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旅游文化对外宣传策略*

2022-11-19 23:45:59黄春莲
读与写 2022年12期
关键词:桂林历史旅游

陈 俐 黄春莲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广西 桂林 541000)

引言

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使旅游日益成为现代人类社会主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旅游业以其强劲的势头成为全球经济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同时,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是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人们通过旅游可以接触和体验不同的文化,以山水甲天下闻名的桂林,除了丰富的自然条件的先天优势之外,其优秀并且极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也是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桂林十三五规划纲要》、《全国工作旅游报告》等文件中得知,政府很重视桂林历史文化旅游的建设与发展。因此,探索可以推广的、行之有效的文化旅游对外宣传策略,推动桂林旅游文化对外宣传的进一步发展,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而且对桂林文化的建设,提高旅游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1.桂林旅游文化对外宣传状况

笔者经过查阅、分析和研究与桂林旅游文化对外宣传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网上视频资料和音频资料以及进行田野调查,深入桂林景点进行考察访问等方式,了解到桂林旅游业对外宣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如桂林喀斯特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每年在桂林市举办;桂林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永久举办地;桂林国际马拉松赛及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等赛事活动的举办。由此可见,这些活动对桂林的旅游业发展是有成效的。但笔者也发现,桂林在旅游文化对外宣传方面的活动是比较少的。

1.1 文化融合力度不够。作为我国首个以城市为单位建设的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桂林具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桂林自从20世纪80年代正式将旅游作为地方重要的经济产业发展,主要以地方历史文化底蕴为依托,相继开发了三山两洞一条江、阳朔西街、世外桃源、龙脊梯田、印象·刘三姐、两江四湖、灵渠古街等优势旅游项目。(刘露,2018)然而,桂林目前的旅游发展大多数停留在旅游风景观光上。虽然各地的文化底蕴深厚,也有许多极具民族特色的风土人情,但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结合发展的融合力度并不大。目前的旅游市场已全面进入了大众旅游时代,全民旅游、自驾游等新局面对目的地旅游产品有的新的要求,仅限于山水的观光,并不能满足当今人们对休闲娱乐的高质量要求。经过笔者实地走访发现,桂林内许多山水公园的发展模式都大同小异,并没有太多吸引人眼球的亮点。

1.2 对外宣传力度不够。桂林许多景点都有历史故事或传说,但很多来桂旅游的人们都不知道,主要原因就是对外宣传力度不够。许多的旅游宣传册子对于桂林景点的介绍,都是关于地理位置以及路线安排等,对于一些人物故事等的介绍不多,而且对外宣传语言偏少,多以中文为主。在笔者进行调访的桂林市中心的大公馆酒店时,通过翻阅酒店提供的旅游宣传册,发现宣传册的内容单一,多是关于两江四湖、王城景区、漓江的风景介绍等。关于民俗风情的演出,都是将歌舞表演和桂林少数民族风情联系在一起,还是缺少桂林的一些其他领域的伟大人物的介绍。其实古时科举制度下,桂林是出现了很多状元的,这在桂林东西巷东侧的状元廊有粗略介绍,但笔者发现关于他们的介绍并没有翻译成外文。这可以看出桂林的对外宣传内容比较单一,而且多以中文为主。

2.桂林旅游文化对外宣传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逐渐趋于稳定成熟,对外宣传活动也丰富多彩。资料显示,2018年桂林接待游客数首次超过1亿人大关,全市旅游总消费首次超过了1300亿元,分别增长32.6%、43.2%;入境过夜游客数量274.7万人,超过了指标,增长10.4%。(东博社,2019)但是据笔者对资料的查阅和景点的考察,发现目前桂林旅游文化对外宣传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发现了以下问题。

