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性研究
——以2019年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为例

2023-01-29 01:24:40邓浩仪邓年勇张军朋曾永顺黄朝阳张润生
物理教学探讨 2022年12期
关键词:新教材适应性习题

邓浩仪 ,邓年勇 ,张军朋*,曾永顺,黄朝阳,张润生

1.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广州 510006

2.重庆市大足田家炳中学校,重庆 402360

1 背景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与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1]。2019年秋季学期起,部分省份的高一年级开始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性会影响到物理核心素养的落实。因此,进行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性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性是指教师在面对新教材的新内容时,适当调整自身的教材观和教学观,合理地使用新教材中的内容,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并进行有效教学的程度。

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教材是全国范围内使用面较广的教材,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先进理念[2]。基于此,本研究以使用人教版教材的高中物理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追踪了解教师对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以下简称为新教材)的适应情况及使用困难,提出改善的建议,以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研究问题

(1)高中物理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现状如何?

(2)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新教材教学的时候遇到了怎样的困难?

(3)如何改善物理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性?

3 研究工具

参考与教材适应性相关的文献[3-5]后,同时结合课标和新教材的特点和新增内容,制订了《高中物理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性研究——以2019年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为例》问卷,辅以专家审阅保证结构效度,然后进行初测和复测,对不恰当的题目进行修改,根据专家和被试教师的意见确定最终问卷。最后,将数据以Excel文档录入,并导入SPSS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结合访谈对数据进行解释。

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收集教师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学校、教龄、学历、职称和培训次数,主要为选择题和填空题。

第二部分的设置是为了了解高中物理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性,从新教材的认识层面、新教材的使用层面两个方面入手。其中,新教材的认识层面包括教师对新教材设计意图的适应性和各部分内容的适应情况两个指标;新教材的使用层面包括备课和教学两个指标。共25题,其中1题为多选题,用于了解教师对新教材内容的处理方式,其余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最高分5分,最低分1分,得分越高,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性越强。

第三部分的设置是为了了解高中物理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遇到的变化、困难、需求以及建议,主要为多选题和主观题。

4 调查结果及分析

经检验,最终问卷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969,说明问卷具有可靠性;KMO值为0.959,Bartlett值为 5343.571(p<0.05),说明问卷效度较好。

4.1 被试总体情况介绍

本次问卷在广东、重庆一直使用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的学校中派发,在样本选择上注重了教师的学校、教龄、学历等的分布,尽可能保证样本的广泛性与代表性。总共发放问卷269份,有效问卷240份,无效问卷29份,问卷有效率为89.22%。

如表1所示,研究对象涉及广东、重庆各类学校的各级教师,被调查的高中物理教师大多数为男性,所属学校类型分布较为均匀,教龄在11~20年的较多,占比为37.92%,学历只有本科与硕士研究生及以上,职称大部分为一级教师与高级教师。教师们参加县级与市级的新课程培训的每人平均次数约为1至2次,但国家级和省级新课程培训的平均次数均不足1次。

表1 被调查教师的基本信息

4.2 高中物理教师对新教材适应性的表现

高中物理教师对新教材适应性的总体表现如表2所示,各个二级指标的均值均在3.5以上,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较为良好,处于中上水平。

表2 高中物理教师对新教材适应性的总体表现

(1)教师对新教材的认识

高中物理教师对新教材设计意图的适应性均值为3.93,对各部分内容的适应性均值为4.24。新教材在栏目设置上作了很大的改动,但是也有沿用旧教材中的部分经典内容[6],所以大部分教师(67.92%)对各部分内容呈现方式能够较好地适应,对新教材设计意图的适应性处于中上水平,仍有30.83%的教师对其是一般领会,3.33%的教师不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或理念,还有待提高。

教师对新教材各部分内容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性[3],其结果如表3所示。从整体上看,除了部分栏目存在极少数的不赞同情况以外,教师对新教材的新知识生成过程的设计、内容、各类栏目的评价总体上趋于“比较赞同”和“非常赞同”。

表3 高中物理教师对新教材各部分内容的评价

(2)教师对新教材的使用

在开始使用新教材后,75%的高中物理教师每天的备课时间较之前相比增加很多,而且有86.25%的教师会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详细情况如表4所示,82.92%的教师使用较多的新教材内容是“复习与提高”中A组和B组设计的习题,帮助不同层次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81.25%的教师会演示“演示”栏目的内容;80.83%的教师会让学生对“实验”“做一做”“思考与讨论”栏目进行探究与讨论,而利用“练习与应用”的习题进行教学的教师是比较少的。

