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华
生活中,许多女性都可能有过腰骶痛,只是没把它当回事,既不吭声,更不想去就医。其实,女性腰骶痛的后面可能隐藏着某些妇科病症,不可一忍了之。
临床资料表明,腰骶痛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都可以引起的一种症状。临床上,劳累性腰痛、腰部急慢性损伤、骨质增生、关节炎、肾脏疾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都会引起腰骶痛,故称腰骶痛综合征。由于女性的身体和生理特点,女性出现腰骶痛的概率要比男性多。女性由于腰部肌肉、筋膜和腰椎周围韧带的张力不如男性坚强,对负荷量大的运动适应性差,容易劳损;妇女妊娠后,因子宫逐渐增大,导致腰椎向前弯曲,身体的重心后移,改变了腰椎各小关节的结构,失去了正常生理上的重心平衡,使腰部的部分肌肉、筋膜和韧带等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从而形成慢性劳损。妊娠后期腹内脏器上移,而产后又突然下降,牵拉腹膜,也是女性产生腰骶痛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尚有一些妇科疾病也是造成腰骶痛的重要因素,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疾患。
生殖器官炎癥一般为盆腔炎。盆腔炎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周围组织盆腔腹膜发炎,炎症可限于一个部位,亦可波及多个部位,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盆腔炎常常是由于急性盆腔炎未经彻底治疗而转变为慢性,也可由邻近器官炎症的迁延,或身体其他感染病灶经血液循环传播而致。慢性炎症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淤血,会引起腰骶疼痛,表现为下腹部坠胀、疼痛、痛经、月经量及白带增多。腰骶疼痛常在过度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重。如果卵巢功能有损害,还可有月经失调。输卵管粘连或梗死时,又可有输卵管肿胀或积水,并造成不孕。慢性盆腔炎的治疗,首先应加强营养,注意劳逸结合,加强身体锻炼,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也可应用糜蛋白酶,促进炎症和粘连的吸收。还可做局部理疗,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散。
子宫位置异常正常子宫的位置处在轻度前倾屈位,不紧贴于骨盆腔的任何部位,靠周围韧带的功能,活动自如。当子宫侧屈或后倾,则因子宫及周围发炎而发生粘连,引起牵引性腰痛。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频繁人工流产、多产或其他宫腔操作之后。另外,子宫下垂、脱出,或高位粘连于腹腔等,可牵拉韧带,导致腰痛。这类腰痛以妇产科手术、剖宫产或其他难产之后多见。过度劳累亦可致病。本病需对症治疗,如药物消炎、针灸、中药或手术纠正子宫位置,腰痛才能解除。
节育环异常有的女性腰骶痛常常是由节育环异常所致。包括节育环型号与宫腔不符,节育环弹性过大,或节育环位置异常,等。由于上述原因,节育环嵌顿在子宫内,刺激子宫壁,反射性地引起腰骶部疼痛。还常常表现出腹部不适、腹痛、经期延长、阴道少量流血等症状;有时也可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对此可取出节育环,更换环的型号,重新带环。个别带环妇女因机体的排异反应,有时亦可出现腰骶痛,但只要环的型号相符,位置正常,可暂不取环。隔一段时间后,机体便可慢慢适应,腰骶痛会逐渐消失。如果反应严重,可酌情取出,改用其他节育措施。
盆腔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颈癌、卵巢肿瘤等疾病。早期肿瘤深居盆腔,不易被发现。当肿瘤压迫神经,或癌细胞侵入盆腔的结缔组织,可引起腰痛,且痛感会随着肿瘤的增大而加剧。若不能早期诊断,将会贻误病情,危及性命。因此,女性腰痛者应首先排除肿瘤。若因肿瘤而腰痛者,需摘除肿瘤才能治愈。
盆腔淤血综合征简称盆淤症,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长期站立工作或坐位工作、子宫位置后倾、性生活过频、孕产频数、手淫、长期便秘等因素,导致盆腔淤血,出现腰骶痛。还可有下腹坠胀、疼痛感。腰骶痛往往出现于性交后,排便或月经来潮时加重。盆淤症除了有时出现下肢浮肿外,一般阳性体征不明显。如果有上述发病诱因,又可排除其他腰骶疾病,应想到本病。患盆淤症的病人要保持自我心理平衡,做到精神愉快,心平气和;多食蔬菜、水果,注意补充水分,防止便秘,少吃辛辣食物;性生活有节制,防止性交过频;腰骶痛严重时可适当卧床休息。药物治疗可选用活血化瘀中药,若仍无效,可用手术治疗。
泌尿系统疾患由于解剖和生理上的特点,女性易患泌尿系统感染,如急、慢性肾盂肾炎,表现为腰骶部酸痛或钝痛,并沿输尿管放射至会阴部。此外,泌尿系结石、结核、肿瘤等,也可引起腰骶痛。
鉴于以上多种疾病可引起妇女腰骶痛,每位患有腰骶痛的女性都应足够重视,切勿掉以轻心,及时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并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