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群
近几年,被一些商家宣传为零蔗糖、零乳糖、零胆固醇的“植物奶”,成为市场新宠,火热了起来。实际上,植物奶并不是新的产品,而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叫法,是旧概念炒作起来的新概念。人类饮用植物奶的历史已有几个世纪,比如人们常喝的豆浆,堪称是植物奶的“老前辈”。对于植物奶,人们并不陌生,如燕麦奶、大豆奶、核桃奶、杏仁奶、腰果奶、开心果奶、椰奶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植物奶。但是,植物奶虽然称之为“奶”,其实并不含有“动物奶”的成分,均属于植物性蛋白饮料。
众所周知,只有哺乳动物才能产奶,植物根本就没有“奶”,所以“植物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奶”。实际上,植物奶的制作流程是先将豆类、谷物、坚果等含有一定蛋白质的植物,经过浸泡、破碎、磨浆、均质、过滤、杀菌等工艺,在取得的液体中再添加食品辅料和食品添加剂,加工制成的一种浑浊型乳状饮料。植物奶看起来以及喝起来都有点像奶,但实际上与奶无关。
虽然植物奶的外观和口感与牛奶相似,但并不等于就是高蛋白饮料。其实,植物奶的营养成分和牛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研究显示,植物奶的蛋白质含量通常在0.6%~1.0%,远远低于牛奶(3.0%左右)。并且植物奶的蛋白质质量,以及钙、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D、E等营养素的含量,远远低于动物奶。因此,有些人选用植物奶来替代早餐中的牛奶,认为饮用植物奶也能补充蛋白质,这种想法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此外,研究发现,一般植物奶都不能提供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而牛奶中的各种氨基酸不仅含量高,而且和人体内的氨基酸结构较为接近,易于消化吸收,因而营养价值也更高。总而言之,植物蛋白无法替代动物蛋白,尤其是对于生长发育中的儿童青少年,補充足量的动物蛋白质尤为重要。如果对于牛奶没有不良反应,还是喝牛奶更有利于多种营养的供应,植物奶根本不能替代牛奶。
再则,通常大多数植物奶在制作中都添加了果葡糖浆或甜味剂进行调味,尤其是白砂糖的添加排名靠前。根据食品标签中的数据计算,若是喝一瓶(500毫升)植物奶,就等于摄人了40克左右的糖。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膳食指南均建议,每人每天摄人的添加糖最好是低于25克,最多不要超过50克。由此可见,喝一瓶植物奶,每天摄取的糖就超标了。
植物奶不仅替代不了牛奶,而且也不能预防肥胖。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同等热量摄人的情况下,奶类食物是不容易使人发胖的。相反,含有添加糖的植物饮料却会促使人体发胖。因此,在预防肥胖方面,含糖的植物奶相对于纯牛奶,是劣势而不是优势。同时,还有人指望饮用植物奶来补充膳食纤维。实际上,加工做成口感细腻的植物奶,大部分膳食纤维在制作过程中都已经被除去,余下的寥寥无几。想要补充膳食纤维,对于牙齿健康的人来说,还是直接吃些葵花籽、杏仁、花生等果仁,效果会更好。
当然,如果是对牛奶蛋白过敏,或者乳糖不耐受以及素食者,也可以选择植物奶,适量饮用。需要注意的是,1岁以下的孩子不建议喝植物奶。因为植物奶中钙质含量很少,并且消化吸收率以及生物利用度都较低,一般需要额外强化维生素D、钙等营养素。除非是孩子出现牛奶蛋白过敏或乳糖不耐受,或需要特殊饮食时,才可以用植物奶替代;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饮用,同时注意强化补充相关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