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县小杂粮产业发展经验谈

2022-11-18 17:54:42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卢龙县小金杂粮

杨 月

(卢龙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 卢龙 066400)

卢龙县中强孤竹小金米种植专业合作社2010 年成立,现有社员208 人,其中农民社员206 个,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合作社,主要开展小米、甘薯、花生以及多种杂粮的种植、加工和销售。现有1 000 亩有机产品基地、2 000 亩绿色产品基地、1 条小米加工生产线,有孤竹小金米(小米)、筋道干(红薯干)、杂粮等多个品种,主要销往唐山、北京等地,近几年线上销售进一步拓宽了市场。合作社先后被评为省级示范社、国家级示范社、秦皇岛市科技示范园。2018 年荣登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300 强排行榜。

1 因势利导 在传统产业上做文章

卢龙县位于北纬39°~40°,县域内多低山丘陵和山麓平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各项气候条件和土壤非常适宜谷子及杂粮的生长,是全国著名的老冀东小杂粮基地。近年来,卢龙县因势利导,以“稳定种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规范种植方式、促进效益增长”为目标,引导农民发展杂粮生产,并基本形成以北部燕河营、刘家营、潘庄、印庄、陈官屯等地区的谷子、高粱、红小豆、绿豆为主的小杂粮生产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卢龙县中强孤竹小金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从最初只有5 名社员逐渐发展至208名社员,种植作物以杂粮为主,根据地块特征及茬口选择种植谷子、甘薯、花生、玉米、高粱、豆类等多种作物。

2 绿色种植 打造有机绿色农产品

2.1 绿色种植。谷物种植年年施用化肥和乱用农药,不仅对环境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且对农产品品质、口感、营养价值已经造成一定的影响,2011 年,合作社在卢龙县陈官屯乡下梨峪村建立了有机产品基地,基地内谷子、玉米、大豆、高粱、花生、甘薯等农产品严格按照有机产品的生产规程和实施方案进行生产,采取施用有机肥、人工除草、间苗等措施,在植物整个生长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进行生产加工,生产的有机产品不仅要比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更安全,而且营养更全、口味更好,同时又有很高的环保意义。通过轮作倒茬、增施有机肥等措施,种地又养地,使耕地利用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2012年下梨峪千亩基地产品获得有机认证,成为秦皇岛市首家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粮食产品。2017 年合作社又在北部山区27 个村建设绿色产品基地1 万亩,其中张家沟和下兴隆庄2 000 余亩基地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

2.2 绿色防控。①采取农业防控措施,比如选择抗病耐旱品种、选育壮苗等培育健株,通过深翻土地减少病虫源、田间捆扎稻草人防鸟等;②采取生物防治措施,保护利用天敌,使用生物源药剂防治;③采取灯光诱杀、性诱剂诱杀等物理防控措施;④在绿色产品基地使用《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规定范围内药剂,确保全程生产安全。2017 年卢龙县中强孤竹小金米种植专业合作社被选为秦皇岛市第一批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2.3 标准种植。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有效地发挥“孤竹小金米”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合作社与社员间实行统一提供种子、统一培训技术、统一栽培管理、统一回收加工、统一品牌包装,以这种方式把合作社与社员、企业与基地、生产与销售有机地联结起来,通过标准化种植,实现产品的质量统一和品质保证。同时使社员认识到,有机生产的产品虽然产量有所降低,但是质优价高,不愁销路。

3 注重创新 引进新品种新技术

3.1 保持品种更新。为生产出更优质的小米,合作社成立以来引进了张杂谷、冀谷19、冀谷31、冀谷42、H549、H2888 等多个品种,改良了卢龙县传统谷子品种“眼皮薄”的特性,孤竹小金米品质上乘,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但合作社仍致力于品种创新,坚持引进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以筛选出更适合卢龙县的优良品种。

3.2 探索新种植模式。因为谷子、甘薯都不适合重茬种植,合作社在2020 年探索了谷薯间作的新型栽培模式,谷子、甘薯小区各1.8 m 宽,谷子4 垄,甘薯2 垄,覆膜滴灌,机耕机播,实现谷子和甘薯的间作、轮作。这种种植模式一是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确保农产品品质,减少环境污染;二是实现了种地养地相结合,可解决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实现绿色发展;三是高低秆作物间作,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3.3 探索产品新加工工艺。尽管产品不愁销路,合作社仍然未停止创新步伐,不断探索新的加工工艺,如研发红薯干纯天然加工工艺,并进行有机食品认证;探索小米粥罐头加工工艺等,确保无添加,增加加工环节,提高产品附加值。

4 产学研融合 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在理事长付建中的带领下,合作社不断保持创新的热情,注重科技研发,加强和科研院校的合作,依托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等科研机构和院校,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产学研试验基地,并成立秦皇岛市杂粮产业研发中心,承担省科技厅科技项目2 项。根据生产情况,联系专家对技术骨干和社员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科学种植水平。

5 质量过硬 促进品牌宣传

卢龙古称孤竹国,是历史上“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故事的发生地,“粟”即为谷子,卢龙小米色泽金黄,合作社取“孤竹小金米”的美称,既是推广自己的产品,也是宣传卢龙的品牌。合作社注册了“孤竹牌小金米”“首阳山牌有机杂粮”“孤竹国牌鲜薯”“桑家岭牌粉丝”等品牌产品,在贴合传统文化、讲好品牌故事上下足了功夫。

产品质量过硬,是品牌宣传的强有力支撑。近年来,合作社通过参与产品推介会、农业展销会、创新大赛等活动,不断打响“孤竹小金米”的品牌。合作社被评为315 质量信得过单位,孤竹小金米被评为国家级名、优、特、新农产品,河北省最佳农产品,河北省优质产品,获第15 届中国国际(北京)农产品交易会金奖,河北省旅游商品大赛银奖,河北省创新、创意农产品设计大赛区域品牌二等奖,2019 年被收录进国家公用品牌名录。

6 扶贫助学 企业回馈社会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合作社主动承担责任、热心公益,回馈家乡和社会。从2012 年开始开展高考助学,对县内考取985、211 的学生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高考学生奖励孤竹小金米和助学金;2018 年主动加入县扶贫企业行列,带动陈官屯镇、燕河营镇72 户贫困户发展谷子种植,实现脱贫;2019 年承担资产收益扶贫项目,为全县建档立卡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分红26 万元。

猜你喜欢
卢龙县小金杂粮
杂粮粉到底能不能吃?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1:44
让根本政治制度在基层落地生根——卢龙县人大常委会用制度体系创造性规范乡镇人大工作的调查与启示
公民与法治(2022年1期)2022-07-26 05:57:56
小金橘树
卢龙县绿鑫苗木(花果)种植专业合作社
河北果树(2020年1期)2020-02-09 12:31:46
细粮VS杂粮
爱“喧哗”的我
卢龙县“孤竹小金米”丰产优质种植技术
我爱小金龙
小金龙
杂粮小镇之歌
陶山(2016年4期)2016-03-01 05:27:04