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通
早在宝马7系换代之前,市面上就涌现出了大量关于它的猜想。毕竟我们将要迎来的是“第7代7系”(The7th generation 7 Series),宝马大概率要围绕着它好好做一番文章。但人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它裂开了。
发生在2022年的汽车头条大事件,似乎都和能源形式的蝶变有关。宝马7系也正式布局了全新赛道,在传统内燃机之外,又分化出了一个纯电的i7车型。从当年E23的一鸣惊人,到今日G70的二王共世,宝马7系已经走过了45年。在这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每一代7系的推出,都昭示着宝马设计思潮的进化。
不同于新势力“先旗舰后亲民”的产品布局方案,宝马7系其实比3系和5系都要晚。它的诞生,离不开老对手奔驰S级的催动。1972年,奔驰推出了高端轿车W187的继任者—W116,并将其正式命名为S-Class。凭借着这台豪华轿车,彼时还叫戴姆勒-奔驰的制造商赚得盆满钵满。在意识到这片市场大有可为之后,宝马也迅速行动,于1977年发布了代号为E23的豪华轿车。它就是第一代宝马7系。
彼时的7系还略显青涩,许多设计语言明显借鉴自E3轿车。其最为标志性的元素,莫过于四目圆灯和双肾格栅。而醒目的霍氏弯角,也为它注入了非常鲜明的运动基因。初代宝马7系已经有了非常不错的豪华特质,除了大量的真皮和实木之外,其电动座椅还支持加热功能。但它的目标用户群体,显然要比竞品更年轻一些。特别是车载电脑,以及后期出现的六缸涡轮增压发动机,为7系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基因。
从设计上来看,宝马E23无疑是成功的。它使用过的许多设计元素,都被后辈车型继承了下来。但即便优秀如它,仍然无法撼动奔驰S级的统治地位。故而当宝马于1986年推出第二代7系时,开始更主动地和对手角力。比如换上清晰笔挺的车身线条以及大尺寸进气格栅,从而让气场变得更加大气稳重。二代7系还在发布次年推出了长轴车型,用于满足对空间有更高需求的消费者。但它最为隆重的进化,必然是十二缸车型的现身,也就是最大功率300马力的E32750i。宝马甚至基于它打造了一款V16版本的原型车,最大输出为408马力+637牛·米,凶悍性能一时间难逢敌手。
第一代. E23 1977-1986
第二代. E32 1986-1994
第三代. E38 1994-2001
第四代. E65 2001-2008
第六代. G11 2015-2022
凭借着前两代车型积累下的优良口碑,第三代旗舰的外观几乎没发生什么变化。此处最大的改动,是四目圆灯套上了灯罩,让视觉感观更显时尚。它的核心升级,其实藏在了肉眼看不见的地方。比如在后期取消六缸动力,全系八缸起步,同时装备了多连杆独立懸架和车身稳定系统。代号E38的它,可以说是驾驶乐趣升级最为显著的一代7系。对了,这还是第一台内置了电视的宝马汽车。
第三代7系哪哪都好,除了运气。它遇见了奔驰S级的巅峰之作—W140,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虎头奔”。宝马只能将翻盘希望寄托于千禧年之后的更新。2001年,天才设计师克里斯·班戈亲自操刀了新7系,而这也成了争议最大的一代宝马旗舰。人们断言,这圆润流畅的轮廓不是豪华轿车该有的样子。但这也正是班戈想要的结果—他的目的就是打造一台足够颠覆的旗舰。除了外观革命,其内饰也迎来了巨变。居中屏幕、怀挡、iDrive系统,都是这台车独有的。随着世人慢慢接受了这套设计语言,宝马7系销量也首次超过了同时期的奔驰S级—蝴蝶奔W220,一时间风头无两。
后面的两位主角就都是熟面孔了—今天你依旧能在街上看到它们的身影。诞生于2008年的第五代7系,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设计标杆”。无论是带有仿生意味的鹰眼大灯,还是由镀铬件连接的尾燈组,都成了其他品牌疯狂致敬的流行元素。七年后,第六代7系横空出世。前期车型曾被人诟病太过低调,宝马给出的方案是中期改款时继续扩大格栅面积。配合全新造型的激光大灯,气势之强堪比换代。不过比起外观,这两代7系的升级重心在于科技创新。iDrive、xDrive、手势控制……
在“豪华”这个议题上,BMW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在第七代车型发布之后,我们见到了两款一脉相承又各自精彩的7 Series。而从里新到外的i7,更是成了议论声和聚光灯的收割器。见识过诸代7系的光芒之后,我们并不怀疑宝马的创造力。但让人好奇的是:这台i7会以何种方式再次震颤世人的眼球?
