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发,孙剑峰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上海 200135)
当人们在某一空间内漫步时,每走一步可看到不一样的风景的现象被称为“一步一景”。“一步一景”此前多用于园林设计中,将建筑、山水、植被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参观者在漫步中可感受到自然及人文景观的变化,品味“一步一景”带来的韵味。
随着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概念深入人心,“一步一景”也衍生为一种新生态绿色理念,多用于城市及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以不同风格的景致使有限的空间内开辟出层次分明的格局,扩大视觉冲击力,增强城市及住宅小区的观赏性,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
新标准下的住宅小区在遵循舒适性、环保性和经济性这三大基础规划原则后,与新生态绿色理念相结合。不仅建筑设计的模式及机制日渐完善,而且多样化地设计出具有“一步一景”理念的绿色化生态结构形式,满足了居民对于住宅小区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充分发挥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一步一景”新生态绿色理念的效果。
以往的住宅建筑规划更侧重舒适性的设计,而忽视其他功能需求。随着社会发展,住宅小区规划时,除基础功能作用外,会关注对当地区域的特色、人文等特征的调查研究,保障建筑设计的结构体系,践行“一步一景”理念,打造新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保证建筑设计功能的完整性,如景观区、休闲区、儿童区等,满足结构功能的多层次需求,以实现建筑设计功能的多元化。
在此基础上,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不断优化建筑设计理念、呈现形式和处理技术等,将建筑内容不断精细化,促进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有效性,使小区整体的品位提高,创造有效的绿色氛围,体现“一步一景”理念下地区的特色及文化内涵。
目前住宅小区在规划过程中融入“一步一景”的新生态绿色理念同时,还要确保住宅小区的绿化面积达到生态绿化的标准范围,合理利用空间。完善的绿化设计可以给住宅小区创造良好的气候环境,使居民生活在安全、安静、安心的环境中。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随之而来就是各种压力,追求精神层次的舒适已经成为人们购买住宅小区的衡量标准之一。除了基本的硬性要求之外,住宅小区环境的景观绿化是否美观、各类设施小品是否完善、道路规划是否合理等“软性”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开始从感官的视觉性、生活的便利性及居住的安全性等多方面追求精神层次的舒适性。
因此,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应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充分考虑人们日常的生活规律,使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标准满足当代人们的各项需求,提高居民对住宅小区满意度。住宅小区在营造充满绿意“一步一景”舒适居住环境的同时,逐渐完善公共设施与高质量的服务系统的配套,让居民的日常生活功能更便利,保障居民居住环境的舒适性。
住宅小区是居民生活的空间,规划设计要与居民的生活要求和习惯相契合,合理的空间规划可以使居民享受温馨、舒适的生活。
住宅小区可按照私密性将空间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隐私空间和隐私空间。公共空间即一、二级道路组成的小区干道和集中公共绿化绿地等,向所有居民开放,便于居民的人际交往、活动娱乐及放松休憩。半公共空间是供部分居民共同使用,有一定的公共性限制,用于部分居民人际沟通、娱乐休憩。半隐私空间指住宅楼幢间的院落空间,适合为幼儿提供娱乐活动。隐私性空间指居民的私有空间,如阳台和内院等场所。让居民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活动空间,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人们从要住高质量住宅小区的理念转变成寻求绿色生态、舒适便利的特色住宅小区。人们对住宅小区的选择标准从高质量变成了高舒适,从风格单一化变成了风格多元化。可以看出,从前几年的欧洲风格、北美风格、哥特风格、后现代主义风格,或近几年受到大家追捧的现代风格、苏式风格、简约风格等多元化设计风格可看出,人们在满足“一步一景”的高舒适绿色生态居住环境后,对住宅小区的风格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并成为购房时重要考虑的元素之一。
