系。

一、绥德剪纸发展的历史渊源和地理背景

(一)绥德剪纸与陕北汉画像石刻艺术

绥德剪纸的起源大致与陕北汉画像石刻艺术的年代相近。从绥德县近年来出土的600多帧汉画像石中发现,其图样纹饰、人物形象、动植物造型和绥德剪纸一样朴实大气,采取外轮廓艺术、镂空甚少,都是写意或从观念出发的观念造型。可见,早在两千年前,人类就已经掌握了以影像作为物象形象技艺的表达技巧,继而创造了在各种材料(金银箔片、树叶、树皮、兽皮等)上镂空的艺术语言。从发展时间上看,考古学家发现的古代剪纸实物,将剪纸的源头追溯到中国人发明造纸术之后的南北朝时期,距今已1600余年。

(二)绥德剪纸产生的地理背景

地理学把陕西分成陕北、关中、陕南三个部分,其民间剪纸的地域风格差异性也是显著的。陕北地处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文化相对闭塞,其剪纸风格简练纯朴、粗犷奔放,农村大娘们就像唱信天游一样用大剪刀在彩色纸上自由自在地游走,宣泄的正是人们毫无拘束的原初本性。

二、绥德剪纸的基本特点

绥德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交通不便,文化相对封闭,绥德剪纸艺术较好地保留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习俗,加之绥德属秦汉上郡故地,历史上是陕北人文发祥地,因此民间剪纸风格质朴浑厚,造型上体现了秦汉时期的艺术古风,尤其是汉画像石刻艺术的洗练凝重、粗犷大气、块和面的效果突出、夸张变形幅度大、整体性强而又粗中有细的艺术风格。另外,这里的民居多为石拱或砖砌大窑洞,民间剪纸无论是室内墙花、顶花,还是大坐窗上的窗花、大月窗外贴的团花,都要“面大线粗”、色彩浓艳,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一地区的剪纸艺术别具特色,在“大块面”的主构图中,作为辅助的阴刻线,其剪韵润畅、剪痕如丝的细致度,疏密分布、曲直应用的精准度,刚柔相济、阴阳和谐的艺术性,是一般剪纸无法体现的。

三、绥德剪纸蕴含的民俗文化

“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利用物象谐音、寓意、象征来求祥颂福,这类作品在绥德剪纸中屡见不鲜,这也是民间美术惯用的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审美心理,蕴藏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表达了人们对吉祥、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过去,人们时常感到命运的拨弄,天灾人祸成为高悬在心里的巨大阴影,于是,勤劳的绥德人民便把谷满仓、猪满圈、牛羊成群、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和祝福都融入剪纸作品中。

(一)巫术剪纸

“诗圣”杜甫在《彭衙行》中云“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反映的便是一种剪纸招魂的习俗。过去的绥德由于地处边塞,远离皇畿帝乡,文化相对封闭,广大农村广泛流传的“招魂娃娃”,便是用作招魂祛病的巫术剪纸;“簸箕娃娃”是用于驱散阴雨天气的巫术剪纸,民谚云“大头娃娃簸簸箕,你把黑云簸过去”;“倒掉驴”是贴在村中大路旁树上的巫术剪纸,据说可止小儿夜哭;绥德当地流传巫术剪纸还有祛病、驱邪、镇宅、扫天、祈雨等类型,这些作品都是为了进行巫术活动专门剪制的。

(二)婚俗剪纸

“礼品花”“嫁妆花”“洞房花”“坐帐花”“团花”“角花”“儿女馍馍花”等剪纸在婚俗礼仪活动中普遍应用和广泛流传,这些表现喜庆题材的剪纸,统称为“喜花”。民谚有“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上炕一把剪子,下炕一把镰刀”等,都是绥德当地评价女红的标准。

绥德婚俗剪纸把男阳女阴的自然形象特征幻化为动植物等图形,群众普遍认同以文化图符表现女性和男性生殖器官。如表现女性的主要有莲花、牡丹、仙桃、凤凰、斗方、椒刺刺、狗牙牙等图案,表现男性的主要有翻天云头、富贵不断头、龙、狮子、蛇、鱼、石榴等图案,表现男女结合的有“二龙戏珠”“狮子绣球”“龙凤呈祥”“金鱼戏莲花”“蛇盘兔”等图案。同时,也有许多民谣相传,如“金鱼戏莲花,两口子结缘法”“石榴赛牡丹,娃娃生下一大摊”“蛇抱九颗蛋,子子孙孙千千万”“蛇碰金蛤蟆,生个胖娃娃”等,表现了男女相合、繁衍生命、生生不息的中国本源文化的寓意。

(三)葬礼剪纸

人去世后,殡葬队伍在最前面用“引魂幡”引路,棺柩上路,灵魂随之,沿路撒下“纸钱”来铺路引道;“犯七”者从家中至墓地插“犯七旗”,坟上插“犯七伞”,在纸火纸扎、灵牌香斗、寿衣寿鞋等物品上都要贴或绣上剪纸图样。葬礼剪纸主要有“鹅狗引魂”“驾鹤仙游”“麒麟送子”“生命之树”“富贵牡丹”“九狮同居”“暗八仙”等,都是用图符的形式祝愿亡者成仙升天,在天堂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并祈祷亡灵佑护后代,有民谚云:“头枕牡丹脚登莲,后辈子孙做状元。”

