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教: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

2023-01-09 13:31:27
新传奇 2022年46期
关键词:诗教教化弟子

中国诗歌传统源远流长,《诗经》就是这一传统的总源头。千年来,它始终陶冶、教化着一代代中国人,塑造着我们的语言、思维和价值观。通过《诗经》进行的教化,称为“诗教”,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

人们常说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传统源远流长,《诗经》(全3 册,特惠价158 元。本刊还推出了《诗经:古义复原版》,上下册,优惠价198 元)就是这一传统的总源头。千年来,它始终陶冶、教化着一代代中国人,塑造着我们的语言、思维和价值观。通过《诗经》进行的教化,被称为“诗教”,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

“诗书礼乐”,中华民族千年前的政治智慧

在诗教传统的奠立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是孔子。在他之前,贵族阶层十分重视教育,城濮之战便集中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据《左传》(详见《国学十三经》,全6 册,原价1580 元,现价328 元)记载,城濮之战前夕,晋文公认为此战意义重大,因此在出征前与群臣慎重讨论三军元帅人选。这时,老臣赵衰推荐了郤縠,理由是此人“喜爱礼乐,笃好诗书”,这是因为“诗书礼乐”是当时高等教育的主要科目。“诗书礼乐”全面、立体的教育体系,代表了中华民族千年前极高的文明水平和政治智慧。

到孔子时,贵族世家不再重视教育,官办教育体系迅速走向瓦解。据《论语·微子》记载,孔子曾对弟子们说:“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táo)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说明了鲁国人才的流失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乐师还掌管着贵族子弟的礼仪、音乐教育的工作,他们传授音乐所用的歌词,就是《诗经》的前身。据史料记载,击磬襄是孔子的老师,孔子跟他学会了弹琴和击磬。

通过《诗经》进行的诗教

到孔子晚年,随着世道变乱,国家不重视文教,优秀的乐师外逃更加严重,这成为孔子开创自己文教事业的契机。他把原本在国家教育、礼仪场合中使用的各种歌词收集起来,加以校订,留下最精华的305首,去零取整,称为“诗三百”,后改称为《诗经》,其皆可配之管弦,和乐演唱。

与此同时,孔子继续用诗书礼乐来教育弟子们。不同的是,过去属于官办教育,只接受贵族子弟。现在孔子搞的是民办教育,凡是有学习意愿或有读书天赋的年轻人,不管出身都可以来学习。

孔子的事业具有继往开来的色彩:以诗书礼乐为主要内容,继承了西周以来王家文化的精华。同时,又将其推向了更广大的人群,打破了贵族世家对教育的垄断,从而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就这样,通过孔子的努力,《诗经》从官方教育的科目之一,转变为孔子的民间教育科目。通过《诗经》进行的教育,就被称为“诗教”。

缔造中国诗教传统

在孔子的教育生涯中,他对诗教非常重视和推崇。他特别重视《诗经》的作用,鼓励弟子努力学《诗经》。他曾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意思是,学习《诗经》会对青年人产生多方面的帮助:诗“可以兴”,诵读、演唱《诗经》中的作品可以活跃气氛,使人精神振奋,激发正能量;诗也“可以观”,《诗经》中的作品歌唱着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各种人物事迹,以及政治的好坏、风俗的美丑、人的喜怒哀乐,有助于青年人了解时代、了解社会、理解人情、认识人性;诗还“可以群”,有助于人际交往,让大家在歌唱中增进沟通、增进感情;诗又“可以怨”,帮助人委婉地表达不同意见,温和地抒发负面情绪,起到安抚心灵、调和矛盾的作用。这后来被归纳为成语“兴观群怨”,道出了优秀作品积极的社会功能,一直沿用至今。

孔子还提到“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即在家庭中与父母相处和到社会上与上级沟通都会用得上。因为学《诗经》能调节性情,使人平和;能塑造价值观,让人忠厚;能教人文雅地讲话,有效地与人沟通。

最后,孔子还讲了《诗经》在知识积累方面的作用——“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意思是《诗经》可以让人认识很多动植物。据学者统计,《诗经》中提到的动物有100 多种,植物有200 多种。另外,还有很多农具、工具、车马、建筑以及多方面的生产生活经验,可以说是一部古代生活的百科全书。在知识匮乏、书籍有限的春秋时代,《诗经》的确可以说是一门融会多种知识的综合学问。

就这样,在孔子的鼓励、倡导下,诗教在民间兴起,孔门弟子成为传播《诗经》的主力。我们今日所能看到的《诗经》版本,被认为是出于孔子弟子子夏学派的传承。孔子对《诗经》的保存和传播对中国诗教传统的缔造,可以说功不可没。同时,借着《诗经》的传播,古代历史大事、人民的生活方式及民风民俗也都得以完整、生动地保存下来,流传后世,成为我们今天了解那个时代的珍贵史料。

猜你喜欢
诗教教化弟子
八旬老校长义务诗教二十年
中华诗词(2023年9期)2024-01-27 11:44:42
我与诗教
中华诗词(2023年2期)2023-07-31 02:18:18
今朝诗教欣然践 他日根深花自开——诗教心得
中华诗词(2023年8期)2023-02-06 08:52:40
做人要自强
弟子规
唤起“诗心”,更要唤起“诗教”
辅导员(2017年9期)2017-06-01 12:10:06
弟子规
《孔雀东南飞》女德教化主题探析
古希腊悲剧的教化旨归探析
文艺育人 教化入心
中国火炬(2009年5期)2009-07-24 14: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