2.1 缺乏高质量的旅游从业者。现在越来越多人都注重节假日旅游放松,尤其是中老年人群跟团旅行的比例不断上升。跟团游可能会在一天之内游玩多个景点,所以导游对每个景点的介绍基本都是背诵提前准备好的讲解词,粗略概括。笔者曾在桂林两江四湖遇到一个旅游团,很多游客都只是在景点进行拍照打卡。导游生硬的背诵故事很难与游客产生共情会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以及会影响桂林在外地及外国游客的第一印象。

2.2 桂林旅游文化对外宣传缺乏文化内涵。桂林的旅游产业一直以山水甲天下闻名于世,这就导致了桂林山水旅游成为主要的观光游,同时也造成大多数游客不知道桂林其实也是个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是我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桂林里有数个不同时期的历史遗迹,这本是桂林旅游的一个优势,但是这个优势没有被很好地利用和挖掘,每个遗迹或者历史事件的对外翻译只是做了很简单的介绍,没有突出重点和传达出桂林文化的深刻内涵,显得没有特色,缺乏生动形象。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文化与旅游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大力宣传桂林旅游文化的意义,必然可获得市场的青睐。

2.3 对外宣传渠道缺乏多样化,宣传力度不够。由于桂林一直以来因山水闻名于天下,山水游被广泛宣传,因此山水旅游一直在桂林的旅游市场上占据主要的地位,当人们说起桂林时,首先想到的便是其山水,旅游产品宣传过于显得单一。此外,桂林的桂剧、彩调和傩戏为代表的本土艺术文化没有大力的宣传。(谷昀凌,2017)在当今网络发达的时代,通过网络媒介进行桂林旅游文化宣传是必不可少的。但笔者通过调查分析,桂林旅游文化对外宣传的方式较为传统,比如景区的小册子,报纸和电视进行宣传。在当今时代,大多数年轻人都使用微博和抖音了解世界和进行交流。通过微信,微博和抖音等现代媒体宣传桂林旅游文化较少。(董秀静,2018)此外,在了解国外知名旅游网站后,发现桂林旅游景点没有过多的介绍,外国游客大部分只了解“象鼻山”,“日月塔”和“七星公园”等景点。而对于其他景点和历史遗迹却了解的少之又少,例如灵渠,靖江王府及王陵,逍遥楼等景区。

3.促进桂林旅游文化对外宣称的策略和建议

桂林秀美的山水风景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对旅游文化对外宣传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桂林旅游文化对外宣传的问题和成因,探讨制定对外宣传的策略,促进桂林旅游文化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桂林旅游文化品牌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建议如下。

3.1 提高翻译质量,加强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为了发展桂林旅游文化产业,加强对外宣传的能力,翻译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下大力气培养翻译人才和强化外语导游的语言能力,提高翻译质量。首先就桂林景区名称翻译的现状来看,在翻译景区名称,街名和路名时候,尽量实现翻译术语统一。其次,高校应当设置旅游翻译和对外导游课程,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当地桂林旅游文化知识和学习历史文化内涵,提高文化素养。学生对外礼仪服务的意识也要提高,为桂林旅游文化产业提供人才保障。在举行关于当地旅游宣传的讲座等相关活动时,可实行外文与中文的同步进行。(董秀静,2018)除此之外,一些地名、街道名和景区标志牌的翻译应严格执行我国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地名标志》,同时,将翻译结果报上级部门审查批示,严把翻译质量关。第三,对外语人才的培养不仅以英语为主,同时也要对其他语种进行培训,提高旅游市场竞争力。

