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 彭冬梅 谭 力
水西醒狮队在长岭荔枝文化节表演
“咚咚锵,咚咚锵……”伴随着欢快的鼓声节拍,一场别开生面的醒狮文化讲座,正在广州市黄埔区长岭街道古色古香的水西崑山祖祠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广东醒狮传承人正在亲授醒狮基本技艺。醒狮高腾低落、跳跃腾挪……让参加醒狮文化讲座的群众看得如痴如醉,在寓教于乐中感悟和传承醒狮文化。
水西醒狮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世世代代水西村民心中的文化图腾。谈到水西醒狮文化从衰落到重新焕发生机的过程,长岭街道水西社区的村民感慨万分,“要特别感谢市、区人大代表给力,我们水西醒狮文化才能更好传承和发展”。
水西醒狮队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前些年,社区原有的两支醒狮队濒临解散。2022年7月,在“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中,水西社区醒狮队队长钟伟光向接访的人大代表反映了醒狮队面临缺乏专业老师、后继乏人等困境。在区人大常委会长岭街道工委的组织下,市、区人大代表深入调研、实地考察,精准诊断出水西醒狮面临的三大瓶颈问题:一是全职队员少,人才断档严重,发展后劲不足;二是缺乏名师指导,专业资源投入不够,专业性有待提高;三是表演内容同质化,社会影响力小,对青少年吸引力不足。
经过深入调研,人大代表立足各自工作岗位,从不同角度为醒狮文化的传承发展建言献策。有代表建议,唤醒全社会对醒狮文化的爱护意识,既要“引进来”,通过融入现代元素,吸引年轻人主动了解、接受、传承醒狮文化,又要大胆地“走出去”,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参与同台竞技。有代表提出,要结合年轻人的特点,站在广州岭南城市文化的高度上推广文化、教育青年,营造居民群众热爱广州、熟悉广州的良好社会氛围。有代表提出应厚实非遗文化传承人员储备,把长岭醒狮文化基地与“黄埔红”岭头红茶创意园、长岭国家登山健身步道、长平东江纵队纪念植树公园等项目融合打造成长岭特色非遗文化品牌。还有代表提出要促进学校醒狮兴趣班与水西醒狮队结对合作,引导本地学生热爱醒狮、学习醒狮,充实醒狮文化传承后备力量。
在建议献策的同时,人大代表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利用各种平台反映居民需求意愿,并积极为醒狮队争取更多资源支持,用醒狮激发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珍视,让沉淀在居民记忆中的历史文化走进群众中、融入现代化城市生活。在市、区人大代表的助力下,长岭街道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狮舞东方·奋进馆”,并以此为平台开展特色文化讲座10余场,成为了新时代开展市民教育和文化活动的延伸场所。街道目前已向辖区和来穗青少年儿童开展了3期暑假醒狮文化培训,有计划地培育水西醒狮队伍,共覆盖200余名青少年儿童,醒狮已逐渐成为当地青少年儿童强身健体、振奋精神、发展课余爱好的新时尚。截至目前,水西醒狮队共开展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80余场,覆盖人群超过3 000余人。水西醒狮多次亮相在国内外重要场合,斩获10余项国际级大奖,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黄埔区长岭街道一张靓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