住宅小区多元化的风格可从外立面视觉效果提升楼盘的档次与知名度,也可体现地区的人文思想及自然特点,独立特色的住宅小区更是在人们心中有着较高的识别性与认同性。
以北京金地格林小镇为例,格林小镇是将北欧人的开放、简约等社会意识和呈现形态作为设计元素与“一步一景”的新生态绿色理念结合在一起来规划设计的北欧风情小镇。通过线性景观带创造一种开放的环境景观,将绿化设计多集中在一些孤立的点上,植被参考了四季气候的特点,建筑设计也与绿化设计相呼应,力保四季常青,简洁环保(见图1)。小镇内不同的主题乐园也分布在景观沿线,给居民带来“一步一景”的视觉体验,体现出北欧的特色人文风情。
图1 格林小镇景观设计
以深圳万科第五园为例,传统的中式住宅结构以木结构为主,在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上有先天不足。另外北方四合院的占地面积和南方围合院的采光通风等传统需求都无法满足现代化生活要求,因此第五园采取了折衷式,既保留传统建筑构件来作为装饰体现中式风格,又结合现在人的生活需求加以创造,如图2所示。
图2 深圳第五园别墅区
园区内虽然看不到传统的建筑形式,但在外观上采用了很多传统园林的要素,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粉墙、花窗、月洞、黛瓦,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园林的元素。同时,在材料的运用手法上也不断创新,即在处理“粉墙黛瓦”时,对黛瓦的样式及材质进行了创新,但是水墨的味道却还是“老样子”,看上去更加清新淡雅、黑白,在绿化、景观、小品及水景的设计上也参考了“一步一景”的新绿色生态理念,将传统园林元素融入其中。
住宅小区的设计布局对小区内住民的心理、生理及精神有直接影响,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住宅小区环境的舒适性变成了人们购房的衡量标准,因此规划设计“一步一景”的新生态绿色住宅小区也成为了一种趋势,可从以下三方面作为大方向进行规划设计。
1)适宜的小气候条件 小气候环境是人类和生物的活动所造成的小范围内的气候,包括温度、湿度、风等因素。人类活动能够影响小气候环境,同时人的活动也受到小气候环境的影响。通过组合、布置、修剪等把植物按照科学的配置方式和住宅小区风格相融的艺术手法组合在一起,搭配不同的水景景观,形成小气候环境的循环体系,调节住宅小区内的气温,增加空气湿度,用绿地和非绿地温差所产生的空气气流改善住宅小区内的气候条件与空气质量。适宜的绿植搭配不仅能美化住宅小区景观,还能有效地降低白噪声带来的居住烦恼,遵循“一步一景”的新生态绿色理念可提高住宅小区环境的舒适性。
2)完善的设施小品 景观小品作为景观设计中的点睛之笔,对住宅小区起到了美化的作用,设施小品包括了建筑小品、生活设施小品、道路设施小品等。设施小品虽在景观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其增加了室外空间对居民的吸引力,促进邻里交往,提高了居民生活的质量与环境的舒适性。像座椅等休憩设施小品应设置于居民活动场所,如广场、乐园、活动中心、公共服务设施附近等,增加居民在室外空间的驻足时间;像健身器材、卫生间等公共服务性设施小品,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有效提高了园林场所的使用率并满足不同居民的居住要求;像园灯、草坪灯等照明设施小品,白天对环境起到了点缀和美化作用,夜间起到了指示和引导的作用,使用功能和景观美化相结合,为住宅小区创造一个多层次、多色彩的舒适环境。
3)合理的道路规划 住宅小区应以具有引导车辆行驶和居民出行功能的原则合理规划设计路径路线,采用人车分流的环形道路,结合小区居民生活出行的需求,突出交通便捷和出行安全,采用曲线设计道路,从而增加小区内的空间感和观感上的美感,并达到降低噪声污染的效果。而且要根据住宅小区的占地面积、建筑分布和设施布局等情况布置停车场及出入口数量,不占用公共空间和消防通道。通过植物造景,即灌木、地被草皮、树木和花卉等结合,形成具有立体层次感的绿化带降低车速和分流车辆类型,确保行人、机动车及非机动车的出行安全。除基本的出入路线,也可以在住宅小区内加入环区健身跑道,隔绝密集的车辆和人群。不仅让住宅小区实现“一步一景”的新生态绿色理念,也让居感受“移步一景”的视觉效果。
人们已经不再过多关注物质水平,而是更多关注如何改善生活的舒适感,随着对“绿色”需求的不断增加,“一步一景”新生态绿色住宅小区作为满足需求而衍生的新型产物,将成为住宅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步一景”的绿色住宅小区也将成为城市的“日用品”。这将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所以在规划设计时设计人员要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创新,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用科学的手段做好技术更新,才能设计出更舒适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生态住宅小区,实现“一步一景”的绿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