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3-01-11 01:14:34许龙英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
财会学习 2022年36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校企育人

许龙英 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4G和5G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飞速发展,会计职业、会计岗位工作能力需求、会计人才市场需求都在发生变化。市场对于具有管理思维、创新意识、熟悉业务的复合型财务人员的需要不断增加,而对于简单会计核算人才的需求逐步下降(诸如会计核算等流程化简单工作逐渐被智能软件、智能机器人所取代),市场的变化正倒逼着会计职业教育的改革。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到:推动学科发展和学历教育改革,要按照“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思路,优化会计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完善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所以财务人员转型已是迫在眉睫,并注重培养财务人员预测前景、控制和评价经济活动以及参与决策的能力,需要业财融合,要把财务管理的理念渗透到业务管理的过程中,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更高要求。

一、研究意义

(一)紧盯会计行业发展动态,积极推动会计人才培养的转型

紧盯会计行业发展动态,积极推动会计人才培养的转型,适应企业管理更加注重“业财融合”的实际,使会计人才的培养更具针对性、更加贴近企业实际。有助于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会计职业需求和职业发展相对接。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社会能力、岗位操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组织灵活的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教育活动的组织,并于第一课堂有机互动,发挥三课堂立体化育人作用,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

(二)正视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努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改革

正视大数据、电子发票、云技术等信息技术不断渗透会计行业的实际,紧跟会计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变化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对于信息化背景下会计人才的培养具有指导意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建立线上互动课堂,并借助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技术引入人才培养过程,也是在进行“互联网+会计”的现代会计职业教育改革探索之一。

(三)引入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不断助力提升专业教学的水平

信息化将促进第一课堂资源的泛在化,提升第一课堂学习效率,并使得教学评价与诊断更加科学有效,有助于第二、三课堂活动设计与组织更加具有针对性,并与第一课堂教学产生良性互动。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活动一方面引入企业场景、文化氛围及企业真实业务等有助于学生内化第一课堂所学知识。同时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会计人才需求也通过第二、三课堂的传导进校园,进而形成有助于信息化背景下会计人才的培养。

(四)开展多元化“三课堂”联动,成功造就学生创新管理的意识

“三课堂”联动,有助于学生适应互联网时代泛在学习形式形成自我学习习惯,并通过自我管理进而锻炼培养学生创新与管理意识,也通过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的引入以及职场范围的营造也有助于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二、特色创新

第一,以“熟业务、善管理、复合型”的会计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三课堂联动、立体化育人”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对接会计职业人才需求,联合行业龙头企业深度融合,开展会计现代学徒制试点。第一课堂以信息化教学改革为核心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第二课堂借助“教师工作坊”“学会”等平台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能力,重点做大会计技能、财务咨询与服务、统计调研工作坊、专业服务管理团队、ERP沙盘学会、税务学会等,大力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学科竞赛和专业技能文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第三课堂做好现有企业办事处和校外实践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新增企业办事处引进企业项目、开展实践项目,引导学生自主创业,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如图1所示。

图1 “三课堂”联动图

第二,在第一课堂建设方面坚持“业财融合”的理念,以信息化为手段,根据会计职业发展需求为依据改革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丰富课程资源、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紧盯未来职业发展趋势,根据会计职业发展需要增设与互联网支付、新媒体、云技术等有关的课程。同时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不断丰富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重点突出信息化资源的使用。以精品课程《企业财务会计》为基础并带动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积极建设在线开放课程。以高考对接的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建设为基础,不断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上突出会计专业与生产业务的融合,实现课程与会计岗位内容的对接。课程考核上突出过程性考核,针对课程不同实施差异化考核,以会计职业能力为标准进行课程考核。

第三,在第二课堂建设上一方面强化核心教师团队,另一方面培养骨干学生团队;以两个团队建设强化教师工作坊和学会等第二课堂建设。总结经验积极提升会计技能、财务咨询与服务、统计调查教师工作坊带动效应的基础上新增“新媒体营销工作坊”。让第一课堂教学延伸第二课堂中,通过项目工作、技能竞赛、真账实操等活动打造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学习氛围。积极发挥专业助理服务团队及各类学会等组织,引导学生在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过程中得到更多的锻炼,进而实现全面提升。

