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斯
(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
毋庸置疑,对于个体而言,大学阶段是人生中最为宝贵的阶段,是塑造个体灵魂和思想品德的关键时期,因此,高等院校要重视将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推动学生健康发展。新发展阶段,在高职院校内部,思政教育工作所应用的教学方式、呈现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融合的效果。同时,思政课程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都属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二者教学效果可以互相转换、互相促进。基于此,高职院校要在明确二者融合价值的前提下,分析二者的特征和存在的共性,进而针对性地提出可推动二者耦合的方法。
新发展阶段,教育领域深入推行改革,各高等院校在改革背景下,教学体制持续创新,高职院校亦是如此,教育工作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当前,为最大程度地提升教育质量,高职院校应明确改革方向,以改革要求引领内部教育工作的发展,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提供更多帮助。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高频应用使大学生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庞大的信息数据下,大学生既容易产生信仰,又容易失去信仰,同时,在五花八门的信息内容中,部分大学生也可能迷失自我、沉迷网络,久而久之,不仅会分散其注意力,还可能导致其学业荒废,制约其人生发展[1]。另外,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征来看,普遍生理早熟,但心理发展滞后,因此,其在生活和学习中很容易受多重因素影响,产生复杂的心理问题,一旦未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可能会使大学生走入“歧途”。基于上述种种情况,高职院校在开展教育工作时,要明确思政教育的价值,重视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完善学生的三观,传授学生心理学相关知识,使其在出现不良情绪时,可以自行利用相关方法自我调试,维持健康情绪,养成优秀的行为习惯。另外,作为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不可少,高职院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学生心理素质,在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两项平衡的前提下,使其在人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脱颖而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务必要在各个教学阶段将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以耦合,科学构建培养方案,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协调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心理学范畴,主要侧重于对个体的心理活动进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是人的本身,侧重于大学生的成长动态,对人的心理进行研究[2]。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存在共性,因此,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授思政知识的同时,也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活动相融合。将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学科价值决定。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可以知悉,价值是客体的属性,同时也是满足主体需要的关键。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就在于其所采取的授课方式和教学内容契合学生的真实需要。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来看,其存在的价值是无法否认的,早在共产党成立之日起,思想政治教育就贯穿于发展的各个阶段,作为党的一项有力武器而存在,也正是在思政教育的引导下,共产党人方能所向披靡,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一项巨大优势,正因为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制胜法宝,才能够在面对战争和灾难时众志成城、团结一心[3]。因此,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就是为了让学生明确马克思主义观点,形成马克思主义立场,进而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够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解决问题。毫无疑问,作为新发展阶段我党的一项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优越性是在无数实践中得到验证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所包括的矛盾论和唯物论等内容,对当今时代大学生成长颇具价值和意义。以矛盾观点为例,大学生在掌握这一观点后,在生活中便能够主动利用矛盾分析法去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厘清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在一定程度上可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存在的本质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为了完善其逻辑体系,使其取得更好的发展。
第二,高职院校开设的思政教育课程价值还体现为思政课程本身具有的特征。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大学生需要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首先,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来看,其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道德修养和理想信念等内容,主要适用于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其次,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来看,主要包括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教育带有整体性特征。其三,从《形势与政策》来看,此门课程更新及时,在介绍当前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国际关系以及国内外热点事件的基础上,阐明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基本立场与应对政策。其四,在教师讲授这些课程的过程中,还会引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等内容。同时,以上课程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也有很多重合之处,主要包括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我国的革命建设改革故事,在具体授课期间,教师可利用以上课程开展红色教育和党性教育,使学生明确今时今日之幸福来之不易,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常回顾历史,铭记艰辛之处,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第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塑造健康心态与正确人生观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宗旨是增进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学会和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提升心理素质,树立心理健康意识,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脱离了健康的心态,难以塑造正确的、健康的、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一个潜在的基础,即首先要保证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倘若出现一些心理障碍或疾病,势必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第四,相对于其他学生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更为敏感,对待感情并不成熟,例如,在当前阶段,互联网上与大学生失恋轻生相关的信息内容比比皆是,随处可见[4]。