表4 高中物理教师对新教材各部分内容的处理

教材内容众多,教师如何组织教材内容是教材编者和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图1数据显示74.58%的教师是对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进行补充或替换,69.58%的教师则是补充或延伸教材中的某一物理知识,这表明教材中的部分知识内容还未能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另外,54.58%的教师会改变教材某一节内容的顺序,37.08%的教师会改变教材章节的顺序。这表明,总体上大部分教师会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前提来使用教材。有16.25%的教师没有改动,完全按照教材内容和顺序进行教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这部分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

图1 高中物理教师对新教材内容的处理方式

4.3 高中物理教师使用新教材遇到的变化与问题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高中物理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性比较好,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变化与问题。

如图2所示,在遇到的变化方面,教师感受变化最大的是教学方式的变化,其次是教学评价方式的变化,这说明新教材在一定的程度上引导教学方式改革,让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情境式教学等,从而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同时,教师开始关注教学评价方式的改变,通过进一步访谈发现,教师认为不能再“唯分数论”,而是要实现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图2 高中物理教师使用新教材遇到的变化

如图3所示,在遇到的问题方面,60.83%的教师所处的学校教学设备跟不上新教材的要求。经访谈,一些学校的实验条件并没有很好,部分实验器材不具备让所有学生都能动手完成的条件。44.58%的教师认为,新教材处于试验期,还不完善,这说明新人教版教材还有改进的空间。39.17%的教师认为自己不能很好地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意图,一方面是由于培训的次数较少,另一方面是配套的资料较少,教师很难有参考与借鉴。

图3 高中物理教师使用新教材遇到的问题

4.4 高中物理教师使用新教材的需求与建议

如图4所示,关于新教材的培训,72.92%的教师希望能了解教材中探究活动的教学方法,66.25%的教师希望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50.83%的教师希望了解教材中新增内容的教学,49.17%的教师希望了解教材开发的知识。在其他方面,教师希望可以多举行相关的培训活动,深入讲解新教材和旧教材的不同。可见,教师对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的需求是比较大的。

图4 高中物理教师希望在新教材的培训中多了解的内容

问卷的最后设置了一道主观题,目的是收集教师们使用教材后对教材的修订建议。大部分教师对教材都持有肯定的态度,但同时也提出了个人建议,这些建议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是习题、实验、章节顺序和教学资源的建议。

在习题方面,教师表示“希望降低习题难度,特别在计算方面”“增加一些基本的题目和模型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思维建模”。

在实验方面,教师希望“多一些常见的可实施性高的实验,多提供一些实验案例,特别是符合实验条件学校的实验案例”“希望省里面统筹提高一下各高中学校的硬件、实验设施等”“实验部分建议多展示实物图,少画示意图,很多学生没有见过实物,看示意图很困难”“演示实验多设计几种方案,满足不同层次的学校”。

在章节顺序方面,教师看法比较不一致,部分教师认为新教材的顺序比较合理,也有教师认为有些顺序需要调整,方便教学。争议比较多的是电磁感应、能量、动量三个部分,如动量调整为必修。

在教学资源方面,很多教师都提出了增加配套相应资源的建议,如“多提供实验视频资源和教学图片资源”“多些配套的视频或动画资源”。

5 研究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高中物理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性研究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高中物理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性较好,处于中上水平。总体来看,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情况较好,其中对新教材的内容和备课层面的适应情况较好,对新教材的设计意图、理念和教学方面的适应情况还需要继续改善。

第二,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的困难主要是设备与资源问题。大部分教师所在学校的教学设备跟不上新教材的要求,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动手实验。其次,教师可以参考的资源较少,如可以参加的新教材培训渠道、配套的教学图片资源等。

第三,新教材得到教师肯定,但仍有改进的空间。根据访谈和问卷中教师的反馈建议,可以看出新教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科技应用方面更贴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更容易联系生活,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在习题、实验的内容方面有待改进。

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以下相应建议:

(1)教师需要提升获取与整合资源的能力。教师普遍反映可参考的资源较少,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开发身边的资源,了解多个版本教材、教师用书等资源,对适合自己教学的资源进行整合与完善,对教材进行多次开发与创造性使用。

(2)提供多种形式的新教材培训渠道。学校领导、相关的教育管理部门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新教材培训,让专家分享经验,同时提供培训的回放,让教师在空闲时间可以进行观看。

(3)教材可以继续充实教学辅助资源。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暴露出部分问题。教师们反映较多的是关于教材习题和实验方面的设置,习题的设置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分层和调整难度,实验的设置可以提供多种方案和增加实物图,以备教师备课和教学时进行参考。

猜你喜欢
新教材适应性习题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地理教育(2022年10期)2022-09-29 09:23:56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34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中国外汇(2019年23期)2019-05-25 0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