第四,在第三课堂建设上,紧密校企联系,将职场场景、职业需求引入专业实践教学,打造“共建、共享、开放型”的现代财经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做好校内办事处,发挥其在联系校企双方的积极作用,引入企业真实业务、扩大服务学生面。校企共同参与实训基地建设以保证实训基地能够紧密对接企业、实训项目与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相对接。进一步完善实训基地的管理运行制度,形成共建、共享、开放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促进校企协同育人和协同科技创新。结合专业特点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开发虚拟仿真实训项目,为人才培养营造逼真的工作场景。同时进一步扩大“教学工场”“教学基地”等校外实训基地,保障专业实习效果。

三、研究目的

其一,通过项目实施,真正发挥三个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打通三个课堂之间的联系,实现三课堂有机互动,营造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教学氛围,为熟悉业务、善于管理、富有创新意识的现代会计专门人才的培养提供条件。

其二,通过三课堂的有机互动,使学生所学、所练都更加接近企业场景,真正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灵活并富有内涵的第二和第三课堂的打造进一步推动校企融合,构建使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发挥企业在企业文化、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创新意识、就业等方面培养的优势,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其三,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推进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互惠共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等方面建设,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会计专业。坚持差异化人才培养、建立立体化育人机制,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社会能力和发展能力,最终能够培养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符合会计职业需要,适应业财融合需要的会计技术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四、实施路径

第一,开展会计职业发展与会计专业发展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互联网+”“云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发展对于会计职业生存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研究未来会计职业演变趋势及职业人才需求情况,整体上为高职会计专业特色建设提供指引。

第二,建设信息化教学团队、推进课程教学创新、打造立体化课程资源、构建课程思政教育生态等几方面加强第一课堂建设。将翻转课堂教学、蓝墨云班课和精品在线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入第一课堂,推行无纸化考试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改革,将课程思政目标与思政内容进课标、进入课堂。

第三,紧密联系第一课堂和第三课堂,积极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继续做好会计技能、财务咨询与服务和统计调研工作坊等在学科技能竞赛、开展企业项目和真账实操等工作,实现与第一课堂的有机互动,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强化专业服务管理团队、ERP沙盘学会、税务学会等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组织的管理,不断规范运行,以规范化的制度和企业运营的模式,让学生在不同的组织中学会社会生存与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

第四,新增办事处,扩大用易办公事相关业务,发挥办事处在校企协同育人中的作用。增加学生参与办事处相关工作人数,让更多的学生直接体验企业实际工作,增强对企业文化、职场规则、职业精神的理解和感认识。通过第三课堂进而弥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实现三课堂的有机互动,发挥三课堂的整体优势,全方位的育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如图2所示。

图2 “三课堂”建设图

第五,推进现代财经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双师队伍建设等进而保障“三课堂”联动的实现,进而达到立体化育人的目的。紧密校企联系,将职场氛围、职业需求引入专业实践教学,打造“共建、共享、开放型”的现代财经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做好现代教学中心、财经书苑、基地氛围建设等项目,营造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实践条件和文化氛围。进一步完善实训基地的管理运行制度,形成共建、共享、开放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促进校企协同育人和协同科技创新。结合专业特点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开发虚拟仿真实训项目,为人才培养营造逼真的工作场景。同时进一步扩大“教学工场”“教学基地”等校外实训基地,保障专业实习效果。双师队伍建设方面建设工作坊教师、科研、课程等团队,实现新老教师传帮带,发挥团队优势,进而保障课堂教学的有序运行。同时积极引进和规范管理兼职教师团队,加强专兼职教师互动交流,打造一支政治站位高、专业技能过硬的专兼职师资团队。

结语

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落实现代化教育新政策,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对当前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学生实践性教学,注重建立会计专业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具备专业素养的师资队伍,与企业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推进“三课堂”联动,发挥三课堂各自优势,并实现三课堂有机互动,构建立体化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模式,最终实现立体化育人,提升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校企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校企合作五反思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对外经贸(2014年1期)2014-03-20 13:58:19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