(四)年节剪纸

绥德剪纸的表现内容大多与节令相关。正月二十三是填仓节,祭祀仓、井、碾磨、水缸、天地、牛马王等神灵,将“鼠咬天开”“牛头马面”“长命百岁”“青龙白虎”等民俗剪纸贴于祖神、天地、粮仓、面瓮、牛圈、猪圈、鸡窝等处,祈求神灵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丁平安;五月端午,剪贴“五毒”(蝎子、蜈蚣、毒蛇、蜘蛛、壁虎),或将“鸡食五毒”“虎降五毒”等剪纸贴在门、窗、墙壁上,表示降妖除病的意义;八月剪“牛羊成群”“谷粮满仓”,祝愿秋天增收增产;十月一日寒衣节,生者惯用寒衣剪纸(衣、帽、鞋等样式),在坟地焚烧,以寄哀思;十二月剪“老鼠嫁女”,委婉地表达了农民消除鼠害的愿望;除夕剪“莲(连)年有余”“招财进宝”等,祈愿年年有余、财源广进。

四、绥德剪纸的应用价值

(一)绥德剪纸在动漫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发展,绥德剪纸艺术也有了一些新的改变:从静到动,从单一到多元,从中国到世界。动画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改变。《陕北过大年》剪纸动画短片,以时间为顺序,全面展示了陕北榆林腊月二十三到正月二十三期间具有代表性的各类民俗活动场景。本片以年俗为背景,将陕北唢呐、秧歌、民歌、童谣融入剪纸画面中,通过小孩的视角,以时间为主线,将祭灶神、买年货、杀猪宰羊、做年茶饭、贴对联、除夕守岁、拜年沿门子、闹元宵、跑旱船、踢场子、舞龙舞狮、打火塔塔、转九曲等陕北民俗活动予以详尽细致的动态展示,堪称一幅流动的“陕北年俗风情画卷”。这既是科学技术与民间艺术的巧妙结合,又是现代传媒手段与传统手工技艺的美妙融合,是新时代文艺的一种新的探索。可喜的是,《陕北过大年》荣获第七届伦敦国际短片电影节最佳动画短片奖,并代表陕西省参加金鹰奖角逐。

(二)绥德剪纸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绥德作为全国文化先进县,优秀传统艺术数量众多,其中绥德剪纸以其独有的魅力绽放出绚烂多姿的文化风采,是绥德具有代表性的省级非遗项目。以武燕为代表的传承人将绥德剪纸艺术与旗袍文化相结合,碰撞出了独特的文化魅力,不仅增添旗袍的文化价值,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和生命力,还能迎合当下人们对传统服装个性化、感性化消费的需求。不仅如此,绥德剪纸更大胆地与广告、舞台装饰、舞台服饰结合,实现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完美融合。

(三)绥德剪纸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

绥德剪纸老手艺遇上文创新元素。2022年6月,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官方特许产品“剪纸珍藏册”和剪纸“郡宝”摆台,由绥德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武燕巧妙运用剪纸文化与体育竞技项目创造性结合,经过精心的设计打造而成。“郡宝”整体采用阴阳结合手法,其中“郡宝”头顶的祥云用“阴剪”的手法来展现,可以进一步融入整体的画面,脸部镂空的地方用的是“阳剪”,使得层次分明、更加活跃,给人一种精神饱满、积极阳光的感觉,更融入了地方特色文化元素。进行文创改造,是非遗老手艺重新获得市场地位的重要手段,这需要老艺人的支持和配合,地方政府也应大力扶持与推动。设计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深入挖掘民间传统艺术的精髓,发扬本民族精神的风采,最终将设计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与当代年轻人喜爱的文具、滑板、手表、背包等产品相结合,设计出具有现代感的文创产品,同时为绥德剪纸找到一条更长远、更持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五、结 语

如果说绥德石雕是男人的艺术,那么绥德剪纸就是女人的艺术,绥德女人用一把剪刀一张纸,在纸转剪飞中,剪出了绥德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目前,綏德县从事剪纸的有500多人,形成设计、剪制、装裱、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小剪刀剪出大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服务文旅融合发展。

(绥德县文化馆)

参考文献

[1] 杨雨佳.陕北剪纸特征及艺术风格分析[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7(3):65-68.

[2] 杨雨佳.门窗上的陕北文化[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6:76-100.

[3] 朱维全.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图典[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86-98.

[4] 陈山桥.陕北剪纸[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1-23.

[5] 杨先让,杨阳.黄河十四走:黄河民艺考察记(上)[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30-55.

[6] 张芳.榆林剪纸的地域特色和发展现状[J].陕北文化研究,2014(41):62-67.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应用价值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小主人报(2022年6期)2022-04-01 00:49:38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中华建设(2019年7期)2019-08-27 00:49:30
皇天后土——山西民俗文化的生成
中华戏曲(2017年1期)2017-02-16 07:10:10
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价值探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9:22:17
口腔矫治器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41:33
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应用策略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18:57
科普教育在高中物理学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公共管理在税务行政管理应用中的价值
企业导报(2016年5期)2016-04-05 12:4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