3.2 深化桂林旅游文化内涵。桂林距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整个广西里,桂林历史文化占半壁江山。桂林的历史文物古迹552处,被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346处,其中灵渠、靖江王府及王陵、李宗仁官邸及故居、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甑皮岩遗址、桂林石刻6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谷昀凌,2017)在艺术文化上,桂林有着历史悠久的桂剧和山歌,如恭城瑶族山歌,此外,桂林还有雕版彩色套印技艺和傩面具制作技艺,色拓印技艺和龙胜苗族油茶制作技艺等艺术文化。如能将这些文化资源与观光旅游相结合,那么游客在游览桂林风景和山水时便会感受到桂林浓厚的文化氛围,加深桂林旅游文化的印象,使桂林厚重历史文化得以传播和展现,不仅传承了桂林历史文脉,又弘扬了桂林历史文化。通过山水与历史文化的相结合,创造出“桂林山水,文化名城”的形象。例如,在观游靖江王府及王陵时,对明代藩王文化进行讲解和展示;在参观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时,通过展示纪录片和还原历史场景,让游客深刻体验抗战红色文化精神。此外,与少数民族进行合作,在游客到访少数民族聚居地时,向外来游客表演和传递当地民族文化的节目。让游客感受到不同文化氛围和体验。加强有特色、有内涵的文化纪念品及食品的开发。在开发多元化的工艺品时,要提升工艺品的质量,聘请专家对包装文字和内容进行设计并翻译,打造出精美又能传承文化特色工艺品和食品,真正实现桂林旅游与文化相结合。

3.3 丰富桂林旅游文化对外宣传模式。首先,在对外互联网的网络宣传中,要借助国际媒体以及外国旅游宣传网站进行多模态和网络传播。在宣传网页里,展示美丽的景点图片,创造有当地特色的民族音乐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树立出桂林旅游文化的多模态传播理念,进一步提升桂林的国际影响力。(刘瑛&宋洁,2016)第二,桂林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旅游文化创新和传承的友好合作,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材料,及时满足不同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第三,以文化作品促进旅游对外宣传,可以吸引更多游客。一是以影视作品,如电影根据广西壮族民间传说改编,由苏里执导,黄婉秋、刘世龙、夏宗学等人主演的电影《刘三姐》,这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60年摄制的故事片,是中国大陆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二是具有桂林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如广西大鼓、桂剧、广西文场、傩戏、桂林民歌、彩调剧、桂林杂技、零零落、桂林渔鼓、桂林弹词等;三是桂林的特色文化节,如河灯歌节、兴安葡萄节米粉节、壮族的三月三、临桂县宛田瑶族的禁风节等。第四,在传统媒体对外宣传的基础上,桂林的旅游文化也要与新兴媒体相融合。

3.4 利用科技支撑,提高服务质量。要实现桂林旅游文化对外宣传的力度,科技技术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地区旅游文化的稳定发展,要有创新能力,要对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强化游客的文化体验,对旅游产品进行设计和生产,就得不断开发新兴产业链,推动科技和旅游文化的融合。可以利用云计算、物联网、AR/VR等新技术应用于旅游产业。(石薇,2020)例如,在抗战纪念馆和景区中,利用VR技术进行导览,让游客能够全方位的进行视觉体验。亲身感受某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有限的空间,时间范围内对景区进行全方位观赏。此外,利用AR技术时,通过扫描历史图片和景区图片时,可以呈现出动态的画面。丰富游客的乐趣。还可以通过发展科技对旅游资源和历史遗迹进行保护和处理。用新能源取代传统能源,在景区、宾馆、饭店、民宿中可以广泛使用清洁无污染的太阳能,从而降低污染。

其次,还要提高景区管理和服务质量。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打造完美的旅游文化路线,避免造成景区的拥堵。(赵元,2018)最后,还要改善交通条件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桂林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在提高桂林文化旅游翻译质量的同时让更多的人了解桂林当地的民族特色和风土人情,让桂林文化“走出去”,这也是对外宣传桂林的方式之一。所以应充分发挥桂林的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将开发与保护并重,把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业融合起来,将历史文化旅游发展成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又一张亮丽的名片,让桂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也让旅游业为桂林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猜你喜欢
桂林历史旅游
桂林六漫之歌
歌海(2024年2期)2024-06-06 05:54:00
桂林,美
旅游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桂林游
小主人报(2015年1期)2015-03-11 19:40:59
居住桂林很潇洒
大众文艺(2015年3期)2015-02-22 09:15:09
旅游的最后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