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一世界,一字一乾坤

2022-12-29 00:00:00李睿彤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2年15期

深秋已至,叶落枯黄,日光透过枝丫洒下斑驳之影,落在刻着字的石碑上。老师指着那块石碑,问我们:“知道这是什么字吗?”

众人回头,只见8个大字题于石碑上,银钩铁画,左下方还有一列细若蚊足的小字。“金声玉振,凤什么龙什么……”几个吞吞吐吐的声音响起。

“不知道吗?”老师摇了摇头笑道,“自己动手查!你们呀,连校园里的汉字都认不全。”

同学们面面相觑,一丝惭愧升起,岂止是不认识不常用的字,常用的字我们也常常提笔就忘。我不禁联想到,近年来,网络流行语、中英文混用、随意造词等语言文字滥用现象越发猖獗,把汉字扯得支离破碎,破坏了汉字的美与灵性。人们甚至沉迷于键盘与鼠标,丢了笔杆,逐渐淡忘汉字的书写,让人痛心。

“金声玉振,指知识渊博,才学精至;凤翥龙骧,形容奋发有为。”一位同学念出了他的查询结果。没想到,校园中的石碑上刻的竟是有如此意蕴丰富的文字,隐藏着学校对风华正茂的我们如此殷切的期望。

老师对沉浸在汉字之美中的我们说:“校园中的刻字石碑还有很多呢!汉字这么美,我们一起去探探这些文字背后的文化吧。”闻言,我们心怀激动,踏上了与校园里的汉字交流的征途。

眼前,校园光景依旧,可呈现在我眼前的却不一样了。园中,一草一花一木,有了灵性;碑上,一点一逗一划,温柔了时光。

一块黑石上刻了“师泽园”三字,取“师泽如山,微以致远”之意。此园环境清幽,一池碧水、一拱石桥、一棵杨柳,更显所题汉字之文雅。还有一块石碑,是已毕业的学长赠给母校的,其上刻有“重闻木铎,常忆杏泽”,意思是重回母校,再次听到上课铃声,又想起寒窗苦读时恩师的谆谆教诲。抚摩着石上的凹痕,我的心被触动了。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词语,都有独特的文化底蕴。

另一边是“潜龙园”,不知是小篆还是金文,不似正楷的横平竖直,不似草书的撇捺飞扬,却有自己的风骨。一位同学惊呼:“看!这儿也有字!”石头侧面,稍平之处,浅刻着一篇繁体短文。我们逐字念出来:“潜龙的智慧……始终不为外物所动摇。”通篇读来,我明白了,“潜龙”象征的是潜心学习的我们,如古代贤才不遇之时沉潜自己,我们也在等待腾飞的机会。

这些文字中隐藏着学校对我们的厚望,更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可谓是“一石一世界,一字一乾坤”。

忽然想起学校每天早晨都会播放的歌《生僻字》:“我们中国的汉字,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历史”“一撇一捺都是故事”“一平一仄谱写成诗”……汉字历经历史长河的淘洗,如今依旧熠熠生辉。

回望日日走过的校园,突然感觉多了一份诗情,一份厚重。此刻,我终于明白了《生僻字》这首歌的含意。

【湖南安化县第二中学,指导老师:陈艳辉】

点评

这篇作文以语言描写开篇,引出作文的中心。以“我”的心理活动描写贯穿全文,写出了我们与校园里的汉字“交流”后的感悟。“一石一世界,一字一乾坤”极富哲理,同时也是对上文中关于校园石碑等景物描写以及“我”得到的启示的总结。考生抓住“师泽园”“潜龙园”中的石刻细节,辅以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使得作文思想显得深刻而富有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