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工程建设风险与保险对策

2023-01-11 20:01:56王诗兰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责任险工程质量损失

王诗兰

(中国水利工程协会,北京 100055)

水利工程普遍具有投资规模大、施工周期较长、工程技术及工艺复杂、受自然因素限制较多、社会影响较大等特点,故其在全生命周期内面临的风险因素种类繁多,出现工程损失的概率较大,因此,水利工程相关参建单位需要从识别风险点入手,加强风险控制意识并合理运用风险防范手段,从而保障工程项目如期顺利的实施[1]。 本文将从风险角度,浅谈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主要风险因素,以及如何利用保险方式优化风险分担机制,为水利行业相关企业提供相关参考思路。

1 水利工程建设风险因素

风险的分类可以加深对风险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企业制定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措施。 一般传统水利工程项目的主要风险源可分为外部风险、内部风险和其他风险。

1.1 外部风险

1.1.1 自然环境风险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泥石流等,将直接威胁到工程项目;气象灾害,如暴雨、大雪、雷击、特大风暴潮等,给施工造成延误和损失。 这些灾害发生的频率很低,但一旦发生,其影响范围之广、损失程度之大,一般超出人们的预期,由此造成的损失往往超过承受主体的实际承受能力[2]。

恶劣的现场条件,如高空作业、地下或水下作业,项目地交通不便利、工程地质条件差等对水利工程项目造成危害的风险。

1.1.2 政策或市场风险

政策风险:如水利行业政策、投融资政策、税费政策变更等风险。

市场风险:投资的增减、市场波动、人工费用、建筑原材料费用上涨等多方面的影响,造成的成本大幅增加的风险。

1.1.3 企业经营风险

资金短缺风险:投标阶段报价失误、资金筹措方式不合理、成本超支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资金短缺风险。

资金流动性风险:工程工期和预算突破计划、业主的支付能力、履约能力、授信额度变化等风险,施工企业每年缴纳的各种保证金投入总量较大,回收周期长,造成资金回笼慢等风险。

1.2 内部风险

1.2.1 工程勘察设计风险

工程勘察设计风险包括:前期在工程勘察中对水文的判断与推测不准,对地质条件的勘探摸底不够,设计方案不合理,设计标准运用不当,设计错误或有缺陷,设计变更等。

1.2.2 工程建设风险

a. 人员过失风险。 现场施工组织不合理,管理层人员决策过失,施工现场人员未按照方案设计、标准施工,或操作不当、偷工减料等,现场监理人员未对现场施工进度进行全过程监理,项目质量检测人员失误等。

b. 施工设备风险。 施工现场机器设备使用、保管、维护不到位,出现设备故障、丢失、安装失误等。

c. 安全生产风险。 施工现场和作业区有发生高处坠落、出点、坍塌、机械伤害、火灾、车辆伤害等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d. 环境污染风险。 施工企业生态保护意识匮乏,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废水以及未及时处理有害垃圾等对环境造成破坏的风险。

1.3 其他风险

工程质量潜在缺陷风险,主要是指影响建筑安全的质量风险,通常分为三种:影响建筑安全的质量风险,如:地基产生超出设计许可范围内的沉降,或沉降不均匀等造成的主体承重结构部位出现影响结构安全的变形、裂缝、破损、断裂等安全风险[3];影响使用功能的质量风险,如:建筑物外壁或外墙面坍塌、脱落。 管道堵塞、电气管线、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缺陷;影响环境及健康的质量风险,如:未按要求使用环保建筑材料致使有害成分超标、潜在的质量事故对周边生活环境或自然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等。 这些风险一般出现在工程完工之后,将对工程使用过程中是否安全、耐用产生很大的影响[3]。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环境复杂,施工条件多变,参建各方即使使用了常规的质量管理手段、工程技术手段等控制或规避已知的风险,依然无法避免灾害的发生,这时保险可称为工程项目风险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

2 保险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2.1 减少风险的不确定性

风险具有不确定性,这包含了风险事件的发生与否的不确定性、发生时间地点的不确定性、发生原因和损失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导致工程项目相关方在按时保质保量承接项目的同时,也要承担风险与损失的巨大心理压力[4]。 通过投保相应的保险,可以将工程建设项目中的风险直接转嫁给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根据工程数量、工程总造价、工程设计等方面的要素对整个保险额定范围进行全面的测评[5]。 通过大数定律等原则,对承保项目期望损失作出比较准确的评估,通过加强事前风险识别与防范、事中参与规范性管理、事后应急预案快速启动等方式,参与到施工项目全过程中,从而大大降低不确定性的影响。 而参建各方也可以通过保险方式,取得保险范围内发生风险的直接赔偿,从而保证当风险发生时,企业损失可降到最低[5]。

2.2 保障财务的稳定性

保险的经济补偿活动过程,既是风险的集合过程,又是风险的分散过程。 换而言之,就是通过保险的方式,将众多投保人所面临的较为分散的风险集合起来,当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又将少数人遭受的风险损失分摊给全体投保人,通过保险补偿或赔付行为分摊了损失,从而保证了企业经营稳定,为工程参与各方提供信心,为后期加大工程投入、合众之力确保项目资金充足,提供坚实的财务稳定性保障[4]。 与此同时,利用保险公信力强、资金充足、费率低和手续便利等优势,也可帮助企业节省工程融资成本,盘活流动资金,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企业高效发展。

2.3 提高风险的预防性

工程保险发展到现在,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拥有了一些“公益”色彩。 比如环境污染责任险、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保险公司作为第三方参与到承保方项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与监督中,规范工程各方主体行为,提高建设工程项目参与方的风险管控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同时,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防范化解社会矛盾,减轻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政府等在事故发生后的救助压力;也有利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3 主要保险对策