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注重技能学习,拥有更多企业、行业岗位交流、实习的机会,也更多更早地接触到较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于刚成年的学生来说,如果心智还不够成熟,心理状态也不稳定,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不够科学与坚定,便容易受到一些外界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为维系大学生身心健康,使其拥有更加坚定的信念,高职院校有必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科学融合,使学生获得心灵层面的教育,最大程度地彰显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事实上,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各有侧重,在高职院校内部,若学生存在思想、品德和行为等问题,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相反,如果学生心理上存在一些障碍,也会反映在其品德及行为上。因此,教师在授课期间,若仅应用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教育效果,基于此,教师在后续阶段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要明确自身岗位责任,立足整体,对大学生潜在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加以分析,并从大学生实际思想情况和心理发展规律出发,立足心理和思想两个层面,科学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工作[5]。如此,既可以帮助高职院校大学生消除其存在的心理障碍或问题,推动其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贯彻教育领域课程改革目标,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推动高职院校大学生健康成长。
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政教育工作中,可汲取心理健康教育期的教学方式,并将二者教学对策与方法有效融合,如此,即可达成教学资源共享目标,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互相渗透融合,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不同,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其加以重视,在教学期间持续完善不足之处,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引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实现最优教学目标[6]。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应秉持“取长补短”的观念,及时淘汰落后的教育方式,借鉴其他高校的优秀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详细来说,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教育工作者要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持续对自身的教学方案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保障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岗位工作期间,也要以正确的教育观为指引,时刻保持良好、积极的工作态度,了解学生的认知方式,从学生的性格和能力特征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推动其参与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另外,教师在授课期间,也可灵活应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生活与学习,对学生加以人文关怀,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7]。最后,教师在具体授课阶段,还要主动为学生构建积极有效的学习环境,持续提升学生受挫能力,强化学生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够以更加强大的心理去应对现实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可为后续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实践中,也可以结合国家最新时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同时,以一些正能量的人物,如“感动中国”获得者等人物为案例进行心理分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层面的教育。
毋庸置疑,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课堂的教学效果取决于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价值,了解校内思政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现状,科学整合两个队伍的资源,密切各环节之间的教学联系,以实现高效的育人目标。现阶段,我国各个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班主任、辅导员和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兼职教师来完成,而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教育队伍并不稳定,长此以往,自然影响思政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耦合效果,难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8]。因此,高职院校要科学整合两支教育队伍,鼓励教育工作者积极沟通交流,明确所面临的教育难题,进而针对性地予以创新和优化。如条件允许,还可以组织两支教育队伍互相学习,如对思政老师进行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心理教育工作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知识与时事政策的学习。另外,在两支队伍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关注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明确岗位工作内容和责任,进而科学有效地落实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最大程度地发挥教育队伍整合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为发挥教育队伍整合的理想作用,教育工作者在授课期间还需树立反思意识,分析各环节工作进展和具体情况,结合课程改革要求,设计全面新颖的教学方案[9]。最后,为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高职院校还需鼓励教师在工作中积极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等评价形式,明确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和心理矛盾,进而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推动学生健康发展。
总结来说,当前阶段,高职院校要明确将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耦合的必要性,掌握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掌握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况,持续优化和调整教学方案内容。详细来说,若想实现理想的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耦合效果,需探索二者教学方向和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共性,在此基础上优化课程教学,推动学生发展,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总之,在新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务必要遵照课程改革要求,强化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并有效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采取相对有效的教学措施,强化教学效果,为大学生的学习与未来发展提供帮助。
【相关链接】
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Wuhan Railway Bridge Vocational College)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由“中国建桥国家队”——中铁大桥局举办,是全国唯一的桥梁高等职业学院,也是全国首批开设新能源应用的高等院校。
学院地位于湖北武汉,坐落在被称为“车都”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风景秀丽的马影河畔,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学院占地面积300余亩,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