在给新车命名时,宝马经常会给它们加上“创新”的前缀,如创新2系、创新BMW 6系GT。而他们对创新性的重视,在这台创新宝马i7身上展现得尤为生动。在此次北美试驾活动开始之前,官方人员特意强调了i7所背负的宝马使命—“我们渴望将运动、舒适、豪华融为一体。”
初见新7系时,很多人会被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前脸方案震撼到。其实这套设计语言,也同步出现在了新款X7上。所以它的分体式大灯,很可能成为接下来的宝马家族符号。细看i7大灯时你会发现,狭长的日间行车灯和转向灯里,镶满了璀璨的施华洛世奇水晶。巨大的双肾格栅被光环围绕,官方称之为“环形光耀格栅”。在启动灯语效果时,i7的吸睛指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虽然宝马i7看起来并不像电动车,但电气化升级的确是它的重头戏之一。一块尺寸惊人的曲面双联屏,拥有极为出色的流畅度和UI逻辑。在iX等车型上得到检验的iDrive 8系统功不可没。在i7身上,我们找到了最少五种开关车门的方法。除了传统门把手和隐藏的机械开关之外,车门上还配备了电动按钮。轻轻一按,就可以完成对车门的操控。而中控台最左侧设置了一枚劳斯莱斯风格的触控键,方便驾驶者快速完成车门的启闭。最后,你可以通过踩下刹车踏板的方式关上车门。
鉴于5391毫米的车长和3215毫米的轴距,我们完全不需要对它的空间有任何担忧。如何将宽沃空间利用到极致,才是设计团队重点考虑的问题。宝马i7对材料的使用颇为大胆,以门板为例,我们能在这里找到水晶装饰、镀铬金属、镂空金属、高级皮革。混搭但不杂乱,甚至还营造出了独特的高级感。一条钻石切割风格的水晶交互光带,从中控台下方一路延伸到了两侧门板上。它可以通过光效来传递不同的车辆信息,比如驾驶模式的切换。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水晶光带是由一位中国女设计师完成的。事实上宝马大中华区总裁也曾在发布会上表示:宝马i7的灵感来自中国。它的很多针对性升级,都高度符合中国精英人群的审美。比如中央扶手位置出现了大量的水晶组件,iDrive旋钮、音量旋钮、启动按键、挡把……无一例外,再比如后排头等舱座椅支持最大42.5度的靠背角度调节,配合一体式腿托,躺卧舒适感可媲美高端MPV。而全景天幕上的星轨,也有点儿年轻版劳斯莱斯的味道。
在落座之前,我们对Merino全真皮拼接羊绒材质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在固有认知中,易起球、散热差是毛料的通病。然而它的真实触感,要比预想中出色得多。试驾时的体感温度在30度上下,但这种选装材质的触感十分清爽,因为羊绒本就是一种带有呼吸感的亲肤物料。如此看来,这笔“消费升级”还是很值得考虑的。
而真正让i7后排发生质变的,是那块31英寸的8K级悬浮巨幕。它平时收束在后排乘客的头顶上方,落座之后开启剧院模式,它便会徐徐落下并后移至一个很舒适的观影角度。与此同时,车顶天幕关闭,两侧和后方的遮阳帘也会升起,再配合近2000瓦的Bowers &Wilkins 4D音响系统,私享性进无可进。
单给静态体验打分的话,i7完全称得上是一位优等生。它在拥抱科技的同时,也保留了豪华D级车应有的威仪。而行驶中的i7,则会带来更多意料之外的惊喜。动态表现往往是电动车型的软肋,但宝马i7恰恰相反—驾控乐趣正是它的核心魅力之一。
在偏窄的盘山小路上行进时,i7的循迹性和灵活性可媲美5系。出色的指向性让你很难意识到,这是一台重达2640公斤的大家伙。而遇到更平整宽阔的道路时,我们自然要唤醒它的Sport模式。毕竟运动和驾控,才是宝马家族的血脉基因。前后双电机能迸发出544马力的最大输出,力量输送十分线性,体感无限接近一台大排量的V8车型。而且i7的虚拟声浪也很有特色,它没有刻意模仿内燃机的腔调,而是显得极具未来感。
在七代车型的演化之中,宝马7系逐渐养成了自己的风格。它运动不失气派,豪华但不油腻。而此次分化而成的燃油/纯电双版本,更是全新时代的启幕。一句话概括:未来可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