3.1 外部风险对策

3.1.1 自然环境风险对策

因发生洪水、飓风、地震、海啸、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风险,可通过巨灾保险制度有效分散风险[2]。 我国部分地区已开启对洪水、台风等巨灾保险机制的探索,如广东、四川、云南、浙江宁波等地陆续开展了不同模式的巨灾保险试点。

除此之外,还有目前市场上较为成熟且应用较为广泛的建筑工程一切险和安装工程一切险。 该险是集财产损失险与责任险于一体的综合性保险,承保了在整个施工期间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物质损失,以及被保险人依法应承担的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6],通常附加第三者责任险。 建筑工程一切险承保范围较广,能够有效应对种类更广、情况更为复杂的工程建设风险,为建设工程提供综合、全面的保险保障作用。

3.1.2 企业经营风险对策

资金流动性风险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 在国家大力倡导下,建设施工领域已逐步引入保证保险机制。 目前,通过保证保险可以涵盖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合同履约、工程款支付、质量保修、农民工工资支付等各个阶段和环节。 如工程履约保证保险包括投标保证保险、履约保证保险、支付保证保险等子险种。 这些金融保险品种通过交纳少量保费获取保函,减少了施工单位的巨额资金占用,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

3.2 内部风险对策

3.2.1 人员过失风险对策

职业责任风险的存在不以人们的工作意志为转移(故意或恶意行为除外)。 它虽然由人为原因所致,但与自然灾害等风险一样,也有着存在的客观性、发生的偶然性的特征[7]。 人们对于职业责任风险,除采取各种预防措施进行积极防范并加强工作责任心以外,还应当采取某些防范措施(如职业责任保险)以转嫁或分散、控制风险,避免纠纷和利益损失,保障第三方的经济权益不受损害。

专业技术人员因职业上的疏忽或过失致使合同对方或其他人遭受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可以通过职业责任险来分散化解。 除了传统的律师责任险、医师责任险以外,保险公司也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领域造价企业、施工企业、建设监理单位和质量检测单位等推出了专属的责任保险产品,提供了有效的人员过失风险的保险对策。

除此之外,企业可以投保雇主责任险作为工伤保险的补充。 雇主责任险不仅可以弥补工伤保险的不足,还可以作为降低工伤申报率、减少工伤纠纷、增加员工福利等的手段。

3.2.2 机器设备风险对策

施工过程中需大量机械设备,企业可以通过购买财产一切险和机器损坏险来减少损失。 财产一切险主要可以保障因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以及突然和不可预料的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机器损坏险主要可以保障被保机器设备在工作、闲置或者检修保养时,因为突然的、不可预料的意外事故所导致的物资损坏或灭失。机器损坏险与财产险有所不同,二者在保险责任有着良好的互补性,二者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因此机器损坏险通常与财产保险同时投保,以求得完备的保险保障。

3.2.3 安全生产风险对策

安全生产保险主要分为:工伤保险、意外伤害保险、雇主责任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2021 年9 月,新安全生产法正式实施。 其中明确规定“属于国家规定的高危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同时还配套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规定企业投保安责险之后,保险机构必须按照相关要求,为投保企业提供事故预防服务,且费用从保险费中计提。对企业来说,安全生产责任险制度同时具备风险保障和事故预防两大功能,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就相当于在安全管理的基础上为事故预防增加了一道新的安全生产防线。

3.2.4 环境污染风险对策

环境污染事故的频繁发生和公众环境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给水利建设施工现场相关企业在“绿色施工”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部分地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逐步进入“强制时代”。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8]。 该保险不但可以为企业投资者分散环境风险,避免由于意外的环境污染事故遭受损失,同时通过保险公司承保时的调查评估和费率浮动等手段,可以有效促进环保工作的开展。

3.3 其他风险对策

工程质量潜在缺陷,是指建设工程在竣工验收时未能发现的,因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等质量原因造成的不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工程建设标准和合同要求,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工程质量缺陷[9]。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购买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IDI)来化解由于建筑工程潜在缺陷所引起的主体结构发生事故造成的建筑物物质损失。 保险公司将按照合同约定,承担由此引致的修理、加固和重建的费用。

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是近年来国家在政策上大力推进的工程保险险种之一,它通过引入独立第三方作为质量风险管理服务机构(TIS)参与到工程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控、风险管控,对潜在缺陷风险进行辨识、评估、报告、提出处理建议等,以有效防范和避免各类质量事故发生。 目前,IDI 在国内发展态势良好,正逐步成为强化现有工程质量保障体系,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工程质量潜在缺陷风险的重要管理工具。

4 结 语

水利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参建各方不应抱有侥幸心理。 当前,保险除发挥应有的事故赔偿作用之外,更多的是要发挥事故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的主动作用,以独立的第三方参与到工程质量管理全过程中,提供风险评估、事故隐患排查、安全生产培训、防灾防损提示等增值服务,对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的风控流程设计可提供指导和咨询。 只有整个行业提高风险控制意识,重视工程质量管理,加强风险防范,才能更好地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长远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责任险工程质量损失
少问一句,损失千金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胖胖损失了多少元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玉米抽穗前倒伏怎么办?怎么减少损失?
今日农业(2019年15期)2019-01-03 12:11:33
环境污染责任险对企业利好还是利空?
能源(2017年5期)2017-07-06 09:25:54
一般自由碰撞的最大动能损失
湖南省农机安全互助保险费率表
时代农机(2013年4期)2013-09-21 08: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